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教学的案例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1 01:08
本文关键词:生成性教学的案例分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预设性教学 生成性教学 自主建构 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偶然的、随机的因素,不管教师预先的教学设计是多么巧妙、细致周到,课堂中的偶发因素或突如其来的变化总是会突破教师设置的原有框架,并按照自己的“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进程和师生的互动和交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严格地遵从教学的“预设”是不可能的,教师要“当机立断”、“急中生智”,充分利用生成的资源,大胆调整教学设计,进行生成性教学,通过师生双向参与、沟通和交流而自然展开,创设生态课堂、绿色课堂,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全文共分五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本文研究的内容;第二章概述部分,介绍了生成性教学的内涵、类别、成因等;第三章是生成性教学的理论支撑;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通过大量案例详细分析了在生成性教学的过程中怎样捕捉、利用和巧妙处理的方法和措施;第五章对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生成性教学中的一些错误认识及运用生成性教学时的注意事项和在课堂教育教学中怎样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最后为结语。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使生成性教学得到广泛运用并以此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特别是在我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生成性教学更应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预设性教学 生成性教学 自主建构 教学的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2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3
- 1.1 选题的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9-11
- 1.2.1 国外对生成性教学的研究9-10
- 1.2.2 国内对生成性教学的研究10-11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11-13
- 2 生成性教学概述13-23
- 2.1 生成性教学的内涵13-14
- 2.2 生成性教学与预设性教学的区别14-15
- 2.3 生成性教学的类别15-17
- 2.3.1 "预设内的生成"15
- 2.3.2 "预设外的生成"15-17
- 2.4 生成性教学的成因17
- 2.5 生成性教学对教师教学的意义17-23
- 2.5.1 考验教师扎实的学科专业素养18-19
- 2.5.2 提高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19-21
- 2.5.3 促进教师的科研能力21-22
- 2.5.4 考验教师灵活的教育机智22-23
- 3 生成性教学的理论基础23-27
-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3-24
- 3.2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24-25
- 3.3 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思想——平行教育影响原则25
- 3.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25-27
- 4 生成性教学的案例分析27-40
- 4.1 有效生成资源的开发27-28
- 4.2 有效生成资源的捕捉28
- 4.3 有效生成资源的利用28-30
- 4.4 有效生成资源的巧妙处理30-40
- 4.4.1 对知识与技能资源的处理30-32
- 4.4.2 对过程与方法资源的处理32-35
- 4.4.3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资源的处理35-37
- 4.4.4 对生成资源的筛选处理37-39
- 4.4.5 对消极生成资源的处理39-40
- 5 分析与总结40-51
- 5.1 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分析40-43
- 5.1.1 什么是教学的有效性40-41
- 5.1.2 生成性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几个方面41-43
- 5.2 生成性教学中的注意事项43
- 5.2.1 不能简单谈论预设与生成的比例43
- 5.2.2 应围绕"三维"教学目标展开生成性教学43
- 5.3 误区分析43-49
- 5.3.1 强调生成就可以不备课44-46
- 5.3.2 强调预设,虚假生成46-49
- 5.4 结束语49-51
- 参考文献51-52
- 致谢5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钝;;法理学之生成性教学探微[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徐钝;强昌文;;大学课堂生成性教学之施行——以法理学教学为例的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刘洁;陈梅;田振清;;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使用Photoshop制作邮票的生成性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振营;中学地理生成性教学理论与实践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春杰;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生成性教学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忠伟;基于生活世界理念的生成性教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4 邹婷;事件观视阈下初中音乐生成性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方东菊;初中信息技术课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影;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教学中教师角色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51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951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