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流动儿童疏离感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本文关键词:初中流动儿童疏离感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出处:《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和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对271名初中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疏离感、亲社会行为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发现:(1)初中流动儿童男生环境疏离感显著高于女生,女生亲社会行为显著高于男生,曾远离父母生活过的流动儿童疏离感总分及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均显著高于一直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儿童;(2)疏离感与社会支持和亲社会行为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3)结构方程模型表明,社会支持在疏离感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模型拟合较好。初中流动儿童疏离感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提高社会支持可促进初中流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Abstract]:A total of 271 migrant junior high school children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Youth students alienation scale, the 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 (Student version) and the Youth Social support sca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social behavior and social suppor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nvironmental aliena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in junior high schoo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irls, and the prosocial behavior of girl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oys. The total scores of alienation and social alienation of the floating children who had lived far away from their par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hildren who had been living with their parents. (2) alienatio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cial support and pro-social behavior, while social suppor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ro-social behavior.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hows that social support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ienat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r, and the model fits well. The aliena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in junior high school indirectly affects pro-social behavior through social support. Increasing social support can promote the prosocial behavior of migrant childre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向逐渐显现,流动儿童也随之成为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流动”究竟给儿童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如何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与身心健康发展,引发了心理学界广泛的关注[1]。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对他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黎春娴;;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基于湖南、贵州两所高校贫困生的调查[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寇_g;张庆鹏;;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年05期
3 邢延清;黄辛隐;;苏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亲社会行为的调查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寇_g,王磊;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4期
5 赵章留;寇_g;;儿童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1期
6 辜美惜;郑雪;邱龙虎;;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2010年04期
7 徐夫真;张文新;张玲玲;;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心理学报;2009年12期
8 白文飞;徐玲;;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康;曾祥春;;结果程度和熟悉性对助人意愿的影响[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寇_g,唐玲玲;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王建平;李董平;张卫;;家庭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应对效能的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张庆鹏;寇_g;;自我增强取向下的亲社会行为:基于能动性和社交性的行为路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钱贤莉;;浅议幼儿合作行为的培养[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苏红;;重庆高职学生疏离感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21期
7 寇_g,马艳;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及其特殊应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1期
8 寇_g;张庆鹏;付艳;;原型理论视野中的亲社会行为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02期
9 张丽玲;白学军;;合作游戏训练对学前儿童合作行为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3期
10 王慧娟;;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寇_g;;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研究[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罗洪菊;;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的研究综述[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崔丽莹;小学儿童合作观念与行为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龙晓枫;消费者规范理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家庭功能、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邵宁;身份与排斥:中美非主流社会群体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高丽;中小学生自我调节特点及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夫真;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发展及其与家庭、同伴和个体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古秀蓉;理解情境:走近幼儿的伦理视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雪松;3~5岁幼儿合作性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爱玲;混龄教育对3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苏文;流动儿童城市角色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蒋柳;培育听障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教育干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行娜娜;初中生的移情及其在亲社会行为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王宇;学前融合教育促进普通幼儿亲社会行为获得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丹丹;城市新移民子女身份认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葛高飞;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家族影响因素的探究与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刘耐烦;初中生人际交往与自我概念关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10 龚涛;大学生的捐助行为及其与人格的关系[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寇_g,唐玲玲;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刘杨;方晓义;蔡蓉;吴杨;张耀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俞国良;社会认知视野中的亲社会行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4 寇_g,马艳;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及其特殊应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1期
5 张卫;李董平;谢志杰;;低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申继亮;胡心怡;刘霞;;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及对其自尊的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陈成文,潘泽泉;论社会支持的社会学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6期
8 杨贵树;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J];决策咨询通讯;2004年04期
9 郑晓康;李新宇;;流动人口子女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环境适应性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5期
10 李玉英;应该客观评价流动人口子女[J];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与同伴关系、人际信任、社会期望及自尊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钟爱萍;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心理训练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3 谢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自尊发展的心理弹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正荣;进城就业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5 汪清;流动人口子女师生、同伴关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孙永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的心理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胡韬;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何资桥;进城农民工子女初中阶段学习适应性弹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清;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张希;流动人口子女领悟社会支持与学业求助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美芳,庞维国;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式[J];心理学动态;1997年04期
2 李玉苹;;青少年为何丧失“亲社会行为”[J];心理世界;2002年10期
3 廖策权;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促动因素[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4 李玉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培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03期
5 万增奎;当代中学生亲社会行为意向调查[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04期
6 张进辅,杨东;青少年学生疏离感及其发展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3期
7 侯积良;价值取向、自我概念与亲社会行为[J];心理科学;1990年02期
8 李红霞,,彭阳,崔雅芬;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亲社会行为发展特点的调查与教育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6年04期
9 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1年02期
10 王小莹;英语教学与儿童亲社会行为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郁;;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缺失分析[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晓东;;地震救灾中的表演性亲社会行为对心理层面的作用[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罗洪菊;;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的研究综述[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毕长城;;亲社会行为与社会交换论[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寇_g;;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研究[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宋凤宁;;高中生移情水平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东;张进辅;;青少年学生疏离感及其发展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寇_g;;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刘秀丽;;两难情境中大学生亲社会行为——谦让行为的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张庆鹏;;建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测量维度的思路[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庆鹏 黎洁 寇_g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青少年眼中的亲社会行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李荔;李纾:弱者更合作[N];北京科技报;2010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杜会学所博士 王俊秀;富豪进入慈善榜做秀又何妨[N];北京科技报;2005年
4 记者 章会 通讯员 张春蕾 记者 林慎 陈学辉;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多[N];温州日报;2005年
5 陈上(华夏心理网心理咨询师);《海神号》:人在灾难中会暴露本性[N];北京科技报;2006年
6 张盛;卡雷拉斯杭州个唱曲高和寡[N];中国文化报;2005年
7 本报特约作者 姚望;二次“革命” 幽灵再现[N];财经时报;2005年
8 安文;你能按时下班吗[N];山西经济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赵凌;众人皆应“阿弥陀佛”[N];南方周末;2007年
10 颜敏;疏离、漂泊和幻灭的心理现实[N];文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郑淑芬;探讨公部门中组织变革认知、员工信任、压力管理策略与工作态度关系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陈叶烽;社会偏好的检验:一个超越经济人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张萍;感恩情感的形成机制及其干预[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5 朱火弟;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及其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张劲松;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军杰;慢性应激与血压、血糖、血脂、血清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5-HTTLPR的关系[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8 郭爱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功能状态及其相关因素[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9 齐贵云;西方道德情感主义视野中的移情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张宏雁;干部保健对象综合健康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雪;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牛素枝;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小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高志才;基于亲社会行为的企业成长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赵爱玲;混龄教育对3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苗娜娜;初中思想品德课对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蒋柳;培育听障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教育干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吴玮;大学生道德提升感状况及其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葛高飞;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家族影响因素的探究与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班兰美;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感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龚涛;大学生的捐助行为及其与人格的关系[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79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379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