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高职贫困生孤独感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04-30 23:08

  本文选题:高职贫困生 + 孤独感 ; 参考:《四川精神卫生》2011年03期


【摘要】:目的研究高职贫困生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和个别访谈法研究调查了江苏省2258名高职学生,其中筛选出高职贫困生361名,研究其孤独感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高职贫困生孤独感显著高于高职非贫困生,高职贫困男生的情绪孤立显著高于高职贫困女生,高职贫困生的客观支持显著低于高职非贫困生,高职贫困生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且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高职贫困生孤独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提高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elines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neliness and social support. Methods A total of 2258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Jiangsu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and individual interview, of which 361 were selected from the po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nd their lonelines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support were studied. Results the loneliness of po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n-po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emotional isolation of poor boy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oor girl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loneliness and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support and the degree of utilization of support have a significant predictive effect on the loneliness of po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clusi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good social support system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the po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SJB880136)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玉梅;;贫困大学生生活压力、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赋光;大学生感知的校风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申敏;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与大学贫困生的关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李金潮;广西少数民族贫困高中生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长伟;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网络:现状与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方志伟,,祝国群;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年03期

3 孟晋;533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4 沈永健;杜文东;王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6期

5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年02期

6 李彩娜;邹泓;;青少年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周林刚,冯建华;社会支持理论——一个文献的回顾[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杨雪丽;王家同;;外语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及其性别差异[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22期

9 陈琴;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8期

10 周宗奎,赵冬梅,陈晶,蒋京川,Rachel Hundley孟菲斯大学心理系;童年中期儿童社交地位、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孤独症候群?[J];体育博览;2011年08期

2 武姗姗;;别让孩子在网络世界中变得孤独——试析孤独感与网络使用不当的关系[J];大众心理学;2009年05期

3 张建齐;;流动中学生孤独感和总体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王福兴;徐菲菲;李卉;;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孤独感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13期

5 汪阳;;孤独症会传染[J];大众心理学;2011年08期

6 孔鑫;徐勇;葛玲;;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的相关回归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9期

7 尹绍清;赵科;尹可丽;;彝族大学生负性自动思维的结构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年03期

8 侯舒艨;袁晓娇;刘杨;蔺秀云;方晓义;;社会支持和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影响:一项追踪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4期

9 方珏;;需要层次理论视野下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激励机制探析[J];考试周刊;2011年53期

10 牛利;王卫平;牛忠贤;赵淑娟;姜峰;;社会支持对医学专业大一新生孤独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阿勐;刘宣文;;大学新生的移动电话使用对入学后孤独感的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赵冬梅;;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相互预测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孙晓军;周宗奎;;中美儿童同伴交往与孤独感的跨文化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马利艳;雷雳;;初中生生活事件、即时通讯服务偏好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张晓培;孔祥海;石文典;;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张嘉玮;崔光成;张冬冬;;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孤独感的相关因素及其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7 曲可佳;邹泓;余益兵;;青少年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人际关系能力、人格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孙晓军;周宗奎;;中美儿童同伴交往与孤独感的跨文化比较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赵建敏;解志韬;祝金龙;;情绪智力、孤独感与大学生网络成瘾:基于上海15所高校的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刘艳;谷传华;;大学生社会性问题解决、社交状况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永明;孤独的代价[N];南方周末;2011年

2 高桂英;矫正学习不良儿童的孤独感[N];甘肃日报;2004年

3 ;如何消除孤独感[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4 清源;如何消除孤独感[N];民族医药报;2002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 王俊秀;都市人为何难逃孤独感[N];北京科技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李振辉 通讯员 宁习源;“空巢老人”如何摆脱孤独感[N];广东科技报;2008年

7 李明贤;走出孤独的困境[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8 记者 汤南;广州独生子女孤独感低于京杭[N];信息时报;2003年

9 北京军区总医院心理门诊硕士 黄秀琴;网络成瘾像赌博[N];健康时报;2004年

10 一凡;面对青春期的孤独感[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冬梅;童年中后期同伴交往的发展与心理适应:3年追踪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景晓路;航天模拟环境对小组心理的影响及干预[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3 胡寒春;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张林;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吴捷;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要、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超;青少年压力知觉、孤独感和抑郁情绪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淑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善医科大学一年级学生孤独感的实效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3 黄海;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艺敏;河南省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5 张菊英;初中生情绪智力、友谊质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瑞;研究生学业拖延、应对方式和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7 罗春燕;壮族、汉族青少年友谊质量、孤独感与外化问题行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秦梅;大学生网络激情与人格特征和孤独感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亚灵;西藏班中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0年

10 何雯;两类家庭关系不利青少年家庭功能的特点及其与社会行为、孤独感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266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8266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3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