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民办儿童村救助模式的管理创新——以辽宁省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为例

发布时间:2018-02-09 01:20

  本文关键词: 民间救助 儿童村 资源动员 管理创新 出处:《社会保障研究》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民间救助组织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但是目前其在我国社会公信力还不高,完全依靠社会力量很难保证民间救助组织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只有积极探索创新才可能更好彰显民间救助组织的社会价值。本文以辽宁省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为对象,对其近几年在资源动员和儿童教育培养方面的管理创新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由于管理创新保证了儿童村所救助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良好,使儿童村在人道主义、爱心教育、城市文明、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推动作用,验证了民间救助组织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为其他民间救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Abstract]:The folk relief organization is the embodiment of social civilization, but its credibility in our society is not high at present, it is difficult to guarantee the surviv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vil aid organization by relying on the social forces completely. Therefore, only by actively exploring and innovating can we better demonstrate the social value of non-governmental relief organizations. This article takes Dalian Sunshine overflow Children's Village in Liaoning Province as the object. An exploratory case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innovation in 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child educ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recent yea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nagement innovation can guarantee the life of the minor children of the children's village. In good condition and living condition, To enable children's villages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society in the fields of humanitarianism, education of love, urban civilization, academic research, etc., which proves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the existence of non-governmental relief organizations. It also provides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ther non-governmental relief organizations.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基金】:辽宁省政府法制办重点课题《民办儿童村社会救助组织立法研究》(LNYXZA01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社会化救助机制研究》(11YJA840020)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教育救助模式研究》(2010030) 大连市社会科学院科研项目《太阳村儿童救助组织运行模式研究》(2011DLK144)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章友德;周松青;;资源动员与网络中的民间救助[J];社会;2007年03期

2 任振兴;江志强;;中外慈善事业发展比较分析——兼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思路[J];学习与实践;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燕舞;;结构规约型动员——农民集体行动动员机制的一个解释框架[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2 彭柏林;李彬;;当代中国公益面临的两大伦理问题[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3 李燕卿;汤秀娟;;城市未成年人流浪乞讨者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10期

4 刘威;;慈善资源动员与权力边界意识:国家的视角[J];东南学术;2010年04期

5 赵媛;;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角色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25期

6 韩欢欢;;缩小贫富差距的对策探析——浅析四次分配[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8期

7 曹艳秋;;中美慈善业比较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西部论坛;2011年06期

8 王智汪;;对我国高校教育捐赠的理性分析[J];昌吉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赵宁;;中美慈善事业发展的比较分析及对中国的借鉴[J];当代经济;2012年13期

10 孟晓丽;;转型期民间救助组织的形成及其路径依赖研究[J];黑河学刊;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卢山;;基于灾时网络动员导引下的群体行为研究[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志祥;网络草根组织资源动员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2 陈华;互联网社会动员的初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叶敏;中国特色网络民主形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良亮;我国非营利基金会发展模式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彬;慈善意识:我国慈善事业的伦理困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禹;我国慈善组织法律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4 郑春梅;中美公益基金会的制度建设对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5 柯凤华;网络募捐的规范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夏莉;怨恨、组织与社会网络[D];复旦大学;2008年

7 王锐;论中国慈善捐赠的制度环境[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姜鹏飞;一个社会的动员[D];吉林大学;2009年

9 余淑婷;慈善组织监管的法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孙衍志;潍坊市慈善事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慧民;韦沐;杨丽;;网络动员及其对高校政治稳定的冲击与挑战[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周秋光,曾桂林;儒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J];道德与文明;2005年01期

3 亦东;都市快闪客 快闪:从无厘头到有意识[J];多媒体世界;2004年05期

4 陈朝宗;;中西社会中介组织比较研究——兼论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思路[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张冠文;;高校学生活动网络化组织动员方式探讨[J];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6 姚建平;;中美慈善组织政府管理比较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02期

7 黄丹,姚俭建;当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战略路径探讨[J];社会科学;2003年08期

8 白淑英,何明升;BBS互动的结构与过程[J];社会学研究;2003年05期

9 郭茂灿;虚拟社区中的规则及其服从——以天涯社区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4年02期

