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论课程传播

发布时间:2018-03-11 09:29

  本文选题:课程 切入点:传播 出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课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传播现象,是人类的传播活动在教育领域的独特实践。"课程传播"这一重要的教育传播现象以快速高效地促进学习者发展为目的,具有教育性、目的性、计划性、序列性、建构性等特征,其内容既有知识又有"非知识样态的"信息,这种传播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及机制。课程传播既是主体间的"授受",更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与成长。教育者应认识课程的传播本质,树立科学的课程传播意识以促进学习者高效发展;学习者应具备课程传播的主体意识,自主自觉地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发展自身的素质与能力。
[Abstract]:As a special phenomenon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curriculum is a unique practic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he important phenomenon of "curriculum communication" aims at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ers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rpose, planning, sequence and constructiveness have both knowledge and "non-knowledge" information, and this kind of communication has a unique form.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Curriculum communication is not only the "grant" between subjects, but also the active construction and growth of learners. Educators should recognize the nature of curriculum communication and establish scientific awareness of curriculum communic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learners. Learners should have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of curriculum communication, construct their own knowledge system and develop their own quality and abilit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分类号】:G4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李晓伟;浅析生物学科中人文教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叶文平,胡仲秋,彭春梅;学校体育课程“学生学习评价”改革思辨[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3期

4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5 许世岩;田径类课程设计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6 段健芝;;论大学体育教育理念多元结构下的课程特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7 徐键;;探究广告“性”诉求[J];编辑之友;2006年05期

8 郜岭;;试析课程开发理论关注的基本问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曹前贵,黄孝玉;新课程视野下教师角色的重塑[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缪文海;论突发灾难性事件中宏观信息与微观信息的配套报道[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彭远方;;典型报道的议程——刘文功典型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2 陈红梅;;试析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体的关系及其影响[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张怡;;和谐语境中的多元表达——从“两会”博客看博客作为公共领域的政治传播功能[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4 王宇;;当今大学意识形态教育的缺失及其道德后果[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5 贺素芝;;从教师成长的角度谈教育价值[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时统宇;;广电做大做强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A];中国传媒经济理论三十年(重庆)峰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邬烈炎;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3 段永刚;大众传播媒介资源配置刍议[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胡东芳;课程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于海波;科学课程的文化阐释与时代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韩延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邬志辉;从教育现代化到教育全球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董玉琦;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原理:要因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树欣;论梁启超对文献传播的贡献[D];苏州大学;2001年

2 郑晓梅;我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玉东;国家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钟志勇;国家高中数学课程实施现状与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熊青玲;普通物理实验课程标准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郑利明;高师化学系课程结构的改革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雨强;综合理科课程开发及其支持体系构建[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8 罗新兵;高中数学课程弹性化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晓义;筑波大学体育学群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敬华;论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D];河南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春燕;;浅谈多媒体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2 贺峥嵘;;浅谈教育游戏及其作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2期

3 李宏升;;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在信息类课程中的实施及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4 程航;;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知识建构特征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5 卢素侠;;教师教育的实践态势透视[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孙传远;;远程教育:情感交互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张春波;;试谈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不足[J];吉林教育;2011年20期

8 白成杰;曹娟;;e-Learning环境中学习者认知负荷的测量[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9 唐丽萍;;运用表现性评价促进学习迁移[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唐丽萍;;运用表现性评价,促进学习迁移[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解迎刚;王志良;;学习者情绪空间定义及应用[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于战科;陈姝;张文;;网络课程教学设计要点分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杨建华;;墨子的学习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高茅;杨亚萍;彭涛;;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合作式教学模式的探索[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赵翠霞;张彤;;多媒体教学界面中帮助方式对学习绩效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田旭东;孔凡清;刘明芝;贾怀峰;;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促进开放教育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践[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郭磊;贾春杰;;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信息超载和迷航的化解[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高应学;;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模式的转变[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勇;王洪;;游戏化学习社区的交互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10 肖前瑛;;学习策略及其训练[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曦 实习生 宣心骋;立足学习者全面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1年

2 ;跨越新高度 开启新的教育30年[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常生龙;给教育找一个方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朱立祥;这节课体现了有效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 孙勤东;够得着与跳起来够得着[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6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基础部 琚泽钦;运用CAI的科技魅力 展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7 浙江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林静;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周炎根 储争流;如何培养一个高效学习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方国才;关于学习型学校的理性思考[N];光明日报;2005年

10 项国雄 王佑美;交互媒体与交互模式[N];计算机世界;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仕品;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学生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郑太年;学校学习中知识意义的缺失与回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瑛霞;分布式虚拟训练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田爱奎;支持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夏天;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胡泽民;“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10 李召存;课程知识的意义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颖;基于学习者情感模型的任务驱动教学研究与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静;M-Learning内容设计及评估标准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3 陈攀峰;E-learning中学习者个性特征模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卓芬;网络学习者学习风格特征及其个性化网络课程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娜;网络课程中学习过程评价的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玲玲;电子双板环境下基于Clicker的课堂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红磊;基于社会性标签的相似学习伙伴推荐系统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艳茹;基于网络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朝霞;图形组织器促进学习维度和理性思维发展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娟;自适应学习环境中学习行为与学习水平关联模型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975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5975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5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