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实践融合、创新拓展的新实验平台
本文选题:实验室建设 + 实践融合 ; 参考:《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年05期
【摘要】:为了培养具有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的学生,必须要构建相应的实验教学环境与资源。文中提出了"实践融合、创新拓展"的实验室建设新理念。以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创新实验内容为载体,建设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电子设计与创新训练平台"。同时强调"教师、教材、教法"是实现实验室建设新理念的关键,教学环境与资源是实现实验室建设新理念的基础。
[Abstract]: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with the spirit of exploration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innovation, we must construct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a new concept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practice fusion, innovation and expansion", is put forward. The training platform of electronic design and innovation with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core is constructed with the aim of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as the guide and the content of innovation experiment as the carrier. At the same time, it is emphasized that "teacher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is the key to realize the new concept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are the basis of realizing the new concept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江苏省级精品课程(4703308s05) 南京邮电大学教研研究项目(JG03311JX12,NY207139) 南京邮电大学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研究项目(2012XSG04)
【分类号】:G4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得军 ,于波 ,王永涛 ,牟海维;建设开放性实验室 加强学生电子设计能力的培养[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1期
2 成谢锋;滕爱玲;杨雪岩;;工科电技术基础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06期
3 薛梅;王荣;欧阳知建;;可编程器件在新型数字式万用表校验仪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年10期
4 朱震华;;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年01期
5 成谢锋;张学军;薛梅;朱震华;;电工电子实验课的3种实验模式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绪诚;张艳丽;;推进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几个问题[J];管理观察;2009年06期
2 赵莉;倪勇;;电子实验中心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S1期
3 濮霞;段荣霞;;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沙燕;;浅谈中职电子电工实验教学[J];华章;2012年17期
5 莫丽红;;电工电子课程建设探讨[J];教师;2010年23期
6 陈绪诚;;构建实验创新平台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地质教育;2006年04期
7 郭娜;;电工电子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思路[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年11期
8 冷军发;华伟;荆双喜;;机械故障诊断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年11期
9 马宏松;;电工电子课程实验教学浅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32期
10 崔爱芳;徐云;;建立开放实验环境,努力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濮霞;段荣霞;;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A];2011年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付章杰;开放实验体系建设及其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谢锋,王玉泰,曲朝霞,邢宝玲;基于校院网的电工学教学改革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0年02期
2 杨一军,李素文,陈红丽;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开放式教学[J];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01期
3 刘得军 ,于波 ,王永涛 ,牟海维;建设开放性实验室 加强学生电子设计能力的培养[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1期
4 成谢锋;滕爱玲;杨雪岩;;工科电技术基础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06期
5 周书颖,汤中于;“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煤炭高等教育;2002年03期
6 成谢锋,张少白,赵建顺,蒋桂霞;一种智能化协同教学系统的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7 陶冶薇,成谢锋;混沌合成波形在EDA中的应用[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8 王贵才;优化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年02期
9 王小扬,任强;对开放实验室的认识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年05期
10 张彪,梁建生,魏万红,孙国荣,杜坤;建立创新型实践教学平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小兵,胡炳华;结合毕业设计 搞好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2年04期
2 邓汝仁;钟新华;;关于建立韶大实验中心的设想[J];韶关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3 曾建容,钱同生;利用学科发展契机 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9年01期
4 罗正祥,郝钦伟,高翔;工科院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王桂玲;21世纪高校实验室改革与发展的思路[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陈学云,李薇;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几个环节[J];厦门科技;2000年S1期
7 王忠明;李琦芬;;浅谈实验室建设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0年01期
8 金乐;改革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化学创新人才[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04期
9 林小平;教学实验设备管理中的困难与对策[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年03期
10 阙广文;高校科研实验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天辰;冯长江;黄兴智;张建英;;虚拟仪器实验室建设研究[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左铁镛;;对高校实验室建设和技术物资工作的看法[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3 魏东兴;刘军民;;通信类专业课程实验室建设与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丁友梅;雷亚宁;;加大实验室建设,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樊林花;;医学院校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室建设的思考[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石幼生;;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的探讨[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苏福根;宁帆;金红莉;;立项管理在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研究[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吕太国;张山彪;阮树仁;巨秋菊;;虚拟仪器在物理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A];第七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王政;张立平;尹群生;刘书涛;田广平;李贵宝;宋涛;;标准化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实施[A];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于振涛;;实验室与校内实践实习基地建设探究——基于理工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视角[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仪文;加强陶瓷实验室建设 为陶瓷出口保驾护航[N];江苏经济报;2003年
2 记者 冀卫平 通讯员 刘改换;我省实验室建设的又一突破[N];山西日报;2001年
3 刘佳;浙江局实验室建设驶入“快车道”[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4 新文;温州首家打火机实验室获欧盟认可[N];消费日报;2007年
5 王晋萍;坚持高标准唱好重头戏[N];中国质量报;2008年
6 张耀成 周智敏;州中小学实验教学暨实验室建设现场会召开[N];团结报;2008年
7 胡蓉;福建加快推进矿山安全实验室建设[N];经理日报;2008年
8 张进山;四大变化带来四个提高[N];中国质量报;2004年
9 记者 江致礼;“十一五”将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N];首都建设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杨晨光;高校建高水平实验室关键在队伍[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彬;关于职业中学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双寅;非线性编辑专业实验机房设计与建设[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3 田伟霞;教育技术专业本科实验课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吕义;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方案与管理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郝大魁;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中苹果计算机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楠;电磁兼容测试系统的研究、设计及建设[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7 徐s,
本文编号:1846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846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