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与“学”的五种关系范型
本文选题:少教多学 切入点:先学后教 出处:《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就"教"与"学"的关系而言,当前大致存在着"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合一"、"教学相长"五种范型。其中",少教多学"主要表征为一种批判"多教少学"的有效教学理念";先学后教"主要表征为一种突破"先教后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定教"主要表征为一种反驳"以教定学"的教学活动逻辑;"教学合一"主要表征为一种针对"教学分离"的教学协同意识";教学相长"主要表征为一种超越"教学互损"的教师职业境界。探讨这五种关系范型的理论价值在于构建一个关于中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认知框架。
[Abstract]:As far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concerned, At present, there are "less teaching and more learning", "first learning before teaching", "learning as a whole", "teaching in one", "teaching each other", among which, "less teaching and more learning"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as an effective teaching concept criticizing "more teaching and less learning"; "Teaching after learning" is characterized as a breakthrough of "teaching before learning", "teaching by learning" as a logic of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s a kind of teaching activity logic.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as a kind of aiming at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separation of teaching from "the sense of teaching synergy", the "teaching mutual strength"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as a teacher professional realm beyond "teaching mutual damage". To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these five relational models l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basic education teaching in China. The general cognitive framework of academic reform.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我国基础教育‘十年课改’的历史考察与反思”(11YJA880154)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韦国锋;以学定教——凸显主体的课堂教学思想[J];广西教育;1997年03期
2 邱学华;让孩子在尝试中创新——尝试教学法[J];江西教育;2001年02期
3 秦培元;刘金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洋思教育的密码[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4 李其华;以学为轴,认真备课[J];内蒙古教育;1994年10期
5 茅卫东;李炳亭;;“杜郎口模式”:一所乡镇中学的颠覆性教学改革[J];基础教育;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力莉;唐湘桃;;谈尼尔·波兹曼的《教学:一种颠覆性的活动》[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4期
2 杨佳;杨汉麟;;终身教育的开路先锋——夸美纽斯七级学制述评[J];长江论坛;2010年03期
3 张彩丽;;广泛对话,趣教乐学——教育理论课教学思想浅谈[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袁诗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基石——以生为本[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年04期
5 苏顺开;王竹立;张汶;陈铁;;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实现跨校区教学的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9期
6 王江南;;《大教学论》人本教育思想及其对高校教学管理的启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7期
7 李晓丽;郑刚;;夸美纽斯德育思想及其对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余文森;;深度解读杜郎口[J];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10期
9 韦国锋;;“以学定教”的十年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10 游达;杨文超;;儿童教育需要回“温”——论儿童教育的“热”“冷”现象及其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贺群;嬗变与走向:美国学前课程发展变革的历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沉香;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反思与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更立;异化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日飞;教育与儿童的自然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钟恩富;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宇;意义的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进红;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胡虹丽;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凤;社会科普教育资源在高中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秀春;温州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教学方式现状调查和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3 陈建文;高中美术鉴赏课分层教学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叶齐玲;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D];广州大学;2011年
5 刘秋霞;尝试教学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学书;新课程实施中高中英语作业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彩燕;高中生物课堂学案教学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钟妍;桂林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与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谭成;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D];天津大学;2009年
10 白茹;《教育杂志》与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慧娟;;科学·精致·理性——对“尝试教学法”及中国教学改革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1年Z2期
2 倪慧萍;;浅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活动单导学[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3 徐慧丰;;以学定教:有效教学的核心定律[J];新课程(综合版);2011年06期
4 陈玉章;;对生本教育的理解[J];新课程(上);2011年06期
5 胡舟;;对“先学后教、自主成长”教学模式的认识与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6期
6 余正良;;《高效课堂八讲》给我的启示[J];教育文汇;2011年08期
7 王晓琴;;从两节课对比看学案导学法如何打造高效课堂[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09期
8 郭玉林;;也谈生本教育[J];学周刊;2011年02期
9 赵杏梅;;冲破“教”和课堂的界限[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年02期
10 刘大华;;“三三三”有效教学法[J];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清富;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N];广安日报;2010年
2 苏军 通讯员 郑萼静;评课以学定教以学评教[N];文汇报;2003年
3 彭小流 汕尾市林伟华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N];汕尾日报;2010年
4 ;先学,是一条教学规律[N];中国教师报;2011年
5 顾晓萍;市领导到藁城慰问一线教师[N];石家庄日报;2008年
6 赣榆县金桥双语学校 戚长亮;实现“六模块”建构式高效课堂始于观念转变[N];连云港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刘利民 本报通讯员 朱思克;给你翅膀 更给你飞翔的天空[N];济宁日报;2010年
8 倪闽景 上海市教委基教处;教育转型,,首当其冲的是课堂转型[N];天津教育报;2011年
9 柏蔡萍;亦谈学生课前自主预习[N];临汾日报;2011年
10 赵彦双;教师角色的思考[N];中国教师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洪二丽;陶行知“以教人者教己”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 顾凌云;“生本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D];宁波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32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632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