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论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8-05-29 23:40

  本文选题:助学贷款 + 河南模式 ; 参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摘要】: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在多年的助学育人实践中成就巨大,功不可没。但因为政策的制定不尽科学,在其运行过程中,不少地方也出现了助学贷款公益性被逐渐削弱的苗头和趋势;贷款办理手续繁杂,工作量大,贷款催还被动无力,形成了贷款工作人员严重的"怯贷""烦贷"心理等现象。为了"河南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河南模式"公益性原则的绩效评价体系应该秉持"公益为重"和"多维全面"的原则,尽量缩减贷款手续,做好其他辅助工作。
[Abstract]:The national student loan "Henan model"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practice of educating people for many years. However, because of the unscientific policy making, many places have also appeared a gradual weakening of the public welfare of the student loan in the course of its operation; the loan handling procedures are complicated, the workload is large and the loan is still passively powerles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Henan model",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principle of "Henan model" should uphold the principle of "public welfare for heavy" and "multidimensional and comprehensive"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model of Henan", so as to reduce the loan continued and do other auxiliary work.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22400450549)
【分类号】:G526.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董天鹅;;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的困境及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董天鹅;;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的困境及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5期

2 井辉;;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的特色和优点分析[J];财会月刊;2009年2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振;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创新及运行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赵亮;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宪政之维[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赵存东;山西省高校助学贷款管理及信息系统优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松林;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3 徐艳;高校学生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4 吴玲;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索静;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运行效果的实证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6 李正平;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现状与对策建议[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庞赫然;辽宁省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8 冀枫;中原工学院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9 郑康;大学生资助政策实施的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振;;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董天鹅;;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的困境及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5期

3 井辉;;国家助学贷款模式探究——“河南模式”的经验、问题与对策[J];管理学刊;2010年06期

4 魏建国;;我国助学贷款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Z1期

5 金友军;;风险补偿金不到位对生源地助学贷款正常开展的影响[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14期

6 张福友;;高校如何做好助学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本级财政配套资金预算---以内蒙古地区高校为例[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牛佳;马杰文;朱丽涛;;内蒙古自治区助学贷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戴晓明;宋富强;;河南省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石敬敏;王敏;毛广;;国家助学贷款现存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10 莫军成;;高校应对国家助学贷款困境的策略[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兴兵;沈红;;生源地助学贷款运行机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真真;;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的助学贷款困境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婷;;内蒙古自治区助学贷款实施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冉晓东;;浅析我国当前助学贷款的困境与对策[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四川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论文集[C];2004年

5 崔洁;;我国高校助学贷款大学生个人信用问题研究[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臧兴兵;沈红;;生源地助学贷款SWOT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邓蕊;袁建辉;;我国高等教育助学贷款制度供给与市场需求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8 彭志坚;;关于湖北省助学贷款情况的调查[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9 刘亚荣;;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条件分析[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10 金庆花;孙富强;;研究生助学贷款的现状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助学贷款工作的回顾与反思[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学良;六万寒门学子轻松上大学[N];中国财经报;2006年

2 河南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 肖新生;谈谈国家助学贷款的“河南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记者 张刚;榆次生源地助学贷款惠及贫寒学子[N];发展导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伟;助学贷款:花虽好 月难圆[N];经济日报;2005年

5 何涛 本报记者 徐虹;助学贷款 银行的三个期待[N];四川日报;2004年

6 记者 王瑟;新疆启动生源地助学贷款[N];光明日报;2009年

7 记者 李林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全面启动[N];山西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卫容之;助学贷款遭遇“盈利主义”[N];国际金融报;2005年

9 汪伟;助学贷款铺平求学路[N];天津日报;2006年

10 周闯 雷其瀚 王峰 黄永发;消除大学生的后顾之忧[N];金融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玉琴;商业助学贷款中的信用与担保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梁爱华;社保机构回收学生贷款的可行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甘剑锋;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廖茂忠;学生贷款违约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臧兴兵;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殷红霞;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陈灿平;学生贷款:运行机制及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刘幼昕;学生资助制度的责任伦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宋飞琼;国家助学贷款担保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赵亮;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宪政之维[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燕;国家助学贷款法律制度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周青;国家助学贷款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陈发初;国家助学贷款难的诚信思考及对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3年

4 程晓娜;助学贷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5 冯静;我国高校助学贷款个人信用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6 洪星;我国高等教育助学贷款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瞿静;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良性循环机制的构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谭文丽;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霍永平;山西省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效果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李真;国家助学贷款运行中的问题研究及政策建议[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52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952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a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