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理论论文 >

改革开放以来大陆教学过程研究的理性反思

发布时间:2017-09-08 19:10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大陆教学过程研究的理性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教学过程 教学论 理性反思 理论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学论研究的发展与兴盛,教学过程的研究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人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要素、教学过程的环节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我们也不能否认,时至今日,我们的教学过程研究仍然缺乏其应有的影响力。应当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学理论研究者都必须思考的话题。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的教学过程研究,使后继的研究者能够对几十年来教学过程研究的背景、历程、内容、特点、问题与发展趋势有一个较为清晰而明确的认识,从而深化教学理论的研究,推动教学论的发展。 具体来说,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缘起、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等。 第二部分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大陆教学过程研究的发展情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是教学过程发展的零散研究时期,以引进和重新认识国外教学过程理论、教学过程基本理论的零碎研究为主要特征;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随着研究视角逐渐多元、研究主题逐渐拓展、国外教学过程理论研究的综合与深化以及反思性研究开始增多,教学过程的理论研究进入了系统化时期;进入21世纪以后,教学过程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深化发展的时期,其主要特征是全面系统的反思性研究增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也更加紧密,,研究内容也日益丰富。 第三部分从研究主题的角度,选取教学过程理论研究三个最主要的方面——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要素、教学过程的环节——进行了详细的总结。 第四部分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教学过程研究所取得的成就:理论体系日趋完善、研究内容日渐丰富、研究方法日渐多元;并在此基础上,概括了其发展的特征:从简单思维转向复杂思维,从线性研究转向立体研究,从封闭体系转向开放体系,从单一研究转向多学科研究。 第五部分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教学过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实证与定量研究缺少、多视角研究缺乏系统性、中国特色体现不足、本体论研究的缺少、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脱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多元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全球化与本土化相结合、体系建构与问题解决相结合、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教学过程 教学论 理性反思 理论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2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的背景10-11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12
  • 1.3 研究现状12-17
  • 1.3.1 国外的研究12-14
  • 1.3.2 国内的研究14-17
  • 1.4 相关概念界定17-18
  • 1.5 研究方法18-20
  • 1.5.1 文献研究法18
  • 1.5.2 历史研究法18-19
  • 1.5.3 比较研究法19-20
  • 第二章 大陆教学过程研究的发展历程20-26
  • 2.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零散研究时期20-21
  • 2.1.1 引进和重新认识国外教学过程理论20
  • 2.1.2 教学过程基本理论的零散研究20-21
  • 2.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末:理论发展时期21-23
  • 2.2.1 综合与深化国外教学过程理论研究21-22
  • 2.2.2 多视角跨学科研究开始出现22
  • 2.2.3 初步反思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22
  • 2.2.4 对教学实践的关注逐渐上升22-23
  • 2.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系统化研究时期23-26
  • 2.3.1 理论研究逐渐系统化体系化23-24
  • 2.3.2 研究内容继往开来日益丰富24
  • 2.3.3 全面系统反思教学理论研究24-25
  • 2.3.4 与教学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25-26
  • 第三章 大陆教学过程研究的主要论域26-36
  • 3.1 教学过程的本质26-30
  • 3.1.1 教学的概念界定及逻辑归属26-28
  • 3.1.2 教学过程本质学说的分类28-30
  • 3.2 教学过程的要素30-34
  • 3.2.1 教学过程要素学说概说30-32
  • 3.2.2 研究的重点:教师与学生32-34
  • 3.3 教学过程的阶段34-36
  • 3.3.1 国外阶段理论的再研究34
  • 3.3.2 本土研究中的阶段理论34-36
  • 第四章 大陆教学过程研究的成就与特征36-40
  • 4.1 教学过程研究的成就36-37
  • 4.1.1 理论体系日趋完善36
  • 4.1.2 研究内容日益丰富36-37
  • 4.1.3 研究方法日渐多元37
  • 4.2 教学过程研究的特征37-40
  • 4.2.1 从简单思维转向复杂思维37-38
  • 4.2.2 从线性研究转向立体研究38
  • 4.2.3 从封闭体系转向开放体系38
  • 4.2.4 从单一研究转向多学科研究38-40
  • 第五章 大陆教学过程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0-46
  • 5.1 教学过程研究存在的问题40-43
  • 5.1.1 实证性研究缺少40
  • 5.1.2 新生的一元论40-41
  • 5.1.3 中国特色体现不足41-42
  • 5.1.4 本体论研究缺少42
  • 5.1.5 理论与实践脱节42-43
  • 5.2 教学过程研究的应然之策43-46
  • 5.2.1 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43
  • 5.2.2 多元化与个性化相结合43-44
  • 5.2.3 全球化与本土化相结合44
  • 5.2.4 体系建构与问题解决相结合44
  • 5.2.5 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44-46
  • 参考文献46-51
  • 致谢51-52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昌;;教学论的哲学内涵——用思想的方式探寻教学本体、追寻教学理想[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4期

