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农业社会与中国古代教育的关系
本文选题:中国古代教育 + 农业社会 ; 参考:《农业考古》2012年04期
【摘要】:正人类在30多万年以前,就开始了进化的历程。在农业产生以前,人类依靠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果实、根茎等生存,过着饿则捕食、采食,饱则弃之的生活。由于野生动、植物的季节和地域等方面限制,人类的生活是没有保证的。人类的生存欲望和创造欲望使人类在距今约1万年左右的新
[Abstract]:The evolution of human beings began more than 300,000 years ago. Before agriculture, humans lived on wild animals and wild plant fruits, roots, and so on, and lived a life of hungriness, foraging, satiety and abandonment. Due to wild animals, plants, seasonal and geographical constraints, human life is not guaranteed. The desire for existence and the desire to create makes us new about 10,000 years ago.
【作者单位】: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昌教育学院;
【分类号】:G5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尚鸿;唐晓红;;中国古代媒介——汉字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陈慧慧;;中国古代西南农耕经济与西北游牧经济比较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陈希红;;简评骆自强主编之《传统文化导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4 程仁保;刘涛;;钱穆的民族文化史观浅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5 郑淑婷;;钱穆的中西文化差异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洪礼维;赵光军;;孝伦理与封建中国生产方式的关系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斯震;;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审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8 薛荣;贾兵强;;先秦中原农耕文化的内涵与再生机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9 陆华;;民族精神的伦理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杜夕如;;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水系意象——以《华夏集》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子龙;;编辑的文化寻根[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2 ;Which C is Technology?Civilization or Culture——The Analysis on Rationality of Technological Culture[A];第6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赵健;;孔子“天人”思想研究[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马东平;;八坊民俗文化中商业文化特征及其建构[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5 张梅;;儒道互补与中国文人的心理结构[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6 顾晓伟;李云根;;在福建发现中国的海洋文化——历史记忆与海洋文化认同[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季春;;中国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杜书瀛;;梁启超:中国现代文艺学的起点[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9 于建设;;红山文化十讲[A];第五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潘琪;;公路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探析[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4 汪峰;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许登峰;基于社会网络的集群企业创新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陈志烨;一般社会中的劳动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7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钱永生;论墨子思想结构的生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芳恒;冯友兰社会文化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芳;武术套路与跆拳道文化传播比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曾璐;明清江南宗族族产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齐朗;从文化建构视角论商务文本的翻译策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芦翠;东周时期齐国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宇琳;微辞婉晦 精义致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邵丽;海洋开发对沿海城市文化影响的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左珂;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包青山;士人精神与文化重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李惠;唐诗柳意象审美文化价值新探[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书贵;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古代教育[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2 姜国钧;略论中国古代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兴衰波动[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年02期
3 任允熙;;中国古代教育家哲学思想探析[J];河北学刊;2006年04期
4 李如密;;中国古代教育家的交友思想[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9年03期
5 张伟光,孙振民,王敏幸;试论中国古代教育文化[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4期
6 姜国钧;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与教育盛衰[J];教育与经济;2005年02期
7 胡发贵;;“立德”与“成德”——论中国古代教育的价值诉求[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汪世堂;;试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演进的若干文化特征[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姚利民;中国古代教育家尊师重教思想初探[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4年03期
10 高瑞泉;陈明;;“体用不二”的思维定势与中国古代教育[J];教育评论;198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泽民;;校外教育活动组织的滚轮式结构[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白山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关于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通知[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3 任锦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践与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白山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关于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通知[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5 ;松原市宁江区教育局文件 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决定[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6 ;松原市宁江区教育局文件 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决定[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7 周谊;;管学宣在云南丽江的教育活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8 ;辽源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关于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通知[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9 曹慧洁;;新评价理念下的改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10 ;联系实际 强化措施 深入扎实地开展中小学爱国主义影片教育活动[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齐君 记者 周萱;全市教育系统专题教育活动全面展开[N];广元日报;2006年
2 记者 赵厚峰 见习记者 刘克;牢牢把握教育重点 推动教育活动深入开展[N];济宁日报;2006年
3 陈艳艳;我区召开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表彰大会[N];毕节日报;2008年
4 刘建吾 王绚然;科区教育活动规范运作[N];通辽日报;2005年
5 记者 单小书;我市教育系统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N];抚顺日报;2006年
6 覃遵奎邋向乃武 彭英治 向丹;“远教”撑开一片天[N];团结报;2007年
7 记者 王高峰;以基层和谐社会建设集中教育活动为载体 全面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台阶[N];新乡日报;2007年
8 记者 佟涛;精心组织 严格标准 确保实效[N];保定日报;2006年
9 张一浩 陈佃红 路振邦 崔嵬 成平;我省各地学校积极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10 张红艳;推动读书教育活动深入开展[N];菏泽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中宏;论教育与社会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娥蕊;3~9岁儿童自信心结构、发展特点及教育促进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3 颜士刚;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朱超华;教师核心能力发展与教师管理模式变革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牛利华;“回归生活世界”思潮的教育学省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先义;德育价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徐文;教育产权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忠;商会与中国近代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9 刘文霞;个性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1997年
10 李保强;教育格言及其现实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少华;中国教育从以“学”为中心到以“教”为中心的转变[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永文;南宋时期赣东北朱熹后学的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艳艳;绽放生命的色彩[D];河南大学;2006年
4 郭海鹰;“以扶助教育为己任”[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云峰;大学生“成功心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虹;人的全面发展理想和现代教育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伦兵;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中亮;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9 邝红军;教育辩证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文辉;我国非营利组织的青少年课外教育活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973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897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