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自我妨碍的特点及其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研究
本文选题:高中生 + 自我妨碍 ; 参考:《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自我妨碍是指在成就和评价情境中,个体为了保护自我价值,采取减少努力或人为夸大困难的策略,以避免将其能力与未来可能的失败相联系,从而保持在他人眼中良好的自我呈现。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过多的强调学生的成绩和学业能力,就必然使分数成为了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标准,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自我价值全面客观的评定。为了保护自我价值免受威胁,学生便会有意或无意的采取自我妨碍策略,因此,自我妨碍行为在学校这种典型的能力评价情境中十分常见。本次研究通过探讨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来揭示高中生自我妨碍的动机本质、自我妨碍产生的影响、以及自我妨碍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等方面的特点及现状,以期帮助教育工作者对不同类型学生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从而及时有效地控制自我妨碍行为,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本文采用问卷法分别对来自西安市和咸阳市两所高中58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论如下: 1.高中生自我妨碍行为存在学科类型和生源地上的显著差异; 2.高中生心理控制源存在性别和年级上的显著差异; 3.高中生内控性与自我妨碍之间呈高度负相关,机遇与有势力的他人因子与自我妨碍之间呈高度负相关; 4.外控者比内控者有更多的自我妨碍倾向,且差异显著; 5.心理控制源的机遇因子更能预测自我妨碍行为的产生,预测力为17.2%; 在此结论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干预措施,即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自信心和信任感的培养,增强内在的责任感和控制感,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培养其的独立性及自主学习的能力等来控制自我妨碍行为。
[Abstract]:Self-handicapping is when, in the context of achievement and evaluation, individual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self-worth, adopt strategies that reduce efforts or artificially exaggerate difficulties in order to avoid linking their abilities to possible future failures. In order to maintain a good self-presentation in the eyes of others.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 system, too much emphasis on students' achievement and academic ability will inevitably make scores become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ir self-worth. I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self-worth from threats, students will adopt self-handicapping strategies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Therefore, self-handicapping behavior is very common in the typical ability evaluation situation of school.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with locus of control to reveal the motivational nature of self-handicapping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influence of self-handicapping, and the demographic differences of self-handicapping. The aim is to help educators to teach different types of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and take measures to control their self-handicapping behavior in time and effectively and improve their learning quality. In this paper, 582 students from Xi'an and Xianyang high schools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ubject types and students' origin in self-handicapping behavior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2.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ender and grade in the locus of control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3. There is a high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nal control and self-handicapping, and between opportunity and influential other factors and self-handicapping. 4. The external control had more self-handicapping tendency than the internal control,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5. The opportunity factor of the locus of control can predict the occurrence of self-handicapping behavior, and the predictive power is 17.2; On the basis of this conclusion,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measures, that is,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elf-confidence and trust, to enhance their sense of inner responsibility and control, and to train students' attribution in the course of normal teaching. Develop their independence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to control self-handicapping behavior.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霍金芝,封卫娟,蔡琰,邹艳,徐萍,毛丹,张群,耿晓芳;苏州市中学生学习动机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7年02期
2 黄楚玉,冯明晖,林舜亮,杨岭生;大陆、港澳地区研究生心理控制源的研究[J];广东医学;2005年02期
3 钟慧,李鸣;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社交能力及其与情绪的关系[J];上海精神医学;2004年01期
4 谭先明,王玉昕;运动员心理控制源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曾九江,叶金辉;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对特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阮昆良;中学生心理控制源和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02期
7 滕少霞;;心理控制源、组织气候及工作态度在员工管理上的关系探析[J];领导科学;2009年29期
8 胡巍,钱建龙,耿耀国;体校运动员心理控制源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1995年02期
9 余善法,张锐;工作心理控制源量表中文译本的信度与效度[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9年05期
10 秦爱粉,冯正直,曹佳,杨国愉;装甲兵应对方式心理控制源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红;佟华;郭金兰;;高中生学习动机与自我妨碍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袁冬华;李晓东;;从旁观者视角看自我妨碍策略的效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梁熙;刘愫;汤沛;;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生活习惯的相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付思云;丁聪芬;周平艳;;小学儿童心理控制源与孤独感相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沈烈敏;;关于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等策略及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廖婷婷;黄希庭;;大学新生自我价值感与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蔡琼华;郑雪;;大学生自我妨碍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吴俊;陈建文;;不同水平的自尊者的自我妨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张江舟;潘建良;陶明;鲁广;何美文;;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A];2005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林海程;李刚;钟天平;薛玫;梁勇;陈优康;钟卫芳;谢小芬;;服刑中女犯人现状与应付方式、心理控制源特点[A];第八届粤港澳台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曾 武;个性合理发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时勘;非典时期压力的来源与影响因素[N];财经时报;2003年
3 吴任钢;对慢性失眠症的新观点[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唐莹 邬姜;大学生心理需要“健康指南”[N];科技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蔡理;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行为的预测:基于心理控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翟一飞;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逸龙;乐观人格与心理健康、工作绩效的关系及其中介、调节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博;多水平框架下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偏差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彭慰慰;模拟法律决策中的后见偏差及影响因素[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恒;高中生自我妨碍的特点及其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蓓;不同评价情境下,,心理控制源及自尊水平对初中生自我妨碍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王进;初中生心理控制源对自我妨碍及学业成绩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7年
4 娄霞;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休闲动机和无聊感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卫慧芳;初中生自我妨碍及其家庭环境的影响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6 刘琳;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成就目标取向、自我妨碍与运动成绩的相关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10年
7 涂巍;青少年自尊对自我妨碍影响的实证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8 陈晖;大学生体重控制行为与体重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相关性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9 尹红峰;青少年自尊、同伴反刍、自我妨碍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俊波;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275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827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