10 刘力锐;张雷;;网络政治动员的消极影响及治理[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宇,齐凤伟;归来吧,流浪的孩子──中国第一个民间代养“回归儿童村”纪实[J];中国民政;1998年08期

2 陈旭;灾难不该降临在孩子们身上——走进东周儿童村[J];新西部;2002年06期

3 徐维侠,王铁;胡曼莉的故事[J];山东教育;1997年19期

4 胡曼莉;党是大树,我是绿叶[J];科技文萃;1994年04期

5 刘国江;苏玉祥和他抚养的17个孩子[J];了望;2000年12期

6 吴傼雯;绿荫颂——记胡曼莉和她周围的胡曼莉[J];科技文萃;1994年04期

7 汪炎;儿童村学校——访泰随笔[J];陕西教育;1995年05期

8 谢晓苏,冯至诚;爱在SOS儿童村[J];今日四川;1997年02期

9 青云;于金明:爱洒沂蒙孤儿村[J];中国职工教育;2001年07期

10 韩冰 ,阎礼;“回归村”:充满爱心的避风港湾[J];时代潮;2004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立平;晋军;何江穗;;以社会化的方式重组社会资源——对“希望工程”资源动员过程的研究[A];中国扶贫论文精粹[C];2001年

2 蒋南斌;赵品伦;;民用通信资源利用问题研究[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3 赵海遵;王更新;;大力开展人文教育 努力做好刑释人员接茬帮教工作[A];全国首届女性刑释人员安置帮教研讨会会刊[C];2003年

4 侯梅莉;;女性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体会[A];全国首届女性刑释人员安置帮教研讨会会刊[C];2003年

5 徐琴;;转型社会的权力再分配——对城市业主维权困境的解读[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6 张淑琴;;为女性刑释解教人员顺利回归社会搭桥铺路[A];全国首届女性刑释人员安置帮教研讨会会刊[C];2003年

7 郭鑫;;支持总力战体制的伪满洲国社会事业[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8 林晓光;;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与全社会的舆论共识动员[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9 上海市委统战部课题组;;统战工作的一半应当在社团——对社团统战工作的初步研究[A];中国社团发展与统一战线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陈为雷;;问题与出路:转型社会中的社会福利工作研究[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赵萃;SOS助养孩子儿童村来了好多“妈妈”“爸爸”[N];成都日报;2004年

2 廖煦昱 本报记者 刘昶;以我之爱 伴你成长[N];贵阳日报;2005年

3 石磊;来自陕西新城儿童村的呼唤[N];中国社会报;2004年

4 孟华 全晓书 林如萱 记者 杨丽娜 高一村;合力建设和谐的儿童村[N];中国社会报;2005年

5 徐世琴;带着儿童村的孩子,,走过爱的旅程[N];中国社会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吕贵民 秦华;再困难也要把儿童村办下去[N];陕西日报;2004年

7 王靖夷 李金才;洒向儿童村的爱[N];中国妇女报;2000年

8 ;儿童村:急需关爱的家园[N];中国妇女报;2004年

9 项裕兴;三明首家参照SOS管理儿童村动工[N];福建日报;2005年

10 李海鹏 徐彬;沈阳儿童村:一个复杂的“丑闻”[N];南方周末;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志祥;网络草根组织资源动员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2 孙语圣;民国时期自然灾害救治社会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汤艳文;地方政府:改革与转型的行动者[D];复旦大学;2004年

4 王小明;社会资本的经济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燕茹;农村社会救助中村集体对民间救助资源的整合[D];山西大学;2011年

2 何颖玉;论战略性慈善模式下基金会的资源动员[D];河北大学;2011年

3 吴芳芳;资源动员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李洁琦;我国第三部门良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胡美燕;弱者的反抗[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韦韦;集体行动的实践:农民集体上访的社会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7 晏荣;网络动员:社会动员的一种新形式[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8 徐向科;转型期乡村庇护网络与基层治理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夏莉;怨恨、组织与社会网络[D];复旦大学;2008年

10 鲁亚;社会资本与资源动员[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96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496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1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