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从理论分析到实践创生: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中国经验

发布时间:2018-01-18 07:07

  本文关键词:从理论分析到实践创生: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中国经验 出处:《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方法论转换 学科立场 中国经验


【摘要】:以往关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主要是以静观的理论分析为思路,如逻辑分析、理论分层和哲学演绎。伴随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不断推进,关于二者关系的新认识也得以形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主体关系问题是二者关系的核心;二者的关系问题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不仅是哲学、逻辑学问题,更是教育学问题。从方法论层面来看,从理论分析到实践创生的转换意味着前提预设、分析单位、思维方式和学科立场的转换。
[Abstract]:Previous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mainly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meditation, such as logical analysis. Theoretical stratification and philosophical deduction. Along with people's in-depth thinking on this issue and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the practice of basic education reform.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has been formed. The subject relation between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is the co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not only a question of "theory", but also a problem of "practice", not only a question of philosophy, logic, but also a problem of pedagogy.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oretical analysis to practical creation means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esupposition, analytical unit, mode of thinking and disciplinary position.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基金】:“十二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重大项目基础教育改革中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中国特色研究”(11JJD88001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是教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二者的关系问题被看作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伴随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被推向思考和践行的前台。以“新基础教育”、“主体性教育”、“理解教育”、“新教育”等为代表的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祖兵;;教育理论与实践:后现代的检视[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2 郭元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逻辑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 李长伟;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然统一——从实践哲学的角度观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4期

4 石中英;;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5 宁虹;胡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然统一[J];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6 李润洲;;实践逻辑:审视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新视角[J];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7 许日华;;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现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09期

8 李政涛;;“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实践基石[J];教育学报;2011年06期

9 叶澜;思维在断裂处穿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再寻找[J];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04期

10 丁立群;;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孰为第一哲学?[J];哲学研究;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新普;李莉;黄文仁;;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与高校体育课程开发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励骅;;教育实践活动: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关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6期

3 彭虹斌;;比较教育功能的时代转换:从借鉴到理解[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4 凡勇昆;邬志辉;;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战略新走向——“力争上游”计划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5 高政;;英国价值教育概况与对中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11期

6 高伟;一个“劳而无功”的虚假性命题——评“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之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7 陈向明;;理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1期

8 陈向明;;范式探索:实践—反思的教育质性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4期

9 杨帆;王红艳;;主人,仆人,抑或精神之师?——《教师的哲学》导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2期

10 张建荣;;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反思[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蒋开君;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燕燕;论教育实践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红霞;教学工程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白逸仙;高校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的方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丽莉;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在我国幼儿园课程中运用的可行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来源;论人在经验世界中的超越[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周霖;教育理论思维与教育理论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红敏;南京晓庄学院顶岗实习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哈琴;双语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美华;全景式教学在《文化生活》运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文娇;教师个人理论形成的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顾浩;现代散文教学与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白永然;理论与经验之间[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郝安利;幼儿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关系之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杨春英;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理性转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刘凤华;山东省素质教育改革下教师权威的重构[D];聊城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伟;一个“劳而无功”的虚假性命题——评“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之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2 曹永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张性”辩解[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3 陈桂生;“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认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4 王海英;在“教育理论脱离实践”的背后——一种社会学的追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5 王晓柳;;科学方法论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中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3年06期

6 石鸥;在“理论脱离实践”的背后──关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反思[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年03期

7 方建锋;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再思考——兼论教育研究的取向与方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8 罗祖兵;;教育理论与实践:后现代的检视[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9 高秉江;生活世界与生存主体[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郭元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逻辑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健;;后现代视域中的教育理论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9期

2 郑金洲;;改革开放30年的教育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3 王柔刚;校本课题研究及案例设计[J];南昌高专学报;2005年05期

4 沈卫华;;教师职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模式的反思[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5 冉乃彦;;关注教育理论和实践联系的中间环节[J];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10期

6 于忠海;;主体论视阈下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3期

7 岳欣云;董宏建;;“研究性变革实践”:教师发展的新思路[J];教书育人;2011年22期

8 郭红霞;;论教育工程师及其职能[J];教育探索;2010年11期

9 朱光明;;理解教育实践的地位——来自阿伦特“行动”思想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12期

10 张浩;;浅析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论[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的基础与路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张延昭;;教育史研究中的“教育缺失”现象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黄安琪;;“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实践中的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周小李;;新中国教育方针之“血脉”与“灵魂”溯源[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9年年会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曹青阳;;毛泽东同志教育实践的若干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任钟印;;略论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几个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赵宏;;师者五思[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朱国政;王林义;;借鉴行知理论 改革师范教育[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9 曲铁华;;论成仿吾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刘传德;许华;;关于西方教育思想流派几个问题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烟台市教科院 管锡基;农民没有文化?教师缺乏理论?[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何小忠;在黄土地上刷新教育思想[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陈香;教辅退烧,教育理论图书升温?[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褚远辉;教育科研别“替外国人拉洋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李yN 贾雪梅;克服对教育理论的庸俗化理解[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刘旭东;教育学:问题与出路[N];光明日报;2008年

7 记者 李伦娥 通讯员 陈峰 臧石田;教师“点菜” 专家“下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所广一;教育科学出版社:擎起教育理论出版大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9 本版采写 白岚;换一种视角看教育[N];信息时报;2003年

10 晨云;多用大众语言[N];文汇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森林;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功能[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姗姗;他者教育理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海波;教育问题的前提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程亮;教育学的“实践”关怀[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霖;教育理论思维与教育理论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武云斐;合作 共生 共赢[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庆昌;论教育思维[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小波;论教师的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申卫革;后现代知识型观照下教育学知识的实践转向[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小忠;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关系的尝试性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丽霞;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观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原永新;教育理论的学派归宿[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静;布迪厄实践逻辑视阈下的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5 吴值敬;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述评[D];扬州大学;2009年

6 杨春英;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理性转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赵兴明;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的困境与出路[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莉;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2年

9 陈美霞;对教育实践进行规范的理性思考[D];山西大学;2011年

10 多俊岗;袁世凯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399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4399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c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