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终端与交互式电视双向设备的语言学习系统构建研究
本文选题:英语学习系统 + 泛在学习 ; 参考:《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9期
【摘要】:在泛在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超越课堂之外的"非正式"学习逐渐成为学习者获取学习信息的有效途径。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广泛覆盖和数字电视的深度应用,通过手机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m-Learning)和通过电视节目传递的交互式电视学习(t-Learning)具备巨大应用潜力。该文通过对移动学习与电视学习进行对比研究,并结合二者特点和优势,设计了基于交互电视和手机移动学习终端的双向设备的学习系统。并以语言学习为例,详尽阐述了该系统的硬件系统结构和软件界面设计,以帮助学习者建立一种学习材料丰富、学习情境真实、操作简便、个性化的移动语言学习系统,达到最优化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Abstract]:Under the guidance of universal learning theory, "informal" learning beyond the classroom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effective way for learners to obtain learning information. With the popularity of smart phones, the wide coverage of mobile Internet and the deep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levision, mobile learning through mobile terminals and interactive television learning via TV programs have great potential.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mobile learning and television learning and combining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this paper designs a two-way learning system based on interactive television and mobile learning terminal. Taking language learning as an example, the hardware system structure and software interface design of the system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help learners establish a mobile language learning system with rich learning materials, real learning situation, simple operation and individuation. To achieve optimal learning process and learning results.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下一代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技术实践监控与评价”(项目编号:11YJC880159) 2011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课题“信息技术深层整合教学结构与教师教育技术学科化研究”(课题编号:20110043110013)资助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琳,王以宁;T—learning:现代社会不容忽视的教育途径[J];远程教育杂志;2003年06期
2 裘伟廷;基于交互电视的现代远程教育[J];中国有线电视;2001年18期
3 顾小清;顾凤佳;;微型学习策略:设计移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3期
4 严芳;熊明福;;泛在学习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基于3G手机技术的移动学习[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3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兴红;;基于HFC的双向视音频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6期
2 黄慕雄;向熠;;交互式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的设计和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3 王伟;钟绍春;吕森林;;面向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的移动智能系统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1期
4 王寒冰;;开放大学微型数字化资源建设浅谈[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5 刘海华;赵丽娜;焦伟婷;薛枝梅;;浅析E-learning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11期
6 刘月圆;;T-Learning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6期
7 张驰;陈刚;王敏娟;王慧敏;;移动学习中片段式学习资源的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8 孙朝云;万厚冲;;微型学习策略解决成人教育质量问题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9 刘璐;;微型移动学习在返乡农民工职业再教育中的应用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10 张天云;崔玲玲;;微型学习过程及结构设计理论基础探悉[J];教学研究;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伟;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系统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盛男;运用数字电视平台进行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宋蔚;基于P2P VOD技术的CM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3 王阳;基于SCORM的规范化移动学习课件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胡继强;WEB2.0时代背景下非正式学习环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罗丹;微型课程的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武姝婷;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7 顾凤佳;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的可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松林;互动电视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青岛大学;2010年
9 苏长明;基于J2ME-J2EE的无线网络校园信息综合查询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陈清森;信息时代教育电视发展困境解决方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玲;唐爱民;;当前我国成人教育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J];成人教育;2007年03期
2 郭建才;交互电视与远程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3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4 张天民,闫红军;视频点播系统[J];电视技术;1999年06期
5 钟玉琢,赵长德;交互式电视与多媒体技术[J];电视技术;1997年10期
6 陆雪萍;交互电视的关键技术[J];电视技术;1998年03期
7 安宁;;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2006年01期
8 张合斌;朵天林;;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模式[J];教育信息化;2006年16期
9 刘乐群;网络化后电视走向何方[J];现代通信;1998年11期
10 白娟,鬲淑芳;M-Learning:21世纪教育技术的新发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陶丽;基于智能手机的奥运英语学习软件的研究与开发[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爱文;利用手机移动学习系统构建无线远程学习环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国祯;王红云;方海光;林侑势;;认知风格对情境感知泛在学习成效的影响——以国小蝴蝶生态教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5期
2 李望秀;李华新;;移动学习的新视域──欧洲mGBL项目[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02期
3 梁瑞仪;李康;;若干学习相关概念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1期
4 马万锋;;移动学习应用模式探究[J];科技资讯;2008年31期
5 吴文涛;吕旭佳;张新明;;校园移动学习活动探究与设计[J];中小学电教;2010年12期
6 宋桂敏;;资源管理策略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7 李莹;;M-learning:学习的未来[J];今日科苑;2007年22期
8 金玉;;从技术角度透视MOBILearn项目移动学习案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17期
9 郑琳琳;;利用小件进行移动学习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11期
10 唐箭;虢莉娟;;基于Mblog的移动学习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萌;;云计算及其在移动学习模式下应用初探[A];计算机研究新进展(2010)——河南省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徐正巧;赵德伟;庄科君;;认知弹性理论视角下的移动学习模式的探讨[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3 解迎刚;王志良;;学习者情绪空间定义及应用[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于战科;陈姝;张文;;网络课程教学设计要点分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建华;;墨子的学习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高茅;杨亚萍;彭涛;;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合作式教学模式的探索[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越;;移动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8 尚鲜连;陈静;牛丽;;泛在学习环境的构建与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赵翠霞;张彤;;多媒体教学界面中帮助方式对学习绩效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田旭东;孔凡清;刘明芝;贾怀峰;;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促进开放教育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践[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州知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何沛如;移动学习的七大商业机遇[N];人民政协报;2011年
2 周炎根 储争流;如何培养一个高效学习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项国雄 王佑美;交互媒体与交互模式[N];计算机世界;2001年
4 本报记者 钟伟;四大应用变革策动e-Learning2.0[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方国才;关于学习型学校的理性思考[N];光明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陈曦 实习生 宣心骋;立足学习者全面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1年
7 美国杨百翰大学 P. Clint Rogers Stephen W. Liddle 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韩锡斌;移动教育为偏远地区信息化带来希望[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8 王晓飞;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学习方式新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1年
9 ;跨越新高度 开启新的教育30年[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胡小勇(曲岸);21世纪教育e化愿景[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郑太年;学校学习中知识意义的缺失与回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仕品;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学生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瑛霞;分布式虚拟训练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夏天;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田爱奎;支持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胡泽民;“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10 李召存;课程知识的意义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行国;基于3G的移动学习在高校中的运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曾健;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苑志旺;基于用户体验思想的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任捷怡;基于移动终端设备的移动学习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周晶志;移动学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傅健;我国移动学习现状及发展对策[D];吉林大学;2010年
7 于肆洋;3G技术支持的移动学习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琦;手机移动学习资源内容设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友欣;手机移动学习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吴燕琴;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616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861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