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应对方式 相关关系 出处:《教育与职业》2012年3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采用应付方式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对490名大专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专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男女大专生在求助、幻想、合理化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回归分析显示,自责、幻想、解决问题、求助可以预测大专生主观幸福感。
[Abstract]:In this paper, 490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and general well-being sca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level of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was above the middle level.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ways of seeking help, fantasy and rationalization.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elf-blame, fantasy, problem-solving, help can predict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作者单位】: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与心理科学系党总支;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主观幸福感(SWB)是以个体的主观判断为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价。它是衡量个人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为解决问题或危机所采用的习惯性或偏爱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本文在分析大专学生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特点的基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薛朝霞,梁执群,卢莉;大学生应对方式研究[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5年17期
3 王树涛;;西南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08期
4 王极盛,丁新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10期
5 钟霞,姜乾金,吴志霞,钱丽菊;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压力反应对医务人员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5期
6 梁宝勇,郭倩玉;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 Ⅲ应付方式与人格[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7 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维良;教师的应付方式与社会支持[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2 张力为;信度的正用与误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3 张力为;效度的正用与误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杨清;李艳翎;李军;;运动员应激应对策略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5 曹晖;肖伟;曹聘;王鹏;;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关系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张利霞;霍建勋;;包头医学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吕薇;英玉生;;浅谈高职生应对困境的方式及特点[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甘秀英;杨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冯晓伟;;大学专科生应付方式的调查研究[J];才智;2012年04期
10 李志;谢朝晖;;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占玉珍;胡德同;;野外生存锻炼对大学生积极幸福感影响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李增刚;夏永侠;;三峡外迁农村移民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广饶县移民安置点为例[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杨巍峰;郅利聪;李启松;;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总体幸福感状况及其相关关系研究[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4 赵春辉;马世超;;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编制的验证性因素分析[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滕燕;周敏;姜乾金;;一线电力职工心理压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田澜;王鑫强;陈志强;;师范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满意度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姜乾金;;心理应激多因素系统(综述)——20年来对心理应激理论及其应用的探索[A];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洪波;矿难后矿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晏晓颖;银屑病患者病耻感及其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赵小云;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克菊;男性海洛因依赖者社区康复训练疗效研究及海洛因渴求问卷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3年
5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琼;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证心理应激及内分泌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毕重增;自信人格理论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9 胡志;我国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杨俊敏;维汉大、中学生体育目标定向、身体自尊、社会性体格焦虑、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楠;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燕;农村中学生对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孙曜;社会支持对自考生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钱晓燕;苏州部分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应对方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董刚;武术参与对普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陈伟珍;高中艺术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赵倩;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归因风格对大专生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抗;大学生孤独感、社会支持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海琼;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技能考试成绩的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张婷;新疆某医学院校本科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张立;ICU护士工作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年04期
3 崔光成,姚齐和;初中生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3期
4 叶景山;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5期
5 杨昭宁;孔祥军;;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6 程俊卫;;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7 韦利如;应对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8 周翠金,王洪礼,周涛峰;贵州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9 樊富珉,李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在清华大学的调查[J];青年研究;2000年06期
10 刘春燕,李文权;师范大学生204名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尹海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恒彩;李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2 曾莉;廖凤林;;高中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S4期
3 凌宇;朱翠英;刘文俐;;大学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9年02期
4 邱秀芳;;高校教师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9期
5 罗伟;孙雅娜;王滨;;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6 陈庆健;何娜;;医学院校贫困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杨海荣,石国兴,崔春华;初中生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2期
8 岳颂华;张卫;黄红清;李董平;;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9 王玉花;;儿童期留守经历、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4期
10 莫书亮;沈蔡娴;周宗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末;杨鑫辉;刘燕;;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调节作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姚杜鹃;邱秀芳;张卫;;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应对方式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任杰;杨秋娟;祁禄;;中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元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杜勇敏;;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社会因素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郑小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接纳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王玲;;潍坊市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状况调查[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7 朱伟;陈国法;王催春;;大学生依恋、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王东宇;;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张进;;主观幸福感概念、测量及其与工作效能变量的关系[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耿勇;孔燕;陈利;;戒毒所护士主观幸福感、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所研究员 杨宜音;人的主观幸福感从何而来[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山东省委党校人才测评与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主任 邢占军;幸福是一种飞翔的体验[N];社会科学报;2003年
3 董为柏;维护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原方;寻求积极的应对方式[N];中国妇女报;2006年
5 陶莎 王泓懿;人要练就“与压力共舞”的功夫[N];连云港日报;2009年
6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董毅然;腐败导致中学生心理阴影[N];北京科技报;2005年
7 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医学心理研究中心 李欢欢 程灶火;焦虑亦成疾[N];中国医药报;2000年
8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病科 副教授 刘幼硕;老年的五种心理[N];大众卫生报;2004年
9 记者 任珊珊 通讯员 林勇强、于瑞丽;缓解压力:发泄?忍气?[N];广州日报;2004年
10 志振文;用正常的心态面对非典[N];中国石油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金庆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黎琳;大学生的社会比较与情绪健康[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马甜语;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张雯;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海燕;工读生与普通生父母依恋与行为问题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的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斐;大学生死亡态度、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董凤洁;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3 崔超县;中职生学习倦怠与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许莎莎;老年人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翠金;生活事件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玲;高中生自尊、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淼;私营企业主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对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王梅卜;农村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蒋燕宾;大学生正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董艳萍;贵州省高职学生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关系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59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459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