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身份下的教师知识立场及其境界追求
本文关键词:多重身份下的教师知识立场及其境界追求
【摘要】:教师知识构成了教师境界的根基,它为教师的境界追求提供可靠的保障与前提。在现实中,教师是具有多重身份的社会个体,身份不同则知识立场不同,立场的复杂性导致了境界的复杂性。面对复杂多元的身份属性,教师理应秉持合理的知识立场和开放性的思维,发挥知识的功用及其价值,直面教师知识立场的多元性、多样性之复杂现实,在多重身份的重叠和冲突中求得知识学习和知识传授的平衡,睿智地破译教师知识的"逻各斯",通过知识提升教师境界,以此达到较高的教育境界和人生境界。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在汉语语境中,“境界”原指“疆界”或“疆域”,是一个空间上的概念。其后,“境界”一词的词义不断丰富。现在我们谈的境界,多指个体精神所达到的水平高度和视界境域,是个体心境和意义领域的体现,反映了人性所能达到的层次和高度。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使者,教师的精神境界受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葛剑雄;乱世的两难选择[J];读书;1995年02期
2 吴康宁;教师:一种悖论性的社会角色——兼答郭兴举同志的“商榷”[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方潇;;革命话语下的理性思维——董必武法学教育思想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江浩,李伟斌;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与美育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贾红莲;陈振华;;儒家理想人格及其现代转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孙艳;德育模式:从"控制封闭型"到"自主开放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方敏;;现代性的历史进程、内涵和实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彭正梅;;学习中的消极经验之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潘善斌;论惩罚性赔偿制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宋贻强,杜月秋;司法职业共同体界说[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赵玉丽;;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越存;;现代性伦理危机与西方共同体主义的困境[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刘梅珍;;哈姆雷特形象的伦理视角审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吴永远;;中小学校长职业幸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个案[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4 龙永干;;蜕变的努力与“革命”的焦虑——鲁迅“左联”生存论[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秦越存;;解决现代西方伦理危机的实践哲学进路[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蒋永甫;;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公共预算——一种财政国家的视角[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彭宗超;李m:;;预算参与:地方预算改革的合法性危机及转换[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岳永杰;;论信息化时代下的伦理建设[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吴宗泉;;卢梭的教师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徐嵘;;夸美纽斯和卢梭“适应自然”教育思想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7 程代勒;从文化变迁看二十世纪台湾水墨画发展进程[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蕾;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政绩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唐闰杰;实用刑事推定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梁小利;企业社会责任的三维度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赖丽君;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现状及其自我建构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雪梅;幼儿家庭教育中母子冲突关系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潘进强;当代中学生的幸福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钱艺;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徐霞;初中政治课堂提问优化策略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宣成;试论教师身份偏见与实践语言特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8期
2 熊和平;教师是谁——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身份的重构[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03期
3 孙玲;;教师身份的历史变迁——变革中的深层反思[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年01期
4 赵荷花;;谁使我们成为教师——论教师身份之特性[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年04期
5 徐淑琴;郅庭瑾;;教师身份的伦理思考——基于中国教师身份发展过程的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11期
6 方红;;教师专业发展身份限制与文化创生[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7期
7 郑新蓉;教师的阶层身份、社会功能与专业化——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教师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5年03期
8 黄小玲;汪璐;;从教育公平角度谈教师素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吴郁芬;;对我国教师身份的再界定[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刘彦平;;关涉教师幸福:教师合理身份的伦理诉求[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室副主任 汪明;也谈“名校”办“民校”[N];光明日报;2005年
2 胡卫;若干瓶颈问题制约民办教育发展[N];人民政协报;2005年
3 教育部法制办公室副主任 张文;公、民办校间教师流动“梗塞”在哪?[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企业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谁来保护[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局长 毛长红;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升教育公信度[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武汉将进行教师人事制度改革[N];工人日报;2003年
7 朱成祥;宿迁:民办教育职业教育比翼齐飞[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8 主持:本报记者 赵一枫 嘉宾:上海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 胡卫;民办教育呼唤享有同等法律地位[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引堂;国家与教师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涛;初探我国教师的职业定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振平;教师身份的伦理思考[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56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256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