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校文化引领内涵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本文关键词: 学校文化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内涵式发展 出处:《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提出至今已有近十年时间。经过近十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硬件设施配备、规章制度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各个地区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均衡发展不应仅仅是外部资源投入的均衡,更应该是学校内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均衡,以学校文化视角引领则是义务教育内部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聚焦学校教育的内涵要素,从学校文化的价值、情感、行为3个维度出发,剖析内涵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出应用文化凝聚学校中的各种力量,在校长、教师和学生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良好的情感倾向以及塑造适宜的行为方式,以此用文化引领内涵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Abstract]:It has been nearly ten years sinc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was put forward. After nearly ten years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hina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hardware faciliti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so on. Various regions have also made some achievements in promoting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But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should not only be the balance of external resources investment, but also the improvement and balance of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schools. Leading by schoo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Focusing on the connotative elements of school education, starting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school culture value, emotion and behavio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implicit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applied culture condenses all kinds of forces in schools and sets up the correct value orientation among principals teachers and students. Cultivate good emotional tendency and shape appropriate behavior so as to guid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implicit compulsory education with culture.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201004016)
【分类号】:G522.3
【正文快照】: 2010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升为战略性任务的高度,提出了“2012年要实现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到2020年达到义务教育的基本均衡”的目标。无独有偶,2011年年初召开的两会,再次使“教育均衡”成为民生领域的关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白芸;;学生文化的成因与特征分析[J];教育科学;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纪生;;关于创建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探讨[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2 赵蕾;;构建和谐校园与加强思想沟通[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邱柏生;浅议大学文化及大学精神的若干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3期
4 滕勇;;试论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5 朱发仁;傅新民;;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必须实施校企结合[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6 刘开练;;浅谈以“先进文化”为导向的高校校园文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7 高峰;;论现代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8 任建波;谢志芳;;论合并高校精神文化的塑造[J];教育与职业;2006年27期
9 吴强;;浅析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J];教育与职业;2007年06期
10 贺代明;我国中小学学校文化缺失现象初探[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恒福;教育创新组织的领导与管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全印;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姜飞月;学校变革中的教师效能[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彭湃;大学之治:道德领导的思维向度[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朱炜;文化视域中的高校德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利;学校课程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生兰;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潘虹;传播学视野下中小学学校品牌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周海银;学校课程管理运作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慧琴;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教师素养[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史春媛;学校制度文化的解读与创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邓晶;学校效能提升的框架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方志启;新世纪学校文化的使命和发展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柳丽娜;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监控行为的社会学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6 胡艺华;湖南女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闫昕;学校物质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雪翠;师师合作的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曲文弘;新课程改革中学校发展问题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左明燕;中小学校长领导方式对教师组织承诺影响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良才,李润洲;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2 田芬,朱永新;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哲学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怀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天津教育;2008年12期
2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督导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J];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17期
3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J];湖南政报;2008年17期
4 任忠花;;试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9年03期
5 苗长庚;张正波;朱浩记;;内乡:监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人大建设;2009年06期
6 何昕;党斌;;大力实施“联校走教” 促进农村教育均衡[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4期
7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魅力中国;2010年02期
8 本刊评论员;;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写在对镜湖区教育均衡进行调研之后[J];教育;2010年16期
9 林以思;;好雨知时节[J];政协天地;2010年09期
10 ;托起义务教育的朝阳[J];当代学生;2006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连华;;浅谈学校文化与学校管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黄长荣;;用SIS经营学校文化 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3 李庆忠;;文化立校[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张源源;;合理统筹城乡关系 促进免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钟燕;;中小学教师工作绩效的研究述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任晓辉;;义务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公共政策展望——基于义务教育试点绩效评价的结果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陈平水;靳钰炜;;山西省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的研究——从校际教育资源配置的角度[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杨子权;;增强学校发展力 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10 薛海平;;我国义务教育质量与资源配置公平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省嘉兴市二十一世纪外国语学校校长 胡鑫镛;学校文化怎能复制[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丽水实验学校校长 潘正亮;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应扮演的角色[N];丽水日报;2006年
3 丽水市实验学校校长 潘正亮;建设学校文化提升学校办学品位[N];丽水日报;2005年
4 汪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王生利;关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N];鞍山日报 ;2007年
6 本报记者 吴世勇;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N];辽宁日报;2007年
7 田丹;辽中成创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N];沈阳日报;2007年
8 田丹 刘洋;成功为“择校热”降温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沈阳日报;2007年
9 记者 顾晓萍邋实习生 甘璐璐;12个联合校“一托二”助推教育均衡[N];石家庄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杨曼;教育均衡根治择校痼疾[N];市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全印;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丁金泉;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宗伟;“高尚”与“卑贱”的距离[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易丽;学校转型中的新文化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史根林;名校论[D];苏州大学;2007年
7 吴宏超;我国义务教育有效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邵兴江;学校建筑研究:教育意蕴与文化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徐书业;变革的趋向:转型期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新海;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阻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宿大伟;新课程改革下学校文化的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黄宏伟;论企业子弟学校学校文化的重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方志启;新世纪学校文化的使命和发展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黄静文;“微笑行动”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翟楠;隐藏在“标语”背后的世界[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菲菲;学校改进的新制度主义学派视角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胡艳玲;构建安全学校[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谭月娥;学校招贴画的文化批判[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海燕;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芳;伦理学视角下的学校文化生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48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448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