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新课改下教师工具理性教学思维再审视

发布时间:2018-01-15 16:02

  本文关键词:新课改下教师工具理性教学思维再审视 出处:《教学研究》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新课改 教师教学思维 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


【摘要】:教师教学思维外化为教学行为间接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目前教师教学思维普遍存在工具理性占主导地位而价值理性缺失的现状,使得广大教师不能有效践行新课改的育人理念,这不仅成为阻碍新课程改革的瓶颈,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社会惯习、教学评价和教师教育的视角探讨教师工具理性教学思维形成的诱因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指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和谐统一的教师教学思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理想途径。
[Abstract]:The externalization of teachers' teaching thinking has an indirec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t present, teachers' teaching thinking is generally dominated by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lack of value rationality.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can not effectively practice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which not only hinders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bottleneck, but also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teacher educatio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inducement of teachers' instrumental rational teaching thinking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harmonious and unified teaching thinking between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value rationality is an ideal way for students to develop in an all-round way.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新课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理念,在强调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主导力量,是新课改的具体执行者。只有将素质教育的育人理念真正内化为教师自身的教育自觉,才能有效践行新课改赋予的教育使命,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韩淑萍;张晓春;;教师继续教育: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内在张力[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春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理性追求及其伦理内涵[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S1期

2 刘铁芳;;体制化时代的教育和教育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3 刘国建,陈年强,高晓钟,丁元;构建和谐校园的价值理性进路[J];高教探索;2005年05期

4 王红娟;;半公营机构的兴起与政治市场中的理性行为[J];经济师;2006年01期

5 李招忠;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6 陈炳坤;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若干思考[J];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陈华平;公务员道德建设的传统视角及其局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罗立祝;集权与分权:高考制度模式的合理选择[J];教育导刊;2005年01期

9 章兴鸣;政府运行成本过高的成因分析[J];兰州学刊;2003年01期

10 黄新华;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政治学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阮成发;加入WTO背景下中国政府职能转变与体制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夏倩芳;公共利益与广播电视规制[D];武汉大学;2004年

3 田义双;诚信场域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4 吴亚林;价值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谢明亮;协调与合作视角下的企业集团治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杨甲镛;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研究:以国务院机构改革为中心[D];复旦大学;2007年

7 张启强;公共选择与立宪民主[D];厦门大学;2007年

8 刘尚明;绝对价值观念如何可能?[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廷良;转轨时期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创新:理念与对策[D];厦门大学;2001年

2 宋晓玲;非营利组织人事管理模式的转变[D];厦门大学;2002年

3 张灿民;加入WTO与政府管理方式转变[D];厦门大学;2002年

4 闫林霞;普世伦理的当代困境及出路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会永;海德格尔与现代西方伦理学转向[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文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天力;试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战略管理[D];吉林大学;2004年

8 张云秀;论法律信仰的主体生成[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9 许晓光;我国区域行政浅探[D];西北大学;2004年

10 赵枝琳;云南省高等师范教育体系开放化的政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苗春凤;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2 孟维杰 ,张晓书;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评价走向反思[J];教学与管理;2003年13期

3 刘七生,张志成;教育的本质:价值理性的传承——论“学习社会”对我国教育创新的启示[J];探索;2004年04期

4 易森林,袁桂林;试论课程评价多元化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向众;真实性评价——人在教育评价中的回归[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全;;把握好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方法改革的策略点[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04期

2 丁卫华;余坤蔓;;新课改视野下的课程评价[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3 马会从;;浅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J];现代农村科技;2010年13期

4 黄兰芳;贾巍;;新课改背景下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1期

5 蔡柔美;新课改背景下的校本教研形式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04年36期

6 李孝川,王凌;新课改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挑战[J];教育探索;2004年12期

7 陈胜;新课改,教要变,学也要变[J];师道;2004年12期

8 唐宗洋;“新课改”呼唤新作业观[J];文教资料;2005年03期

9 李精锋;;新课改对教师发展的要求[J];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5年04期

10 陆云峰;;课改,需要静心回归[J];基础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凡春来;;新课改中应重视情感教育[A];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常省;;对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心理适应性的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3 吕桂娟;;“3+1”课堂模式改革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4 刘俊秀;;新课改下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5 杨昌钧;;《新课改下教育技术整合教学课堂研究》实验报告[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6 荣丽;;浅谈新课改下的个性教育与人性教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7 张春媛;;新课改下学科教学与心育整合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于欣;;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知识的海洋[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赵彬;;小初衔接——六年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詹筠;;同伴教练——一种经济实用的校本教研方式[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小伟;“新课改,,你说我们该听谁的”[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胡国雄;新课改,也可在静中求“活”[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实习生 刘丽萍 记者 毛传来;我省48个县小学初中实行新课改[N];浙江日报;2003年

4 记者 袁新文;全国新课改 八年磨一剑[N];人民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丑万涛 郝芳;新课改催生新变化[N];陇东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玉贵;新课改如何应对高考:家长学生最关心[N];南充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杨占苍;新课改带来七大变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刘炳桂;新课改应关注教师[N];中国教师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邵滢;开出创新花 结出快乐果[N];开封日报;2008年

10 麻城市教育局普教科 陈治榜;新课改不能动摇教师的主导地位[N];黄冈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姜荣华;课程实施程度的评价工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云;新课改背景下“两极教师双发展模式”探究[D];西南大学;2006年

2 肖弋;论“英特尔~@未来教育”在新课改教师培训中的运用[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胡海艇;促进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招清;探究式教学的理论探讨与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胡丽萍;Moodle环境下多元化学生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玲;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德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忠才;活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河南大学;2008年

8 刘磊;“新课改”中教师压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金泉;新课改中的教师教学评价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廖华红;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校本培训[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29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429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4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