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梯进英语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探索——基于远程学习者辍学情况的调研
本文关键词:分级梯进英语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探索——基于远程学习者辍学情况的调研 出处:《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连续三个学期对上海电视大学英语专业本科辍学生的历时研究,运用网上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获取并了解辍学生基本情况,分析辍学原因并归纳防止和降低辍学的建议。调查发现,工学矛盾、学习困难是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降低辍学的建议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改革等方面。笔者根据语言输入假设理论,借鉴非学历语言培训机构的办学模式和高职院校的渐进式双语教学法,并遵循英语语言的学习规律,设计了分级梯进的英语教学模式的运作方案,提出了该模式的制度建设,根据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划分层级,以逐层梯进的方式提升英语水平。该教学模式能有效针对学习困难等辍学原因,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实际交流能力,吸引学生完成学业,以期有效降低远程教育学生的辍学率,提高其保持率。
[Abstract]:Through the diachronic research on the undergraduate dropout of English major in Shanghai TV University for three consecutive semesters, the author obtains and understand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dropout by means of the online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dropping out of school and sums up the suggestions of preventing and reducing the dropout. The investigation finds that the main reasons for students' dropping out of school are contradiction of work and learning difficultie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language input, the author draws lessons from the model of non-academic language training institutions and the gradual bilingual teaching method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les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the paper designs the operation scheme of the English teaching model with graded ladder, and puts forward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l, which is divided into different levels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actual English level. This teaching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 in learning English and attract students to finish their studie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ropout rate of distance education students, improve their retention rate.
【作者单位】: 上海电视大学闵行一分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外语学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远程开放教育辍学研究”(项目批准号:70973148)
【分类号】:G434;H319
【正文快照】: 一、引言现代远程教育以其开放、灵活的特点受到大量成人学习者的欢迎。然而,较突出的学生辍学、流失等问题始终困扰着远程教育工作者,也是国内远程开放教育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关注辍学生和辍学现象,分析、研究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来降低辍学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曹文,关正莹;网络教育学生流失率规律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1期
2 张妙华;罗发奋;;远程学习者辍学的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6期
3 罗红卫;李莹;牛健;;远程开放教育英语学习者辍学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5期
4 徐科;朱春娟;;零起点、渐进式项目教学法[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5 李莹;陈洪玲;韩毅;;为什么辍学——对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访谈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6 杜永新;牛健;李莹;;在困顿与沮丧中艰难前行:电大辍学生的学习体验[J];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7 张永;;渐进累积式教学法在体育专业毕业论文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10年10期
8 侯雁慧;;浅析梯进式双语教学体系[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锐;朱祖林;;基于成绩库的远程学习者流失预测决策树的应用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2 闫晶晶;勾学荣;;网络教育学生流失情况的分析与对策[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苏理华;郭燕;;远程教育英语专业辍学原因追踪调查——基于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0年春本科学生的调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7期
4 孙传远;;远程教育:情感交互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张妙华;罗发奋;;远程学习者辍学的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6期
6 高春丽;蔡静;;助学干预与促进选课交费的实验研究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1期
7 赖显明;;网络教育学生流失率的个案统计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5期
8 罗红卫;李莹;牛健;;远程开放教育英语学习者辍学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5期
9 李海艳;李莹;朱祖林;胡洁茹;;远程学习者辍学原因的质性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7期
10 魏顺平;;网络高等教育学生毕业时间预测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黄丽;物理网络学习监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罗发奋;远程学习者完成学业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进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宋彩凤;电大开放教育学生保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高源;延边地区中学生网员对网校学习适应性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6 夏晓;电大远程学习者学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耀中;安颖;;论建构主义教学观[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张伟远,胡军;西北地区远程学习者特征和学习障碍的调查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4期
3 刘莉;远程学习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远程教育专家访谈录[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5期
4 曹文,关正莹;网络教育学生流失率规律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1期
5 张妙华;罗发奋;;远程学习者辍学的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6期
6 李红梅;刘宁;李世改;;利用概念图减轻远程学习者认知负荷的策略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8期
7 章文捷;;关于激发远程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的实验[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文秋芳,王立非;中国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20年[J];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01期
9 罗发奋;隋春玲;;国内外远程学习者辍学原因研究概述与探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0 蒋成凤,杨典华,师书恩;国外关于远程教育辍学理论的研究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郑凭;;高校旅游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6期
2 谢军;;关于英语专业语言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黄强;;商务英语教学设计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6年Z1期
4 易乐双;万瑞杨;;新课程背景下英语师范毕业生的专业要求培养[J];知识窗(教师版);2010年06期
5 王晶莹;;浅议酒店英语课程教学[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张露;周建惠;;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思考[J];内江科技;2006年08期
7 罗春霞;;中国高校口译培训问题调查报告(英文)[J];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9年05期
8 郭已晓;;对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的探讨[J];语文学刊;2008年23期
9 史红十;杨翠;陈淑鸿;曾毅;;大学生网络自主听力课适应性的分析与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张露;;多方入手,提高英语教学效果——高职英语教改谈[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天芳;薛晓琳;方廷钰;李洪娟;李峰;赵精一;吴秀艳;;中医诊断学(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范明;张玉莲;;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3 王蕾;;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外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验研究方案[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4 王首国;涂红芹;;浅析大学英语的阅读教学——探讨非母语教学模式之一[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5 吴佳蕾;;国内英汉在线词典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宋达;张佳丽;;关于建立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人机结合教学模式和测试体系的研究[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饶岩岩;;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国家概况》教学[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芬;罗峗梅;;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模式探讨[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9 刘世文;蒋亚瑜;;现代电化教育技术下的旅游英语教学模式[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高丽萍;;基于“三环一场”教学模式的《开放英语1》导学探讨[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蓝溪 通讯员 赵万新;走进培英解读“健康课堂”教学模式[N];天津教育报;2007年
2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率华娟;一项培养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N];济宁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张莹 本报通讯员 陈国利;浙商大:“英语寝室”赶走了“哑巴英语”[N];光明日报;2006年
4 山东省梁山县体育中学 程广秋;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N];学知报;2011年
5 静海一中 郭玉芝;讲评课“学生全程参与式”教学模式探索[N];天津教育报;2010年
6 严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N];光明日报;2009年
7 山东省垦利实验中学 许孝梅;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N];学知报;2010年
8 张玉秋;小莫老师和他的网络英语教学[N];中山日报;2007年
9 杨根;精彩的五分钟[N];钦州日报;2009年
10 康黎民;提高学生英语素质之我见[N];甘肃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俊英;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于洋;在搭配中学习科技英语次专业术语的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吴文;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黄慧;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谭清;建构主义视野下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课堂行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廖春红;内容依托教学模式中学科知识习得研究:一项基于法律英语课程的案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张洁;移动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袁春艳;当代国际外语教学法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丽;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雨辉;任务型语言教学在珠三角中学英语教学实施现状调查[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尹承浩;初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永国;任务型教学理论在外国语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马梅珍;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聂虹;高职高专英语混合学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唐静;沙市区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苏振利;大学英语组间小组活动实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朱长贵;自主学习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娜;大学英语网络辅助教学模式构建与效果评估[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65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365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