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课堂中的形成性评价
本文关键词:理解课堂中的形成性评价
【摘要】: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能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策略,本文的核心问题正是如何理解课堂中的形成性评价。为此,本文将首先介绍目前美国教育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此问题提出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形成性评价。在简要的背景回顾和文献综述之后,文章将提出我们建构的形成性评价工作模型。接着,本文将从我们围绕形成性评价设计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以及我们自身的探索出发,讨论形成性评价面临的一些新问题。最后便是根据这些新问题,分析如何进一步理解形成性评价。
【作者单位】: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与信息科学学院、美国国家评价、标准及学术测试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分类号】:G424.21
【正文快照】: 一、当前的问题各种有关美国教育状况的研究报告中无不充斥着这样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在最差的一批学校中,有50%的学生未能完成高中学业而退学,大学教师悲哀地发现,他们不得不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数学和写作课的补习。与此同时,企业界则在抱怨,高校毕业生远没有为进入职场作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艳萍;廉英红;刘莹;;在形成性评价体系中贯彻自主学习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年14期
2 宋火金;在合作学习中如何运用形成性评价[J];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Z1期
3 钟启泉;;教育评价:为了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日本教育学者h短颯嵋唤淌诜锰竅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6期
4 秦娥;让形成性评价阔步走进校长培训班[J];继续教育;2005年11期
5 冯志平,何德兰,许钢柱;论掌握学习理论的教学评价观及其现实意义[J];中等医学教育;1996年04期
6 王艳春;;浅谈计算机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9期
7 胡艳;;国外中小学形成性评价实践研究及其启示[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年01期
8 冯翠典;高凌飚;;从“形成性评价”到“为了学习的考评”[J];教育学报;2010年04期
9 郑国雄;;目标达成度的三维评价法[J];科学教育;1995年01期
10 徐世东;彭立;姚远;;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凤娥 祁红 何佳(作者单位系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丰台区石榴庄小学) 陈萍(作者单位系上海北虹中学) 张向阳(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胜浦金光小学) 方旭(作者单位系山东省鱼台县实验小学) 高兆华(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广饶县花官小学);合适的才是最好的[N];中国教师报;2005年
2 张理智;构建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的课堂[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焦作市解放区教研室 芦争气;对生命的幽深报以必要的尊重[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丁小平 练兴凤;等待,课堂将洞开一片美丽的天地![N];中国教师报;2005年
5 任松筠;南京对受灾学生就学“零拒绝”[N];新华日报;2008年
6 浙江省慈溪市掌起镇中心小学校长 陈其浩;成长需要疼痛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通讯员 袁龙飞;泗水“空中课堂”发挥效应[N];济宁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赵小雅;教育如何才能“死去活来”?[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湖北省武穴市教育局 甘纪雄 夏祖瑞;谁来改造我们的课堂[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青岛艺术学校语文组 胡修江;80后教师 一切都在变化[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凯;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辉;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结果处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满库;在英语语言教学评价中学习档案作为评价工具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诸峰;基于网络学习的形成性评价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3 王强;在线测评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唐芬芬;教师文化的课堂透视[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晓梅;课程改革中的课堂师生互动[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杨波;新课程背景下形成性评价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鹏生;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量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蔡辰梅;课堂德育情境构建[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丽红;课堂生生互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丁琼;形成性评价在小班化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56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256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