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教学利益的内涵与特征

发布时间:2018-01-16 16:31

  本文关键词:教学利益的内涵与特征 出处:《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学活动 教学利益 内涵 特征


【摘要】:利益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利益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教学活动蕴含着丰富的利益内容,教学利益是教学活动中客体的存在及其属性满足师生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关系。教学利益具有主体性、发展性、整体性、阶段性、工具性、滞后性等特征。对教学利益的关注和推动将有效地促进师生的主体性发展。
[Abstract]:Interest is the motive force to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and interest is essentially a kind of social relationship. Teaching activities contain rich content of interests. Teaching interes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istence of the object and its attributes in teaching activitie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ing interests have subjectivity, development, integrity, stage, instrumentality. The attention and promotion of teaching interests will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subjectivity.
【作者单位】: 宜宾学院;西南大学;
【基金】:四川省宜宾学院2011年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教师教学利益研究”(2011S04)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当前,教学活动的工具理性已日益引发人们的警觉,如何充分体现教学活动对人的关怀,特别是如何实现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主体性发展正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而教学利益正是与人的主体性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范畴之一。就目前来看,人们对教学利益的研究还显得比较薄弱,因此,加强对教学利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本陆;简论发展性教学[J];现代教育论丛;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学好;;论康德的善良意志[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曾祥华;;利益、法律与权利[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3 张捷捷;;民国末年四川地区不动产交易中民间契约的法律地位探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邹平座;价值理论的新发展——自然主义价值观[J];财经研究;2005年04期

5 吴佩芬;季健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利益关系和谐[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6 张向葵,丛晓波;关于心理健康的哲学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02期

7 李安刚;也论尸体的民法保护──与杨立新先生商榷[J];当代法学;2001年08期

8 向康文;;“恩”的伦理分析[J];道德与文明;2009年03期

9 周旺生;论法律利益[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朱慧涛;饶圆;;电子政务的逻辑起点——公共利益分析[J];电子政务;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丽丽;文学生态学建构——生态批评的思考[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2 张斌;现代立法中的利益衡量[D];吉林大学;2005年

3 丛晓波;自尊的本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文俊;高等教育制度功能的经济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枢卉;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D];苏州大学;2006年

6 林奇富;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历史与逻辑[D];吉林大学;2007年

7 刘文良;生态批评的范畴与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8 张俊国;毛泽东国家利益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林;西方宗教文化视角下的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思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谢金林;公共政策的伦理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郭健;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3 周丽菊;有限之无限[D];南昌大学;2010年

4 何晓霞;卢梭的浪漫主义[D];湘潭大学;2002年

5 张歆;知识产权利益平衡机制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6 张明明;现代学校公共关系管理梯度模型建构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丽;著作权利益均衡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万娟娟;公共利益的表达与实践[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张洪伟;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佟轶材;利益分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强;郭宇峰;沈琳;;浅谈教学模式的特点[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2期

2 刘佳;;浅析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原则和实施方法[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刘慧;;启发式教学思想新论:内涵和特点[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年04期

4 齐军;;教学空间的内涵及与邻近概念的关系摭论[J];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04期

5 李如密;;教学美的意蕴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02期

6 肖丹;;教师尊严的内涵及性征厘定[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年03期

7 闫龙;;课堂教学行为:内涵和研究框架[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S1期

8 李红真;;论班级“教育习俗”的内涵和教化功能[J];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17期

9 戴仁俊;;网络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2期

10 冯燕华;关文信;;课堂文化的生态哲学解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曲铁华;梁清;;略论蔡元培的科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傅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和原则[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晓红;;试论教师形象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4 王彩霞;刘炳凤;任玉江;;目标教学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体会[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5 张国锐;;教学活动中创造性思维训练策略[A];首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6 刘斌;朱建农;;会计多媒体教学与教改创新的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7 陈书;邱笑宸;;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莫春柳;;CAI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9 董介人;;泮宫不是古代的学校[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高海明;梁春秀;;浅谈商品货币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扭曲和结果[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小平 练兴凤;等待,课堂将洞开一片美丽的天地![N];中国教师报;2005年

2 本版编辑邋茅卫东 韦实;在法定的时间内从事教学活动[N];中国教师报;2007年

3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陈大伟;在对话中找回曾失去的为师尊严[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李义广;新教学法初探[N];甘肃日报;2008年

5 杨_g;省城启动名师名校同步示范教学活动[N];山西日报;2007年

6 江苏省张家港市教研教科室副主任,特级教师 蔡明;生态课堂从关怀生命出发[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胡丽霞;我市受灾学生告别“帐篷学校”[N];天水日报;2008年

8 新华社记者 李薇薇 张景勇 常志鹏;一半中学生,鼻子上都有副沉重的“眼镜”[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9 李红萍;用营销观念指导教学活动[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10 卧松 译;澳大利亚:发现最优秀的语文教师[N];中国教师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2 潘光文;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D];西南大学;2009年

3 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吉标;规范与自由[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冬岩;实践智慧:一种可能的教学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胡靖;走向交往实践[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李君丽;发展性教学评价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淑猛;小原国芳“全人教育”思想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梅玲;浅谈科学探究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岳喜凤;教师专业化:理念重建与内涵拓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孟桂芹;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探赜[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马翼虹;美国当代中小学户外教育实践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琦;网络游戏对教学活动的可借鉴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婕;论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林国曼;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苗田翠;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郑昕郁;教学主体观观照下的师生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33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433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e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