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生态学视角下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及对策探究

发布时间:2018-04-13 09:42

  本文选题:生态学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参考:《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2期


【摘要】:借鉴生态学的联系观、平衡观和动态观,学校可被视为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关键要素可被赋予生态角色:教师、学生是"关键物种",信息技术是有生命的"入侵物种"。文章利用协同进化和系统自组织原理,揭示了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诸多误区。同时结合作者对宁波地区部分中小学教师的访谈记录和实地考察,针对整合中存在的误区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Abstract]:Learning from the ecological concept of connection, balance and dynamics, schools can be seen as a small ecosystem, and key elements in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can be given an ecological role: teachers.Students are key specie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 living invasive species.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co-evolution and system self-organization, this paper reveals many misunderstandings existing in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interview record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of som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in Ningbo area,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trategies in view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existing in the integration.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技术在中小学课程与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成果之一(宁波大学校科研基金(文),编号:xkw028)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晓蓉;刘述喜;李山;董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张轶炳;李芒;;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性与多样性[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3 曾祥霖;张绍文;;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层次和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4 龚大洁;严峰;俞诗源;;多媒体技术与高校生物教学整合的探索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5 周雷;杨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方法和实施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6 谢康;陈丽;;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发展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7 刘珍芳;;论对话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运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8 吴娟;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9 陈虎;赵开东;;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声乐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10 林健;纪秋颖;;基于生态系统观的高校核心能力内涵分析[J];高教探索;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吴晓义;“情境—达标”式职业能力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艾力·伊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视野中的“维汉”双语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乔爱玲;基于会话材料与扩展听读资源的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跃良;支持高级认知发展的VLEs设计理论与实践[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洪生;教育选择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尚晓青;DGS技术与初中几何教学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铮阳;对我国高校在竞争环境下引入营销战略思路的探讨[D];华侨大学;2003年

2 杨永丽;健康营养行为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培养研究杨绪[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延云;阿什比高等教育生态学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张虹;基础教育中的民汉合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郭建耀;新建本科院校学术环境状况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许冬明;安徽省排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7 袁凤琴;教育理论本土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8 邓艳;后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个体专业化的发展取向[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9 陈艳霞;南京市社区学前教育的现状、症结及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魏淑珍;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程教学深层次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余胜泉;陈莉;;构建和谐“信息生态” 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5期

2 李艺;颜士刚;;论技术教育价值问题的困境与出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3 余胜泉;;教育信息化生态观与新技术教育应用的科学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09期

4 李志厚;;从生态学角度研究教学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1期

5 曹树真;论罗杰斯的师生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6 赵勇,王安琳;教育与技术的关系探微[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红波,余欣欣,贾远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朱广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热的冷思考——访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赵勇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1期

3 张蕴玫;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教书育人;2005年20期

4 金陵;;超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03期

5 徐业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J];黑河教育;2007年01期

6 徐凡;;加强课程意识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02期

7 杨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应避免的误区[J];考试周刊;2008年30期

8 樊辉;;教学中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17期

9 吉双鼎;;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J];成才之路;2008年25期

10 邓慧;张新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度”的探究[J];中小学电教;2010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镇江市谏壁职业高级中学 王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我见[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2 宋树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十大误区![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3 宋树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十大误区[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4 晓梦;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上海市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主任 蒋鸣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性思考[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6 电子工业出版社 刘向永;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五问[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7 本期论坛客座主持 余胜泉 主持 余冠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处是大道[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刘向永;信息技术与 课程整合的泛虚化[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9 林方;全面支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江苏省苏州市电化教育馆馆长 金陵;发掘课程内涵 优化课堂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谢忠新;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马德四;教育信息化本质研究:教育学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加强;学校变革的生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徐国超;审美教育的生态之维[D];苏州大学;2009年

7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新星;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赵丽;银川市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菊;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学习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吴长永;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的设计与实施[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姜灵芝;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磊光;我校不同类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上的差异研究报告[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洁芳;中美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课程整合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小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中学教师教学实施能力的个案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5年

9 邱晓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靳琳;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析[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43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743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9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