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大学生应激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调查分析
本文关键词:医学院校大学生应激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主要心理应激源、应激反应及应对方式,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tudent-life stress inventory,SLSI)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对沈阳医学院和辽宁何氏医学院部分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在应激源与应对方式中,男、女生各项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在应激反应的行为反应项和认知反应项得分中,男、女生差异均有显著性(P分别0.01,0.05);不同院校大学生在应激源和应对方式的得分中差异均无显著性,在应激反应的生理反应项和行为反应项得分中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不同来源地的大学生在应激源挫折项得分中,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应激反应的行为反应项得分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应对方式得分中,不同来源地的大学生差异无显著性;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与各应激反应均呈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之呈正相关,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两所医学院校部分大学生心理应激问题是由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应对方式的不同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单位】: 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学生科;沈阳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学生科;辽宁何氏医学院学生科;
【关键词】: 医学生 应激生活事件 应对方式
【基金】:沈阳医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No.20082009)
【分类号】:B844.2;R-4
【正文快照】: 近些年,应激逐渐成为健康心理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且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同年龄阶段的其他群体,故此本次调查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据文献报道,在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中,因心理应激而引发的案例呈上升趋势,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社会应激源,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引起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袁华,李小妹;压力管理训练对护理本科生压力水平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4年01期
2 郭秀华,石英;浅谈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李锐;宗岚;马会梅;;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9期
4 陈琦,吴志功,苗逢春;年轻大学生忧虑的问题、应对策略和寻求帮助的行为[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4期
5 姜乾金,祝一虹;特质应对问卷的进一步探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年03期
6 沈晓红,黄丽,祝一虹;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若干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年01期
7 侯淑晶,李春光,解亚宁,张小远;军队医科大学学员应对方式特点及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柏丽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疾患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苗傲霜;蹇英;朱海英;;癌症化疗患者家庭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3 刘芳;刘世瑞;赵文斌;;大学生预见就业风险认知特点[J];滨州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杨文龙,王爽;影响在校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3期
5 张丽花;罗建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中北大学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6 严以德;;职校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的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7 徐秀云;杨丽丽;;高学历护士临床应如何使用的浅析[J];中国医药导刊;2009年09期
8 池国榆;陆寒;刘宗发;;乡镇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以重庆市某中学为样本[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9 杨园园;洪黛玲;陈建军;;直立不耐受患儿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年05期
10 焦桂花;邱锡坚;许美华;;心理疏导对卵巢癌患者术前焦虑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晓辉;;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态的调查与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宋京晶;;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方式及心理教育效果的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姜乾金;;心理应激多因素系统(综述)——20年来对心理应激理论及其应用的探索[A];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艳波;意外创伤者的创伤后成长及其干预模式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2 张瑞星;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方法探索[D];郑州大学;2011年
3 谢伦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杀意念的个体易感性与影响因素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4 毕重增;自信人格理论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5 植凤英;西南少数民族心理压力与应对:结构、特征及形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许志红;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干预[D];吉林大学;2010年
7 曾晓娟;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晶;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压力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奕威;应激中介因素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兴红;福州市初中阶段流动儿童自尊、应对方式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翁天英;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应对方式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5 申彦丽;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王春振;高中生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超;青少年压力知觉、孤独感和抑郁情绪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温义媛;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杜瑶;自尊、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康复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红;青少年应对方式与健康危害行为及身心亚健康的关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探云,陈美泉;护理本科生专业观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1999年10期
2 覃干超;高师学生应激生活事件状况的调查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韩向前,汤家彦,解亚宁,王益荣,郑海松,张伟良,张依江,陈幼迪,嵇建珍,薛爱娟;中国军校学员SCL-90常模的建立[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4 刘春燕,李文权;师范大学生204名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1期
5 蒋碧艳,祝蓓里;上海市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心理科学;1997年03期
6 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8年06期
7 张小乔;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05期
8 娄振山,蒋筱娥,陈定光,陆建伟;飞行员应对策略与人格、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4年01期
9 姜乾金,祝一虹,王守谦,黄丽,娄振山;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与多项心身健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6年04期
10 朱志先,杨越秀,阳胜秋,臧德馨;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个性、应付方式和生活事件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仲星;王欣星;周伟;;医学生应对方式和行为抑制的关系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年02期
2 石淑宵;周庆环;孙燕鸣;;长学制医学生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医学教育;2005年05期
3 梁三平;王芳芳;;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应对方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36期
4 张东;李秀艳;;医学生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1期
5 陈云辉;李平;;医学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李税琪;孟艳举;丁艳霞;李月喜;孙渊;冯丽云;葛菊红;;某高校医学七年制压力来源与应对方式的现状调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年02期
7 邹兵;谢杏利;叶娜;;医学生应对方式、社交行为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10期
8 俞爱月;王岚;温多红;;医学生应对方式、自尊水平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09期
9 丁璐;孙红;;医学生情绪智力与应对方式相关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年21期
10 尹仕红;;小组讨论法对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医学教育探索;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嵇;戈欣;姚秋英;许建荣;;PDCA在影像系医学生教学管理中的应用[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利生;曲瑞瑶;王伟;郭华;;医学生理课中应贯穿混沌等复杂性理论或思想[A];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徐云生;;浅谈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程佳;;医学生的素质教育与病理教学的“教”与“学”[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5 郑海华;陈峰;杨顺海;冯旺强;;生物医学信息学在医学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A];2008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吴英;谢晓丹;;医学生亚健康状态调查研究[A];2008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暨灾后心理救援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韩丹;;探索性生理实验中,注重医学生观察、学术表现与思维能力纬度训练[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8 张盘德;冯志刚;周惠嫦;;1998年与2002年医学生的康复意识比较[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9 孙丽福;;医学生临床实习医德继续教育的思考[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罗秀夏;;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第四届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实习记者 陈晓曼;培养医学生的公共卫生视野[N];健康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赖毅 实习生 洪泽鹏;“网医”掐架 患者抓瞎[N];厦门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仇方迎 通讯员 赵修娟 实习生 孟晓蕊;STS教育模式:让医学生走出象牙塔[N];科技日报;2005年
4 职员 黄素英;“医学生难就业”是违背医学教育规律的恶果[N];健康报;2010年
5 解伟;医学生“订单式”培养值得推广[N];健康报;2006年
6 赵修娟 本报记者 张林军;新时期高素质医学生的生命线[N];大众科技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姜乃强;“免费学医助我服务家乡”[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周志刚 刘春援 胡伟菊 刘志勇;医风医德建设要从医学生抓起[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9 潘丽;如何培养合格医学生的临床能力[N];健康报;2010年
10 孟小捷;医学教育灌输不是好方法[N];健康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小军;促进医学生合理用药处方行为宣教干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高继成;21世纪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宫福清;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李威;中世纪英国医疗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建芬;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林富安;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4 王贵勤;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王瑛;当代中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曹晓东;教育技术促进医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黄营英;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8 黄亮;医学生道德心理培育的系统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9 王婷;PBL教学模式下医学生学习动机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10 刘凌;当前医患关系矛盾与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改革与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86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86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