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创新大学生人格培养模式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创新大学生人格培养模式的研究
【摘要】: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理论出发,阐述了积极人格结构内容,积极人格的理想状态及积极人格培养手段,并提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积极人格情境教育、互动教育和立体复合式教育的新模式,为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创新了思路和手段。
【作者单位】: 吉林工商学院;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人格培养模式
【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ZC11157)
【分类号】:G641;G441
【正文快照】: 一、引言健康人格塑造是高校心理健康和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理想人格培养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使命。正如大学生生理年龄正处于由青春期向成年期的过渡与转变阶段一样,其心理品质与人格成长也正处于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令人堪忧的是大学生正处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秋燕;;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明贵;健全人格的内涵及其教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李祚山,唐加祥;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心理控制感的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沈丽丽;;成就目标定向对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王斌;噪声与认知干扰对反应时的影响及反应时与人格维度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詹新艺;;音乐,让思品课更富魅力[J];北方音乐;2010年10期
6 江丽瑜;黄海瑛;张健;;中外小说中的人格对比分析——以苔丝和尤三姐为例[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年04期
7 赵石屏;儒学人格理论初探[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李祚山;许世琴;;论经济自我[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骆一,阮昆良,刘敏;大学生创造性人才观及相关因素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龙晓东;试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三重基本取向[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岚;;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人格培养[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刘立霞;;取保候审的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A];证据理论与科学——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莹;企业人格视域中的企业声誉评价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苏雪云;超常高中生自我意识及其对情绪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胡志坚;自我统摄下的心理与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虎林;当代人格教育的理论求索与时代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毕重增;自信人格理论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9 朱力;崇实厚生·回归自我[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10 陈芮;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互涉[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琴;基于消费心理诉求的品牌服装“女性化”倾向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莺;大学生健康人格及其教育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刘蓓;连云港市中专生学习倦怠现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姚玉红;阅读教学塑造中职生健康人格的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杨薛雯;“90后”与“8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坚;运动员的应对策略、运动心理技能与运动竞赛状态焦虑的相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郑丽君;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塑造功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赖月月;自尊、心理控制源对高中留守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9 杨一楠;大学生群体中和谐人格的缺失分析及自主性构建[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克强;我国公民人格教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王希永;;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在“积极心理学与教育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22期
2 金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贫困生心理辅导[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06期
3 曾秋燕;;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J];文教资料;2007年21期
4 王雪娇;;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教育模式转变[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5期
5 ;积极心理学与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通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09期
6 柳林;;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12期
7 黄玉琦;;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尝试[J];理论导报;2010年10期
8 刘学华;;积极心理学与赏识教育的比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9 余家平;刘晓亮;;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7期
10 钱兵;;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传统主流心理学[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雪;缴润凯;;试论应为大学生开设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幸福课——由大学生频繁自杀谈起[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王丽;胡英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委员培训模式的探讨[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张津凡;;乐观心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李晖;赵慧敏;;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与人的发展[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5 宋凤宁;;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周雅;刘翔平;;中国大学生的性格优势调查:性格优势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宋玉冰;;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高校经济贫困生心理教育[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8 刘一村;;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沈建华;徐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体验模式探索[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田宝伟;;大学生挫折与应对研究范式的变化[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丛;用积极心理学打造高“心”酬员工[N];工人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龚丹韵;幸福的孩子从哪里来[N];解放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佳蕾;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乾润梅;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龚继峰;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D];南昌大学;2008年
5 邱勇强;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向支持系统的构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晓娟;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张高产;积极心理品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作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福建;积极心理学对中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林清杰;积极体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付海东;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23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123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