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评价语言有效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17:14
本文关键词:提高课堂评价语言有效性的研究
【摘要】:在当前的学生评价研究领域,人们研究更多的是宏观方面的学生评价,注重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而往往忽视了微观方面对学生的评价及评价的细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使用最频繁的评价语言。看似再普通不过的评价语言,,却时时刻刻对学生产生影响。课堂评价语言,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善和行为表现做出瞬间的、即兴的、即时的、即地的评价时所使用的语言,它包括有声语言(口头语)和无声语言(体态语)。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是教师教学机智、口语技巧、教育智慧的全面展示,是教师文化底蕴、人格魅力、爱生情怀的真实体现。课堂评价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调控手段,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始终的一项重要的师生教学交往活动。其具有普遍性和随时性的特点,不断影响着学习者的自我期待和自我认识,还间接的影响着他们对自己的价值判断。 纵览国内外的文献资料,笔者发现本研究领域内专门研究教师评价行为尤其是教学情境中教师言语评价行为的成果较少,已有研究只是从某个侧面或某个角度论及教师言语评价行为,缺乏对教师言语评价行为的系统、全面地描述与分析,教师言语评价行为的很多内容和问题还没有被挖掘出来。很多研究尤其是国内的研究,准确地说都是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切身体会和经验总结,缺乏对教师评价行为的理性认识。因此,这既是本研究的难点所在,同时也说明了本研究选题的价值。 本研究以提高课堂评价语言有效性为题,通过对目前教师使用最多的评价语言调查、分析,了解教师评价语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研究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对学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使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教师评价语言的重要性,并给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有效性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教师 评价语言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424.21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一、选题背景10-11
- 二、研究的意义11-12
- 三、国内外研究简述12-16
- 四、研究方案16-18
- 第二章 课堂评价语言概述18-29
- 一、课堂评价语言的内涵18
- 二、课堂评价语言的类型18-22
- (一) 按评价方式分18-20
- (二) 按评价内容分20
- (三) 按表达方式分20-21
- (四) 按效能程度分21-22
- 三、课堂评价语言的作用22-26
- (一) 积极作用22-25
- (二) 消极作用25-26
- 四、课堂评价语言的特征26-29
- (一) 即时性26-27
- (二) 机智性27-28
- (三) 互动性28
- (四) 复杂性28-29
- 第三章 现行课堂中教师评价语言存在的问题29-42
- 一、评价观念上的问题29-31
- (一) 重问题不重学生29-30
- (二) 重预设不重过程30
- (三) 重单一不重多元30-31
- 二、评价主体上的问题31-37
- (一) 教师缺乏必要的教育理念31-34
- (二) 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欠缺34-35
- (三) 教师的语言艺术有待培养35-36
- (四) 教师缺乏师爱36-37
- 三、评价技术上的问题37-42
- (一) 评价语言功能单一37-38
- (二) 评价语言使用过程中缺乏有效性38-42
- 第四章 影响课堂评价语言有效性的因素42-51
- 一、意识层面的因素42-45
- (一) 评价者的评价观42-43
- (二) 评价者的教学观43-44
- (三) 评价者的教师观44
- (四) 评价者的学生观44-45
- (五) 评价者的师生观45
- 二、技术层面的因素45-51
- (一) 评价操作中的课堂氛围46
- (二) 评价语言使用的时机和步骤46-47
- (三) 评价语言的表达方式47-48
- (四) 评价语言使用的评价标准48-51
- 第五章 提高课堂评价语言有效性的原则和策略51-69
- 一、提高课堂评价语言有效性的原则51-59
- (一) 发展性原则51
- (二) 差异性原则51-53
- (三) 明确性原则53-54
- (四) 科学性原则54-56
- (五) 情感性原则56-58
- (六) 艺术性原则58-59
- 二、提高课堂评价语言有效性的策略59-69
- (一) 努力提升教师的语言素养59-60
- (二) 在课堂教学前做好充分的准备60-61
- (三) 学会课堂倾听,观察学生反应61
- (四) 课堂评价语言要新颖、创新61-62
- (五) 实现评价的主体多元62-63
- (六) 妥善用好课堂教学表扬和批评63-65
- (七) 培育教学机智,巧妙评价65-67
- (八) 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和研究67-69
- 结语69-70
- 参考文献70-74
- 后记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刘国男;教育评价应“以人为本”[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田杰;新课程实施与教育评价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4 辛涛;李雪燕;;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5 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方法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1期
6 弓青峰;创新教育呼唤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J];教学与管理;2004年30期
7 赵明仁,王嘉毅;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0期
8 黄勇荣,宋凤宁;我国现代教育评价发展态势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1期
9 刘志军;教育评价的反思和建构[J];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10 吴仁英,王毓s
本文编号:882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882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