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思想指导下提高新教师研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混合学习思想指导下提高新教师研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出处:《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师研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的手段,通过研修过程中的环节、策略的设计,促进新教师从知识获取到能力提升的转变,对提高教师研修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混合学习核心思想的指导下,从新教师研修过程的环节分析入手,提出了"需求分析""关键事件""交流平台""导师助力""知识管理""实践跟进"等六大策略,并在策略的设计中充分发挥网络"在线"研修和面对面的传统"在场"研修各自的优势,以提高研修主题的针对性、研修内容的体验性、研修环境的开放性、研修反馈的及时性、研修过程的深刻性以及研修评价的实践性,从而提高教师研修的有效性,促进新教师从知识获取到能力提升的转变。
[Abstract]:Teacher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he design of strategies can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new teachers from knowledge acquisition to ability improvemen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ers' stud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re idea of mixed learning,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links in the process of new teachers' study. Six strategies such as "requirement analysis", "key events", "communication platform", "mentors' help,"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practice follow-up" are put forward. And in the strategy design, the network "online" research and the face-to-face traditional "presence" study each superiority,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research topic pertinence, the research content experience, the study environment openness. The timeliness of the feedback, the profundity of the study process and the practicality of the study evaluation can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acher's study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w teacher from knowledge acquisition to ability enhancement.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教育各个领域。很多地区和学校纷纷建立教师网络研修平台支持教师研修并开展了相关研究,如通过网络课程、主题研讨、专家答疑等形式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1],又如通过建立网上教师个人工作室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祯;齐文鑫;;提高混合学习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4期
2 南国农;高校信息化教育课程:教材教法浅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3 赵丽娟;从大学英语教学透视Blended Learning[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4 田富鹏,焦道利;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5 焦中明,赖晓云;电子导师制:师徒带教是新教师培养的一种有效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6 彭慧;朱敬东;;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7 刘丽群;关于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年04期
8 刘丽群;;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如何转变的——兼论教师培训的应然取向[J];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04期
9 王晓民;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青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10 陈声健;;混合式学习模式中的教学结构要素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曾文兴;;任务驱动的混合学习应用于教师培训的研究[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李莉;陈秀峰;余童心;;基于混合学习理念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式与策略[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玉东;“本原性数学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谢登斌;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志文;范式转变与理论构建[D];厦门大学;2006年
6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解迎刚;基于人工心理的智能化E-Learning系统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敏;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于朝霞;PHOTOSHOP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利兵;Blended Learning理论研究及其支持系统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刚;网络协作式学习资源库的研究与实现[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5 李云文;混合学习用于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之行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宁娟;教师自我成长的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赵君香;现代远程教育中网络教师指导活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吕文波;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学习问题分析与解决建议[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何锡江;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培训教育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熊志刚;移动学习及其资源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雪;陶璐琳;;混合学习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2011年06期
2 陈惠琼;;基于混合学习的协作型学习活动设计[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1年06期
3 于蕾;齐振国;;数字化学习给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带来的挑战[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8期
4 张轶斌;;英国开放教育资源项目(UKOER)述评[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5 刘艳华;华薇娜;;国外远程教育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基于国外远程教育研究成果的定量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韩冽;李泰峰;;通过混合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本科课程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2 赵伍;申继亮;;可视化师资培训模式介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浦丽华;;《数字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突破点——混合学习法的实践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李茂 编译;学习也有新智慧[N];中国教师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余冠仕整理;“混合”:通向未来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局长 何泳忠;我眼中的美国教育[N];中国教师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轶斌;开放教育资源(OER)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宪月;大学生混合学习需求分析及支持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曾博;基于绩效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刘亚双;绩效导向的学生混合学习课程设计[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传南;基于混合学习的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薛国强;基于混合学习的初中“研究性学习”课设计与应用[D];河北大学;2010年
6 汪灏;基于混合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和应用[D];河南大学;2012年
7 李苗苗;《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混合学习模式的行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倩;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学习模式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广圣;基于教育虚拟社区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程明凤;基于SNS的混合学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88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38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