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事物本身:课程理解的真正对象

发布时间:2017-11-05 03:25

  本文关键词:事物本身:课程理解的真正对象


  更多相关文章: 课程理解 事物本身 书本知识 主观性


【摘要】:"书本知识"与"事物本身"之间的"表现"与"被表现"关系决定了书本知识的根本使命在于尽可能完好地再现"事物本身",决定了课程理解的真正对象是"事物本身"。对于师生来说,"事物本身"首先意味着要学习的"事本身",其次才意味着"物本身":学习在其本质上是一种为了做事,通过做事,学会做事的过程,而识"物"则是为了更好地做"事"。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程理解的任务,师生应将自己的主观努力引向课程文本所涉及的"事物本身",而不是自己本身。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生命体验取向的课程设计研究”,项目编号:W2011075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G11CB143 辽宁省社科联项目“农村学前课程资源开发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21s1ktzijyx-08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区域经济视域下普惠性幼儿园的政府财政投入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YJA880166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在其本质就是对课程的理解,在这种意义上,课程理解问题构成了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1]课程理解的首要问题是课程理解的对象问题,因为课程理解的任务在于把握课程理解的对象,因为只有知道了课程理解的对象才可能展开课程理解活动。从诠释学角度看,课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熊川武;;论教学论基本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杨道宇;温恒福;;课程理解的三种范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22期

3 鲁忠义;高志华;段晓丽;刘学华;;语言理解的体验观[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4 冯契;智慧的探索——《智慧说三篇》导论[J];学术月刊;1995年06期

5 洪汉鼎;;何谓现象学的“事情本身”(Sache selbst)(下)——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理解之差异[J];学术月刊;2009年07期

6 杨道宇;郭华;;让课程面向事情本身:内容与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2期

7 张晓瑜;赵鹤龄;;实体的放逐与过程的拯救——论怀特海对西方实体观的终结和超越[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茜;;古代经典“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生态观[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10期

2 郝冉;;英语的认知理据特点与学习兴趣的培养[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0年01期

3 王瑞明;莫雷;;知觉符号理论刍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4 谢书书;张积家;;知觉表征和语义表征在语言认知中的作用——以东巴文黑色素字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王f^;平民化自由人格的当代教育价值[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4期

6 齐振海;高波;;第三代认知科学视域下的语言神经模拟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7 齐振海;李娜;;认知神经模拟对二语习得的启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8 欧飞兵;;基于体验视角的高职高专英语文化教学探微[J];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9 黎康;;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条件——基于主体视角的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10 杨道宇;;基于体验的教学阶段论[J];教育科学;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苏鸿;迈向意义的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强;知德共生:教师胜任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余华;冯契的理想观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5 石仿;科学创造视角下的意会认知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李怡明;基础教育均衡视域下异质化教学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阳达;语言理解中温度与情绪的心理表征[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沈文敏;师生对话的解释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于治湖;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整体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康玉红;高中话题作文写作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欣珍;儿童语法接受能力的发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靖宇;中学地理个性化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仝宇光;目标状态和时间信息表征对情境模型加工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笕桥;语篇理解中动允性的提取[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申晓莉;含抽象动词的简单句的动作—句子相符效应[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兴芬;言语理解中环境的动态表征[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钱广荣;伦理学的基本问题[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2 杨生平,李少军;对“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再认识”的认识——与俞吾金同志商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3 熊川武;;教育理解论[J];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4 杨心恒,刘豪兴,周运清;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J];南开学报;2002年05期

5 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2期

6 王寅;Lakoff & Johnson笔下的认知语言学[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7 彭启福;;“视域融合度”: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论”批判[J];学术月刊;2007年08期

8 洪汉鼎;;何谓现象学的“事情本身”(Sache selbst)(下)——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理解之差异[J];学术月刊;2009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攀;;创生式教师课程理解——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程解读新思路[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0年10期

2 郭元祥;;从“作为事实”到“作为实践”的课程理解[J];江西教育;2008年29期

3 张攀;;教师课程理解研究初探[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追问[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年01期

5 郑志辉;伍叶琴;皮军功;;幼儿教师课程理解的内涵、现状及其社会文化影响因素[J];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6 张光陆;;探究型课程理解:教师的视角[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9期

7 王海燕;杨光;;北京高中新课程起始阶段的社会关注[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02期

8 李卫东,贺昭泽;体育课程与理解[J];体育学刊;2003年05期

9 李文青;;杜威对“经验”的改造及其影响下的课程观[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徐海莺;;多元与求真:后现代课程理解述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新安;;谈谈船舶驾驶中的主动权[A];船舶大风浪中操纵(下册)[C];2006年

2 张凌云;;创造中华民族美好未来,,全面提高幼儿素质教育——浅谈幼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3 刘新科;;杜威教学思想的再认识(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段惠敏;;关注英语课堂点滴 逐步转变教师角色——对英语课堂问候方式改变的案例反思[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5 ;前言[A];成长中的新型教师——山西省师范教育改革实践与探索[C];2000年

6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阅读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7 张希敏;;机能实验的改革势在必行[A];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吴圆媛;;新课改下地理教学误区及对策[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9 王富平;;零度——“对话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黄文虎;;高考改革刍议[A];哈尔滨工业大学首届“老有所为”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智;补好“工作经历”这一课[N];鞍山日报 ;2009年

2 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严育洪;教师应鼓励学生不盲从权威[N];江苏教育报;2010年

3 钮青诗东、特约通讯员陈永跃;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N];解放军报;2003年

4 杨明全;《理解课程》:超出常规说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曾令格;在文化整合中走向课程理解[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到基层去经风雨长见识增才干[N];甘肃日报;2009年

7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 徐雁;今天我们如何“阅读”[N];新华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赵晖;“模拟社会”造就小小“实干家”[N];无锡日报;2009年

9 林澍;培养孩子实践能力[N];潮州日报;2008年

10 朱坚 作者系西联农场副场长;调好“四剂” 提高综合素质[N];海南农垦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于龙;现代语文课程话语考论[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宏丽;人类学课程设计模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廖辉;学校课程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丁宁;黑格尔哲学中的证明原则[D];吉林大学;2010年

8 沈林;小学数学教师教科书解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长林;科学课程及其变革的社会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攀;农村教师课程理解的问题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明;课程生成中的精神“相遇”[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爱华;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武旭晶;活知识的本质和形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汪小刚;基于“过程理论”的课程理解及其教学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鹏辉;当代美国课程研究范式的转型及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的非;“文革”期间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黄必超;农村贫困地区中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之探讨[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建美;搭建历史与生活的桥梁[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常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领悟课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42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142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3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