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心理治疗技术理论及应用初探
发布时间:2017-11-01 12:07
本文关键词:仪式心理治疗技术理论及应用初探
【摘要】:具有悠久历史的仪式,被广泛用于跨文化的心理治疗。仪式提供给个体一个具有保护性的阈限期,在这个期间内个体通过人际互动获得他人的支持,宣泄自己消极的情绪,使“停滞”的生命周期继续向前推进,摆脱原本牺牲者的角色获得新生。 目的:一、本研究通过对现有仪式理论的梳理与分析,提炼出仪式中含有的现代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使文化的仪式最终成为心理治疗的仪式。二、通过设计仪式用于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治疗,以验证仪式用于心理治疗的有效性。 方法:一、通过文献资料法收集有关仪式的现有理论及与心理治疗相关的研究,然后进行研究分析。二、通过文献资料法设计用于团体心理辅导的仪式及常规方案。以江西师范大学新生104人(男生19人,女生85人)作为研究对象,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生适应性量表作为测量工具,进行重复测量;以自编问卷用于仪式组每次团体辅导结束后的资料收集。采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各心理量表得分的描述;采用方差分析对前测、后测在各组间心理量表得分差异进行检验;采用t检验对各组在前测与后测间心理量表得分差异进行分析。三、为因丧夫而产生适应障碍的个体设计一系列的心理治疗仪式。 结果:一、仪式主要有五点心理治疗作用,产生心理治疗作用的机制是因为:①仪式能够缓解潜意识的冲突;②仪式通过象征的方式与心灵进行沟通;③仪式中,身体与心理相互影响;④个体会自发的使用仪式来维持心灵的平衡。仪式含有多种要素,仪式以基因及文化为媒介传递给下一代。二、两组方案都能够改善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适应水平,同时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自我提高的效果也显著。三、通过仪式技术治疗之后,个体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悲伤情绪,重新恢复原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结论:①仪式比主流谈话心理治疗具有许多优势。②仪式用于治疗本身也存在很多局限,如仪式的定义及范围;仪式用于心理治疗的实证研究还不足,还需要心理治疗工作者开展更多的研究促进文化的仪式最终成为心理治疗的仪式。
【关键词】:仪式 心理治疗 新生心理健康 团体心理辅导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引言8-9
- 1 文献综述9-33
- 1.1 仪式的定义9-11
- 1.2 仪式的分类11-16
- 1.2.1 格兰姆斯的分类11-15
- 1.2.2 其他学者的分类15-16
- 1.3 仪式理论的流派16-23
- 1.3.1 神话—仪式学派16-17
- 1.3.2 仪式—心理学学派17-18
- 1.3.3 社会结构—功能学派18-21
- 1.3.4 仪式研究的象征文化学派21-22
- 1.3.5 仪式研究的表演学派22-23
- 1.4 仪式与心理治疗的相关研究23-30
- 1.4.1 文化中的仪式与心理治疗的相关研究23-25
- 1.4.2 葬礼与哀伤辅导的相关研究25-27
- 1.4.3 家庭仪式与心理治疗的相关研究27-30
- 1.4.3.1 家庭仪式的定义27-28
- 1.4.3.2 家庭仪式的分类28
- 1.4.3.3 家庭仪式的作用28-30
- 1.5 本研究的意义、目的30-33
- 1.5.1 本研究的意义30-31
- 1.5.2 本研究的目的31-33
- 2 仪式技术的理论研究33-50
- 2.1 仪式技术的概念33
- 2.2 仪式技术的要素33-36
- 2.2.1 人物33
- 2.2.2 时间33-34
- 2.2.3 地点34
- 2.2.4 言语34
- 2.2.5 物品34-35
- 2.2.6 动作35-36
- 2.3 仪式技术的心理学作用36-42
- 2.3.1 仪式是一种古老的行为方式36-37
- 2.3.2 仪式是叙事的一种方式37-38
- 2.3.3 仪式提供了一个特殊的阈限期38-40
- 2.3.4 仪式是与集体联结的一种手段40-41
- 2.3.5 仪式是获得新身份的一种渠道41-42
- 2.4 仪式技术治疗的原理42-48
- 2.4.1 仪式与无意识42-44
- 2.4.2 仪式与象征44-45
- 2.4.3 仪式与身心交互作用45-46
- 2.4.4 仪式与自发性46-48
- 2.5 仪式技术的适用范围48
- 2.6 仪式的传承48-50
- 2.6.1 生理的遗传48
- 2.6.2 文化的积淀48-50
- 3 仪式技术的应用研究50-64
- 3.1 应用研究一:仪式团辅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及适应的干预研究50-61
- 3.1.1 综述50
- 3.1.2 研究目的50-51
- 3.1.3 研究过程51-53
- 3.1.3.1 研究方法51
- 3.1.3.2 研究工具51
- 3.1.3.3 研究对象51
- 3.1.3.3.1 筛查51
- 3.1.3.3.2 分组51
- 3.1.3.4 团辅方案设计51-52
- 3.1.3.5 研究程序52-53
- 3.1.4 研究结果53-59
- 3.1.4.1 实验被试的人口学信息53
- 3.1.4.2 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前测、后测上的方差分析53-56
- 3.1.4.3 干预组、对照组在前测与后测上的差异检验56-57
- 3.1.4.4 仪式团体心理辅导成员的自我感受报告分析57-59
- 3.1.5 讨论59-61
- 3.1.5.1 仪式团体辅导的干预效果59-60
- 3.1.5.2 研究者的反思60-61
- 3.2 应用研究二:仪式技术的个案研究61-64
- 3.2.1 仪式用于心理治疗的个案61-62
- 3.2.2 分析62-64
- 4 研究总结64-67
- 4.1 研究结论64
- 4.2 研究特色64-65
- 4.3 研究评价与展望65-67
- 参考文献67-72
- 附录72-87
- 致谢87-88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8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向阳;张莉;;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高教探索;2009年04期
2 贾晓明;;灾难后丧葬仪式的心理修复功能[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0年04期
3 王晓凡;;探析中国传统葬礼中的哭泣现象——兼谈中西传统葬礼中的哭泣所反映的文化差异[J];传承;2009年08期
4 农辉锋;壮族二次葬的仪式与功能:以大新昌明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余方;梁艳红;刘斌;;仪式在危机干预中的应用[J];甘肃中医;2009年06期
6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中的具身认知研究思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郑梅丽;浅析穆斯林丧葬习俗的文化内涵[J];回族研究;2003年04期
8 程玮;;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上)[J];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02期
10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J];民族研究;200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26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126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