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数量分析
本文选题:教育发展 + 经济增长“ ; 参考:《中国成人教育》2012年01期
【摘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数量关系,我国教育发展为经济增长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经济增长又为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两者相辅相成。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驾马车"与教育发展也有着十分密切的数量关系。一是在教育发展中由物质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两个部分组成;二是教育消费是消费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消费的比重将越来越高;三是教育的"输入"和"输出"为拉动经济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是我们认识研究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重要内容。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has a clos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with economic grow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trained a large number of talents for economic growth, and economic growth has provided material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which complement each other. The main factors driving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re investment, consumption and export,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e second is that education consump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nsumption,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proportion of education consumption will be higher and higher. Third, the input and output of education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stimulating economic growth. These are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作者单位】: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基金】: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8JA880033)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学敏;何酉宁;;受教育程度对居民消费影响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6年03期
2 张民选;澳大利亚:迅速崛起的教育出口大国[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绍璐;张景秋;;北京城区文化设施利用的空间分异研究——以博物馆、体育馆、展览馆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2 徐小洲,张剑;亚太地区跨国教育的发展态势与政策因应──中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的案例比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3 李秀立;;《服务贸易总协定》与高等教育服务及对澳大利亚教育的影响[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陈爱娟,任晓燕,潘敏娟;开放环境下的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12期
5 卢晓东,孙燕君;实用性:全球化中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J];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02期
6 衣长军;张向前;;基于国际教育贸易视角的高校海外华文办学战略探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7 廖恩浩;;谈消费教育的内涵、目的及其基本任务[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陈艳华;崔义中;;中国高等教育出口现状分析及对策[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冯太学;张学敏;;立足科学发展观,拓展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视野[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10 李江红;;浅析GATS框架下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学敏;;立足科学发展观,拓展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视野——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温雪梅;教育国际化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袁琳;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赵丽;跨国办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吕杰昕;高等教育多元化与学生权益保护[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丁丽军;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何穆彬;入世后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晖;国外高等教育营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任琳;受教育程度对城镇居民绿色消费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刘庆新;西安市体育用品销售行业空间分布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唐震坤;对于消费者网络购物决策风格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刘学东;全球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竞争优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吕旭;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7 许召建;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高云;来沪留学生教育的经济分析与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晓霞;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功能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艳华;我国教育出口现状分析及政策选择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惠雄;生命成本:关于消费函数理论的一个新假说[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正国;西部大开发 人才是关键——西部开发与贵州教育发展[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2 徐明忠;重在落实 贵在坚持——关于加快乐山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思考[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4期
3 苏君阳;;教育均衡:从政策理念到政策行动的反思[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12期
4 黄藤;王冠;;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及发展问题的宏观思考[J];民办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5 王希宁;王嘉毅;;西部地区困难县“两基”攻坚阶段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研究[J];开发研究;2007年01期
6 ;东盟五国教育发展看点[J];金色年华;2008年01期
7 贺茜;;加强会考指导 促进教育发展[J];考试(教研版);2009年11期
8 付陆平;;关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胡涛;;破解难题 跳出“锅底” 促进均衡[J];安徽教育;2010年08期
10 王红叶;;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不足的文化阐释[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伟泉;梁欣;赵凤华;;教育类中国学术期刊计量评价与教育发展态势研究(2001年部分)[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耿学超;;首都教育发展战略[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张超;杨姝雅;何小芹;张京萍;;科研与教育共同促进医院持续性发展[A];第二十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三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沈开艳;刘社建;;2020年前促进上海经济发展的教育策略探讨[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5 余达佳;;把发展民族教育纳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百色地区教育发展问题调查[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6 李忠斌;;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家庭投资不足的原因及扩大投资对策[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张文俊;刘培国;;服务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8 罗建波;王玉华;;非洲葡语国家的教育发展[A];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丛书第四辑——亚非葡语国家发展研究[C];2006年
9 陈家刚;;中国旅游地理教育发展的思考[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崔盛;;经济危机背景下的教育发展[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蔡国英;教育发展要争取“五个支持”[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记者 谢小曼;调整布局 优化资源[N];潮州日报;2008年
3 记者 施育玲;探寻加快教育发展大计[N];汕尾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莫蓉;以理论武装促进教育发展[N];益阳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黄志武;我区教育发展的有力支撑[N];西藏日报;2008年
6 宁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欧阳德群;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教育强县[N];永州日报;2009年
7 记者 胡晓琳 马灵军;彭阳县创新机制力促教育发展[N];固原日报;2009年
8 记者 王雨 通讯员 乔建军;民生银行倾情帮扶渭源教育发展[N];甘肃日报;2009年
9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以改革创新解教育发展难题[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10 记者 储召生;中科院教育发展路线图发布[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华;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静;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3 单春艳;俄罗斯教育发展对其国家竞争力影响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阳;埃及近代以来教育发展与埃及现代化[D];西北大学;2002年
5 黄林芳;教育发展机制论[D];复旦大学;2005年
6 吴仁华;台湾光复初期教育转型研究(1945-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高艳贺;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丁翠苓;台湾高等舞蹈专业教育发展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胡黎霞;务实·理性·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秉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雪梅;教育发展的伦理审视[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2 潘向明;后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理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甄国玲;我国农村的家庭文化资本对儿童受教育状况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殷有敢;论教育发展的向善性[D];沈阳师范大学;2007年
5 何静;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初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2年
6 胡伟华;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7 张晓慧;宝昌一中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陈苹;论汉代女性的教育[D];郑州大学;2009年
9 贺金林;清末教育会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胡为芹;甘肃省电大远程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47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847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