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生活”问题之问对
本文关键词:“教育与生活”问题之问对
【摘要】:生活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便有什么样的生活形式。生活过程是保证人成为人的重要场域,如果离开生活世界,人们的生活及人类的发展都很难想像。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密切,教育史上出现过"教育生活一体说"、"教育准备说"、"教育过程说"、"教育建构说"、"教育交往说"等,都是针对某一个时代教育与生活关系所表现出的问题而言的,都在尝试走出教育与生活脱离的困境。现代哲学中的"生活世界"理论为我们理解新时期教育与生活、教学与生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我们可以从课堂生活的构成出发,变革课堂生活的样态,进而促使教师和学生从单一的教育"专业世界"回归真正属于人的"生活世界"。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分类号】:G40-052
【正文快照】: 我给博士生和硕士生开设“课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已有数年,其中有一个专题为“教育生活与教学生活”,每逢这节内容,我安排的便是讨论学习方法,为了便于学生集中讨论,我也给同学们提出了4个问题作为思考的线索:(1)什么是生活?(2)如何理解教育与生活的关系?(3)什么是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亚;何小忠;;生活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及其回归路径[J];生活教育;2007年10期
2 吴小鸥;;关怀型课堂:生活世界的还原与超越[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2期
3 阚逍;;追寻课堂教学的生活意义——杜威“教育即生活”理论的现代启示[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邵小小;;40分钟前 我们能做什么——谈品德课对教学原点的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08年18期
5 傅蓉;;营造生命的课堂[J];学苑教育;2010年03期
6 王帅;;让生活成为课堂教学的生命力之源[J];新课程(中学);2010年09期
7 王攀峰;;试论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2期
8 王攀峰;;论教学走向生活世界的基本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02期
9 丁莉;;沟通隔离的生活世界[J];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10 邓飞;;农村教育中的生活世界: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步云;;课堂,永远为学生而选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2 王凯;;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教师任务的变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3 宋晓军;;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王兰英;;注重教学方法,提高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效果[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海燕;;激情,演绎美术课堂的优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美术专辑)[C];2006年
6 邓志;;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设疑置问[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7 黄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初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8 杨大千;刘彦红;;高校课堂教学艺术性之研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9 付桂芳;;课堂教学录像研究——质与量研究结合的突破[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陈富斌;;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和谐政治课堂教学——对高中政治新课程和谐教学的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黑龙江大庆三十四中 陈刚 《课改新课型》主编 郑金洲;课堂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张树伟;一个人的反思和教育的梦想[N];中国教师报;2005年
3 李彦平;鄂旗努力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4 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 严寅贤;学生自主发问的“美式”课堂教学值得借鉴[N];光明日报;2010年
5 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严育洪;莫让学生在“被学习”中悟空[N];江苏教育报;2010年
6 鄢陵县初级中学 闫军超;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N];学知报;2011年
7 顾金光;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之符号诠释[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陈超良;市一中教学改革推出新举措[N];湘潭日报;2006年
9 南京体育学院附中 韩明忠;抓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河东区实验小学校长 杨军红;牵手引领 践行反思[N];天津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斌;去蔽·超越·建构[D];西南大学;2012年
2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范铭;中小学课堂教学中“非期待答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邱红松;初中几何课堂教学过程重构与视频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秀峰;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9 张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杜悦艳;回归本原[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勇;教学回归生活:理想与现实[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于蔚华;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样态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玲;高中“思政”生命化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孟玲;生活化语文教学探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王正祥;从“生活世界”看哈贝马斯大众文化思想[D];苏州大学;2004年
6 肖朗;回归生活世界:维特根斯坦思想的美学向度[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朱启涛;论中小学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柳谦;论体验的教育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黄洁;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现状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韬;现象学教育学视域下的体育课程理念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66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266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