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平台的选择和分析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的选择和分析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教学平台 选择和分析 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
【摘要】:近十多年来网络教学平台飞速发展,各种平台大量涌现。用户面对众多的平台,因缺乏合适评价指标而无从选择。如何帮助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和分析网络教学平台?笔者在广泛调研国内外网络教学平台发展现状、分析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从用户体验和教学可用性出发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的选择和分析模型(SAM)。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理论研究、平台分析与比较以及用户调研确定了该模型9个一级维度、38个二级维度,通过共性指标构建、个性指标构建和最终指标形成三个阶段,确定了272项具体指标,最后构建了五类平台的参考模型。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国内网络教学平台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国外各种商业平台和开源平台也大量进入中国,网络教学平台市场一片繁荣。与此同时,我们依然看到众多机构仍在花大笔资金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其理由是现有的平台满足不了其需求。调研发现,其根本原因是用户不了解网络教学平台的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伟远,王立勋;网上教学环境评定指标体系之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7期
2 谢晓林;余胜泉;程罡;黄烨敏;;网络教学平台的新发展[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3 武法提;;目标导向网络课程设计的原理[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盛峰;安徽电大网上学习环境的调查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乐军;远程教育网上教学质量监控信息模型的系统化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6期
3 魏志慧,陈丽,希建华;网络课程教学交互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4 邱崇光;丁新;;第一代远程教育平台的升级改造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5 张伟远;远程教育研究中质的和量的研究设计之探讨(连载之六)[J];远程教育杂志;2003年06期
6 冯秀琪;李晓岩;;中小学主题学习网站功能定位与评价[J];远程教育杂志;2005年06期
7 王会霞;刘志兵;;网络课程模糊综合评价[J];远程教育杂志;2007年03期
8 (香港)张伟远;网上学习环境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及测评量表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爱娟;网络课程的学习环境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晓岩;中小学主题学习网站功能与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3 菅光宾;异步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孙爱娟;高职校园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唐素云;中等职业教育《机械基础》网络课程开发[D];东南大学;2006年
6 李箭;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红宇;自助式网络课程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袁松鹤;第二代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研究和模型设计[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鹏宇;网络课程开发[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肖隽;基于网络环境的差异教学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建钢,韩锡斌,赵淑莉,陈刚,马勃民,杨超;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5期
2 张伟远;开放大学的网上教学:亚洲地区七国九地的调查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9期
3 孙晓梅;基于电子学档的网络学习智能评价系统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5期
4 张伟远,王立勋;网上教学环境评定指标体系之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7期
5 王珠珠,张伟远;我国普通高校网上教学平台及网站建设的现状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2期
6 吴砥;程文青;杨宗凯;;国际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领域的工作[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9期
7 余胜泉;基于互联网络的远程教学评价模型[J];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8 谢晓林;余胜泉;程罡;黄烨敏;;网络教学平台的新发展[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9 张雪云;马志强;;国内Moodle平台研究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10 张伟远,王立勋;网上教学平台的特征之国际比较[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慈珍;;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必要性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周鹏;吴琪;蒋方剑;;基于ASP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网络教学平台设计[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年04期
3 李宣;赵立影;邱飞岳;;职业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现状调研与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7期
4 李天昕;周北海;宋存义;宋波;;以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的研究型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4期
5 王海鹰;武雷;肖磊;叶永;焦炳连;;Moodle平台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5期
6 向海昀;蒲和平;刘彬;;搭建Moodle平台整合高校教学资源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5期
7 李志友;徐占春;代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教学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玉淑美;;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英语网络课程设计[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7期
9 王颖;;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06期
10 吕寨平;茹宏丽;;网络教学中情感交互设计缺失因素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汪晓霞;张晓栋;;基于Web2.0的校园网互动教学平台系统设计[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于翔;邵立秋;陈远斌;;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国际远程教学的实现[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3 胡孔法;陈];李斌;潘一得;;基于Internet/校园网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4 钱耀刚;杨君;;网络教学课件的快速设计平台——Moodle[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5 张蕾;;网络教学资源设计与建设的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丽军;;课程整合——“痛并快乐着"的尝试[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7 罗英茹;王炜;张景仁;马民;;网络课程教育质量初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 任爱林;信息化建设在医学高职院校中的应用[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2 记者 周勇军邋朱本召 通讯员 李秋林;“红星视频”昨起全面试运行[N];湖南日报;2008年
3 黑龙江农垦总局九三分局局直小学 许海峰;农垦九三局直小学信息化模式探讨[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4 记者 黄征 通讯员 祝正洲;网上教学为何难推广?[N];长江日报;2007年
5 崔弘宇;科学采购 远离陷阱[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6 志强;教育与网络齐飞[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7 梁甜;网络技术筑造个性化学习模式[N];科技日报;2007年
8 董兴其;知识管理应用于教育领域[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樊立新;“天空教室XP”正式发布[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记者 卢雅;远离网吧亦可享受网络乐趣[N];福建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良林;基于网络教学平台高校公选课课程设计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郑珠;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金聪;远程教育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实践探索[D];厦门大学;2007年
4 杨鸿宾;数据挖掘在个性化网络教学平台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明;基于Moodle平台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曾祥中;成人网络教学理想模型的构建[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余锡峰;基于虚拟学习社区和SCORM标准的网络教学平台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任艳;基于局域网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软件设计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9 伍丹;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城乡共享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10 肖金芳;可视化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653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265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