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学的致思方式及实践转向
本文关键词:对话教学的致思方式及实践转向 出处:《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话教学既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连接二者的纽带是教育理论的实践品性。当前,我们应秉承辩证的致思方式:使教学交往由"对象式"向"关系式"转变,教学方式要寻求"独白"与"对话"的共生,师生关系要由"上下级"向"合作者"调适;应探察对话教学难为的阻滞因素:"我—你"关系在课堂实践中遭遇阻抗,虚假对话导致师生主体性的迷失或滥用,对话的流动性导致了"生成"困难;应明晰对话理论观照实践的现代转向:探寻个体与群体对话的转换机理,建构教师的"对话性他者"身份,发掘预设与生成融合的"边缘地带"。
[Abstract]:Dialogue teaching is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nd the link between the two is the practical character of educational theory. At present, we should uphold the dialectical thinking mode: the teaching communication is changing from "object" to "relationship", symbiosis teaching way to seek "monologue" and "dialogu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uld be "superior" to "cooperation" adjustment; block factors should be for exploration of dialogue teaching: "I" and "you" in the classroom practice encounter impedance relationship, false dialogue cause teachers and students subjectivity lost or abuse, liquidity dialogue led to the "generation" dialogue theory should clarify difficulties; practice: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conversion to modern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dialogu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dialogue of other identity, to explore the presupposition and generation of fusion" edge".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阜阳一中;
【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建设高教强省背景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项目编号:AHSKF09-10D82) 阜阳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对话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0JYXM2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对话教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透视这种繁荣景象,无论把对话视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抑或是一种教学原则、教学精神,学术界多从正面论证对话教学的理论“革命性”,较少从反面探讨对话教学的实践“阻抗性”,因而,有意无意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德全,王梅;对话教学的模式与策略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2 郭元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逻辑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 黄桂林;;预设与生成的融合——语文课堂教学诊断(3)[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6年02期
4 佐藤学;田辉;;全球化时代的日本学校教育改革——危机与改革的构想[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5 米靖;论基于对话理念的教学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3期
6 杨小微;;在对话中达于理解——关于中学对话教育的理论反思与实践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10期
7 周兴国;;对话教学:有待进一步澄清的几个问题——对当前对话教学理论研究的审视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07期
8 滕守尧;论生态式艺术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张增田,靳玉乐;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梁庆寅;试论辩证思维的推理[J];哲学动态;1996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李全;;论法学实务课堂对行政法教学的影响——“双师互动式教学法”的实践与延伸[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黄亮;;由计算机语言引发的非线性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4 彭静悦;;基于“对话”理论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5 曲师;;论福柯的身体政治美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董广才;刘佳;;受动中的能动——谈译者翻译主体能动性[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吴子林;;“艺术终结论”:问题与方法[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8 孙丽萍;;以荣辱观为起点构建社会道德体系[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舒霞;;多重断裂的可写性文本——评《法国中尉的女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杨敏;;对话:ICDE质量评审的实施策略——对话理论视野下ICDE对上海电大质量评审的行动研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史修永;;图文之争:当代文艺理论的建构与反思[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彤;;后现代艺术视野中的建筑再利用——从旧工业厂房到创意空间[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李姗姗;;浅析汉画像鸡首人身神怪象征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邱翊;;文化认同与和谐青海[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C];2011年
5 王敏;;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生态化教学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晓华;失落与回归:默多克小说中人的本质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5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8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传英;幼儿园课程知识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劭;好莱坞电影中的精神病人形象[D];湘潭大学;2010年
2 游梦潇;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互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何俊霞;叛逆的回归:主体间性下的林译《浮生六记》[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郑彩华;高中化学课堂师生对话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志宏;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方斌;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开展生命型对话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张锋;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陆燕;“前理解”指导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刘庆敖;对话性高中历史课堂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海荣;初中写作对话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米靖;批判与建构——马丁·布伯与新教育思潮[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2 万伟;对话:一种新的教学精神——从“主体思维”到“关系思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12期
3 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4 蔡春,扈中平;从“独白”到“对话”——论教育交往中的对话[J];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5 黄高庆,申继亮,辛涛;关于教学策略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8年11期
6 钟启泉;;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J];上海教育;2001年07期
7 和学新;教学活动的主体性诠释[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9年04期
8 孔企平;;教学策略的转型:从独白走向对话[J];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06期
9 张华;;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6期
10 张华;;试论对话教学的知识基础[J];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彦明;;对话教学本土化的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32期
2 李瑜;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缺失和重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金淑丹;浅谈语文文本对话教学[J];校长阅刊;2005年09期
4 陈念东;;中职学校班会课中的“对话教学”[J];教育导刊;2006年06期
5 张龙;陈松;;体育对话教学之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年03期
6 龙茵;;浅谈对话产生与对话教学实施的条件[J];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04期
7 陈乐华;;对话教学——一个值得追问的命题[J];今日科苑;2008年10期
8 徐夫真;;论对话教学的三个基本原则[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17期
9 戎文东;;直面语文教学对话的纷呈异彩[J];文学教育(下);2009年07期
10 黄福艳;;关于语文对话教学的再思考[J];语文建设;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晓静;侯彦温;;坚持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A];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研讨会议论文[C];2003年
2 陶伯华;;辩证思维概论——《思维科学概论》第九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3 丁润生;;阴阳对待和合是华夏辩证思维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兼谈对立统一规律无助于建构和谐社会[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4 王炳海;;病理教学中的辩证思维[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何成森;周和岭;;森田的治疗原则与老庄的辩证思维[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李霞;;对话教学下的教学智慧[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7 迟维东;;论辩证思维与思维辩证[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8 盛伟华;;浅析数学课堂中的对话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9 王杰;蒋东平;;浅析老子的智慧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杨颖;;对话教学心理机制分析及实际应用[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平;领导干部要坚持辩证思维[N];光明日报;2000年
2 龙汉荣;运用辩证思维指导基层建设[N];解放军报;2003年
3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沈鹏;中国书法的辩证思维[N];中国老年报;2004年
4 张奎良;辩证思维与和谐思维[N];光明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刘昆 通讯员 于敏;一城文明风 满目和谐情[N];光明日报;2009年
6 8630部队司令部 赵继东;用辩证思维抓安全发展[N];人民武警;2007年
7 方奕波;辩证思维创新营销[N];中国邮政报;2004年
8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杨寿堪;辩证思维与和谐思维[N];人民日报;2007年
9 吉林省环境保护局 张成友;辩证思维 提高能力[N];中国环境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杜若原 龚达发 胡果;辩证思维出魅力[N];人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光陆;对话教学之研究——解释学的视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晓敏;对话教学的意义和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增田;对话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许丽莹;中国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对话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谭颖颖;中医养生理论体系的建构[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慕君;阅读教学对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郭嘤蔚;论辩证思维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07年
8 黄伟;对话语域下的课堂提问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仕平;社会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邹琼;对话与理解[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燕;高中生物对话教学以及生物教师的角色定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晓丹;走向对话的语文阅读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志宏;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白海宾;高中语文对话教学问题及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5 董伟丽;在对话中启迪思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锋;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李宝庆;对话教学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8 孟岩;高中语文课堂有效对话教学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月芬;走向对话的课堂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杨成;中学英语对话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447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344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