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评科萨根的现实主义教师教育理论

发布时间:2018-03-27 13:04

  本文选题:弗雷德.科萨根 切入点:现实主义教师教育 出处:《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10期


【摘要】:科萨根用"实践智慧"取代了"理论知识"作为现实主义教师教育的认识论基础,主张师范生的培养以发展实践智慧为目的。借鉴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建构主义和人类学情境学习理论,科萨根提出了"三层次"学习理论作为现实主义教师教育的理论基础。科萨根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教师教育学,即帮助师范生在经验与反思中学习教学。
[Abstract]:Kozagan used "practical wisdom" instead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s the epistemological basis of realistic teacher education, and advocated that the training of normal school students should aim at developing practical wisdom. Cognitive constructivism and anthropological situational learning theory, Kozagan put forward the "three-level" learning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realistic teacher education. That is to help normal students in experience and reflection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作者单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我国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重点课题“基于校本行动研究的骨干教师持续专业发展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AIA1021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1年)“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11JJD880038)的阶段成果
【分类号】:G4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郁振华;对西方传统主流知识观的挑战——从默会知识论看phronesis[J];学术月刊;2003年12期

2 祝胜硕;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人际关系”的思想对教育的启示[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宝元;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冯琳佩;;略论基于社会互动理论的Seminar教学模式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影响[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孔文清;;理智德性辨[J];道德与文明;2010年05期

4 王广新;网络环境下学习空间的特征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5 吴小叶;;“一半”与“另一半”相生——教学中的知识生成机制浅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郁振华;;范例、规则和默会认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李岚;;欧克肖特:知识论视野中的现代性批判——以政治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尧新瑜;高校大学生预防心理危机的三种途径[J];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12期

9 邓惠芳;;从默会知识看成人世界的潜规则[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4期

10 赵泽霖;韩文民;;体验学习论——知识构建的科学向度[J];理论月刊;2010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应方淦;基于生活世界视角的成人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莉;内隐知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钱振华;科学:人性、信念与价值[D];复旦大学;2005年

4 闻曙明;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郭小利;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利;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燕;默会知识的教育价值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锋;国外教师专业标准及其对制订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泽霖;管理实验范式暨拓展训练对群体凝聚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4 支爱玲;教学中建构合作型师生关系的思考[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保兄;有效增进师生相互理解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郭芸芸;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师生互动现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吴小叶;对话教学中知识获得基本方式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8 陶磊;试论从理论到实践的中间环节[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雅静;秩序·自由·信仰[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费秀芬;试析波兰尼默会知识论的教育教学意蕴[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泽川;;C·R·罗杰斯的教学观[J];心理学探新;198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萍;;增进班主任实践智慧的反思策略[J];中国德育;2008年10期

2 张宇;崔吉义;;近十年来我国教师实践智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01期

3 刘冬岩;实践能力——不容忽视的教学价值取向[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胡燕琴;;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智慧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05期

5 王立群;刘宇;;关于实践教育学的若干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7期

6 黄文浩;;从教师实践智慧看我国的教师培训[J];教育导刊;2007年11期

7 朱丽;;技术理性与实践智慧:教师发展的两种取向[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年06期

8 刘桂辉;;教师实践智慧: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9 张克敏;张进良;;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实践智慧的培育与提升[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12期

10 郭远;;实践智慧与人的发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光强;;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2 李光强;;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3 ;创新培训模式,促进骨干教师专业化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4 ;强化校本研修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5 刘淑芬;;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重建[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师德源于职业生活的实践智慧[N];中国教师报;2006年

2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邓友超;呼唤一种既可信又可爱的教师实践[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王艳玲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教师的职业品性正在转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刘怀英 周小丁;铺就健康成长的阳光大道[N];广元日报;2010年

5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教育局局长 李仲生;校本教研:实践中的智慧再造[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校长 尚庆莲;让教师团队实现无缝链接[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教育的使命[N];解放日报;2011年

8 ;说课只是纸上谈兵吗[N];中国教师报;2005年

9 田慧生;走出缺乏教育智慧的困局[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高影;师德教育就是要帮助教师体验成功[N];中国教师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冬岩;实践智慧:一种可能的教学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徽;教学机智:成就智慧型课堂的即兴品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朱桂琴;教师的实践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程亮;教育学的“实践”关怀[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华龙;体悟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丽;论教师的实践智慧及其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朱光明`;教师发展的实践智慧取向[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沈艳;初任教师的实践智慧成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洪鲁鲁;教师专业化视野下的教师实践智慧探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5 马秀春;哲学诠释学视域下教育观的重新审视[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胡萨;反思:作为一种意识[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孔利华;解释学视域的教育技术[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峰;从教学新手到优秀教师[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黄敏;教师个人课程观的形成[D];河南大学;2007年

10 张璇;教师教育信仰的缺失与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71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671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9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