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理念与实施
本文关键词:SOLO理念与实施
更多相关文章: 学习理论 教育评价理论 SOLO理念 SOLO优势 SOLO局限
【摘要】:SOLO理论起源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具有结构形态严谨、信度效度高、适应教学与改善教学、一致等效的通用性、广泛的适用性等优势,也有应用中的要求与准备繁琐、不便于推广、忽视情感目标和难见成效等局限;SOLO理论在基础教育的考评中应用较深入,应注意正确理解与SOLO评价相关的概念、正确解读封闭教学情境、不要与其他质性评价方式对立、以及正确看待SOLO所不具有的周期性或固定的时间性等。
【作者单位】: 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8801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SOLO理论内涵1.SOLO理论基础。SOLO理论即SOLO分类理论,SOLO分类法,SOLO模型,SOLO层次,SOLO分类评价法,SOLO分类评价理论,或就称SOLO。以SOLO分类理论和SOLO层次为最常用。SOLO是英文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Outcome首字母的缩写,意思是“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有昌;高凌飚;;SOLO分类法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黄牧航;;谈SOLO分层法在历史科高考命题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课程;2009年12期
3 吴有昌;林晓君;;运用SOLO分层法进行数学教学评价的一次调查研究[J];基础教育课程;2009年12期
4 宋洁;赵雷洪;;化学开放性问题的SOLO分类评价思维[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10期
5 周培柔;;高中政治开放性试题的SOLO评分方案研究[J];考试研究;2011年04期
6 黄牧航;SOLO分类评价理论与高中历史试题的命制[J];历史教学;2004年12期
7 高凌飚;吴维宁;黄牧航;;开放性试题的编制与评分[J];人民教育;2006年01期
8 李祥兆;;数学开放题的SOLO评分方法初探[J];数学通讯;2006年01期
9 高凌飚,吴维宁;开放性试题如何评分?——介绍两种质性评分方法[J];学科教育;2004年08期
10 李冰;;SOLO分类法在学业评价上的应用[J];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众;;浅析初中语文课堂评价与人本主义渗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2 金家新;刘佩佩;;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课堂评价行为研究述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丁邦平;;学习性评价:涵义、方法及原理[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4 张宇辉,蒋鹤生,李保红;浅议军队医学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指导思想[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林雪;;和谐民主视角下课堂管理的策略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6 吴修坤;;构建“以人为本”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体系[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徐超富;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回顾与展望[J];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8 王文花;刘莉;;浅谈高职英语教师课堂评价策略[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9期
9 陈菊;;大学课堂愿景之我见[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04期
10 许晓燕;;SOLO分类法对英语阅读评价的启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高文君;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曾玮;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试题命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恺;基于DEA和多元智能的教育信息管理理论与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桂德怀;中学生代数素养内涵与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罗国忠;初中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方式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骆秉全;美与和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闫龙;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学智;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范晓婧;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查伟燕;初中教师课堂有效调控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传通;教师绩效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穗;提高听课项目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慧;形成性评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于露;初中思想品德课生命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萌;课堂教学公平深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王丽娟;中学英语课堂评价体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阳小利;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问题与对策[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有昌;高凌飚;;SOLO分类法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高凌飚;吴维宁;;开放性试题如何评分?——介绍两种质性评分方法[J];基础教育课程;2005年01期
3 李祥兆;;数学开放题的评分方法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4 李祥兆;;数学开放题的SOLO评分方法初探[J];数学通讯;2006年01期
5 龚雷,戴再平;进入考试的数学开放题(续)[J];数学教学;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中亮;;生命视角中的教育评价探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04期
2 ;全国普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在沪召开[J];上海教育科研;1990年06期
3 何艳新;;浅析传统教育评价的问题与成因[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年17期
4 陶西平;;期待着新的攀升[J];中小学管理;2008年07期
5 魏志强;;教育评价对象系统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08期
6 党军;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特点[J];山西教育;2004年09期
7 吴钢;;西方教育评价发展历史的探讨[J];外国教育研究;1992年04期
8 倪浩博;;关于现行考试制度与教育评价理论的错位[J];学校管理;2005年01期
9 戴庆锋;韦琼软;;实证主义方法论对教育研究的影响[J];石油教育;2007年03期
10 沙红;教育评价的产生及其发展[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萍;;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学习理论的学习[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2 刘志华;;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理论关系的探讨[A];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1999-2003年度)[C];2003年
3 王卓民;;陶行知学习思想探析[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4 李伟;;个别化学习——远程教育发展的趋势[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邢晓春;;建构主义学习观对远程教学的启示[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6 吴元训;;皮亚杰教学理论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成元学;刘静;张瑜;;网络远程教育与面授辅导相结合——适应电大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之一[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郭占基;;教育心理学的几个问题[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9 吴福元;;皮亚杰的教育思想新探[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10 仇芒仙;;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回溯与展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让新的学习理论成为响亮追求[N];中国文化报;2003年
2 武山县教师进修学校 张福代;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能力[N];甘肃日报;2009年
3 彭智勇;学习重实效 力避走过场[N];重庆日报;2006年
4 江苏省宝应职教中心 张星;巧妙运用案例 破解教学难点[N];江苏教育报;2009年
5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皮连生;育人识教需懂心[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浙江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林静;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史建新;东胜区采取措施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8 付丽;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N];黔西南日报;2008年
9 陈萍 黄河;给教学习惯注入脑科学的营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杨乾军;林芝县教职员工忙“充电”[N];西藏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郑太年;学校学习中知识意义的缺失与回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任友群;现代教育技术的建构主义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荷花;学习的教学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旭卿;信息技术中介的教育实习环境创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桂春;激进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徐晓雄;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加涅思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赖明珠;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课堂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锐;关于技术与学习理论互动关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邓鹏;鹏博士高中物理CAI课件分析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孙华英;网络教室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公续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中国现代教育理念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熊志刚;移动学习及其资源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邓学明;从前概念到建构观——浅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武丽志;基于学习理论的校园网学习支持服务设计[D];河北大学;2004年
8 钱研;教学设计思想研究评述[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金建生;研究性学习理论及实施模式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黄晓蕖;面向教师的网页式教学资源生成系统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67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267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