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演进的伦理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15 20:57

  本文关键词: 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教育 教育政策 伦理分析 出处:《教育科学研究》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民国时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演进过程和特点进行伦理分析,围绕流动儿童教育政策伦理困境与出路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解决教育行政决策伦理困境问题,有赖于社会各方利益诉求之间的妥协与和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有特殊责任;要建立流动儿童教育决策"伦理相关的动机观"、"伦理相关的社会成就观"和底线公平伦理观;构建教育行政决策的伦理准则,对决策活动进行道德审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应成为最重要的伦理准则;应采取弱势强补、逆境决策策略,对社会发展进行伦理"底线约束",防止社会发展的断裂;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教育责任分担机制,强化国家责任,形成合理的教育利益博弈机制。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ducational policy of floating children in China since the Republic of China, especial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thical dilemma and outlet of floating children's educational policy,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solution to the ethical dilemma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decision depends on the compromise and reconciliation among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 bear special responsibilities; they should establish "ethics-related motivation", "ethic-related social achievement" and bottom-line fair ethics in educational decision-making for floating children, and construct ethical norms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Moral review should be carried out on decision-making activities; fairness should be given priority and efficiency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and should be the most important ethical criterion, and the weak position should be supplemented, the strategy of adverse decision should be adopte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should be restrained by the bottom line of ethics, and the breakage of social development should be prevented. Improve the education responsibility sharing mechanism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form a reasonable educational interest game mechanism.
【作者单位】: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G5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保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避免“合法性危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叶坦;论道德伦理与经济利益──“义利”观念的时代演化与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刘喜珍;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孙君恒;经济发展的伦理追寻——以阿马蒂亚·森的思想为基础[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5 叶倩,周世祥,刘琦翔;略论手机短信行为中的伦理问题[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6 兰利;;赏识教育的功能及实施方法[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邢祖礼;农业作物的产权执行[J];财经科学;2004年01期

8 杜灵来;;伦理精神与社会的公平和效率[J];长江论坛;2006年03期

9 钟祥财;重商和重农思潮在中外历史上的反向转换[J];财经研究;2004年07期

10 王小卫;宪政经济学的国家观念研究[J];财经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陆风雷;中国老年保障制度研究:理论基础、价值取向与制度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4 高洪;当代中国人口流动问题[D];复旦大学;2003年

5 黄剑雄;财税政策与城市反贫困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6 毕天云;社会福利场域的惯习[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钱东平;论政府的德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何建华;经济正义论[D];复旦大学;2004年

9 毛勒堂;经济正义:经济生活世界的意义追问[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汤剑波;重建经济学的伦理之维[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金凤;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困境与改革思路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曹建文;公平的分配与分配的公平[D];湘潭大学;2001年

3 唐爱民;当代中国大学“做人教育”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4 肖小凤;中国的过渡会计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5 余友辉;经济、伦理与经济伦理[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孙洪清;知识观的转变与教育理念的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8 蒋红斌;论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刘霞;伦理道德与交易成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陈杰;丰盈人性:当代道德教育的应然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志芳;蔡澄;;流动儿童基础教育边缘化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8期

2 张丽;;公共政策视野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及其对策[J];经济论坛;2011年06期

3 杨宝琰;万明钢;;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实证研究成果评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7期

4 杨东平;;保障流动儿童教育权益北京需要向上海学习[J];生活教育;2011年17期

5 彭萌;刘东雷;;关于农村学校现代教学媒体发展的思考[J];学理论;2011年17期

6 姜勇;时莉;;奥地利教师教育政策改革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7 姜峰;肖聪;;法国移民子女教育政策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8 蒋园园;;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执行复杂性多维度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8期

9 赵富伟;黄欣;;上海市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现状案例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年06期

10 杨启光;;地方教育政策的转移与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路德维珂·科拉罗;胡咏梅;梁文艳;;教育政策的监测与评价:概念、作用、系统框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继和;米佳琳;陈芳芳;;发达国家和地区教师能源教育政策及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吴宏超;吴开俊;;流动儿童教育需求与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变革[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田静;施江滨;;美国教育政策中“农村”概念界定的应用与问题[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翟巧相;;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联邦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熊亚;;解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教育政策的决策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8 秦行音;;英国工党教育政策的简要历史变化及新工党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冯永庆;;试论教育在构建和谐垦区中的地位和作用[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淇;李景勃;;西部大开发教育政策分析及其前景展望[A];加速发展 加快转型 推动跨越——科技要支撑贵州更快更好发展:贵州省决策科学研究会、贵州省科技情报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木佳;教育政策的“嫌贫爱富取向”[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2 南京师范大学 王善坤;美国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经验[N];中国人口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赵华琼;流动儿童教育引人忧[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4 熊丙奇;有多少教育政策被儿戏[N];联合时报;2011年

5 周洪宇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建立教育政策咨询委员会刻不容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记者 刘微;第五届教育政策分析高级研讨会召开[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教育政策调整与体制改革[N];经济参考报;2001年

8 张瀛 张天雪;教育政策彰显民生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吕扬;补课的困惑——教育政策双轨制的思考[N];陕西日报;2003年

10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韩嘉玲;推动流动儿童教育主流化的制度建设[N];社会科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春风;我国教育行政决策的伦理困境与出路[D];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占萍;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周彬;教育政策基础的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全力;国家教育政策对基层教育管理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7 周小虎;利益集团视角下的美国教师组织对教育政策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丹丹;教育资源积聚与政府政策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葛安娜;从“减负”反观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黄建军;伦理视角下的教育政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凌凌;教育政策的人文性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樊凌衡;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及其对中国教育政策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王巧云;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7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8 程细平;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凌远宏;私人基金会在美国教育上的角色和作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康琪;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13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513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7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