2 彭康清;曾雪琴;;再谈教学过程的本质[J];南昌高专学报;2011年03期

3 关英超;李倩;;浅谈教学过程的优化[J];中学物理(初中版);1997年04期

4 廖史胜;;关于教学反思的一些思考[J];学周刊;2011年24期

5 章英;;物理量教学的“五步曲”[J];物理教学;2011年08期

6 邬婧芸;;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历程、问题与展望[J];职教论坛;2011年24期

7 孟骞;刘漫;;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成功(教育);2011年09期

8 丁伯权;;肯定的评定在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3期

9 赵添添;;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分析研究[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09年04期

10 李华珍;;建筑历史教学的若干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星铭;;以学生为中心优化制图课教学过程[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杨恩品;吴志明;叶建州;;怎样搞好《医学美容技术》的教学[A];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毅强;;微电子器件基础教学探讨[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曹慧丽;;如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吕松涛;;论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程兆见;;浅谈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四个环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7 石志群;孟太;;“线性规划”的教学过程及其思考[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八——追寻的旋律[C];2003年

8 鲁峰;严军;张香兰;;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研究[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翟先萍;周志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规律初探[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10 陈瑞山;;教学过程中几对关系的哲学思考[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小伟;教学过程中多渗透一点爱[N];中国教师报;2004年

2 李晓晖;“设错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N];九江日报;2010年

3 河南省伊川高中 王彦丽;在教学过程中有关抛物线问题的一个小发现[N];学知报;2011年

4 武都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 马登云;浅谈教学过程前奏曲—备课[N];陇南日报;2009年

5 南京市力学小学 沈琳;关注教学过程 培养语言能力[N];江苏教育报;2010年

6 田慧生;凸显时代精神的教学论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安徽省广德中学 吴亮奎;教学论研究请关注“中国”的课堂[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漳县武阳镇木材小学 张小宏;“教学过程”浅析[N];定西日报;2008年

9 崔玳醴 利州区大东英才学校;巧用多媒体让教学过程更加和谐愉悦[N];广元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陈燕南;教学过程是一种幸福[N];毕节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娜斯佳(Zheldak Anastasiia);近20年俄罗斯教学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改革[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2 范庭卫;教学过程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3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4 陈庆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条件和实施过程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刘冬岩;实践智慧:一种可能的教学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7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娄延果;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对”及其组合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吉南;中学科学实验整合点及支撑软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境遇性教学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礼;改革开放以来大陆教学过程研究的理性反思[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2 张璐琳;动摇的基础:哲学对教学论研究的作用趋势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杜莹;从预成性思维到生成性思维——教学论研究思维方式的新走向[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朝煈;教学过程中伦理问题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马莎莎;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人本管理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刘德汞;教学过程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婷;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洪璐;数学教学中的创造[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民君;论幼儿园教学的非语言艺术[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胡超;基于教学过程分析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15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815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3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