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目标得以生成的教学策略
本文选题:生成性目标 + 教学策略 ; 参考:《教学与管理》2012年18期
【摘要】:正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不能"自然"达成,需要借助与之对应的教学策略才能产生。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在各种复杂的矛盾关系和因素中,合理转化和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运用
[Abstract]:Positive generative goal is a natural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goal in educational contex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process. It can not be achieved naturally, it needs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trategy to produc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teachers to reasonably transform and deal with all kinds of uncertain factors in specific teaching situations and in all kinds of complicated contradictory relations and factors.
【作者单位】: 河南洛阳师范学院;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世东;教师专业化的困惑及其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章云珠;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策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汪昌华;;教学中个体差异性平等的内涵及实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梁占歌;张振华;;建构主义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姜智慧;;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多元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于师号;;基于角色转换的大学语文教学新模式[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吴玲,郭孝文;论教师专业化的拓展与推进策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刘旭东;论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金祥林,廖祥红;专业化与新时期教师质量标准探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10 刘岩;论专家型教师的素质及培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董东华;;“培优辅差”的内涵及其实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2 鲍金小;扎木苏;;“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3 肖健;;普通话分组合作学习法的研究——以贵阳幼师普通话口语教学为例[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奉越;李晓佳;;基于专业发展的编辑叙事研究[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5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燕玉铎;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唐恒钧;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广婷;江苏普通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婷婷;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登科;非线性学习策略下基于ASP.NET教学平台的设计和开发[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倪萍;高中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曾永光;新时期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9 刘晓丽;知识管理视角下Web2.0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周爱凤;抚州市市区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慧霞;;面向生活的有效课程策略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龙海霞;;课程与教学的生成性目标实现[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刘颖贤;谈“非指示性”教学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李婧;;浅析教学目标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10期
5 武法提;黄烨敏;;生成性目标导向下以问题为中心的网络课程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3期
6 谭咏梅;;体验教学:德育新课程教学的魅力[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岳金春;;“知识建构”的教学策略[J];新语文学习(小学教师版);2006年03期
8 和学新;焦燕灵;;试论表达的教育学意义及其实现[J];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9 王林锋;靳玉乐;;幼儿园“故事中心课程”教学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10 刘年喜;;关于实施语文新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的思考[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英;;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资源开发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以水为主题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例[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张新晨;刘守印;;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策略研究[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张文华;熊伟章;;基于学生认知发展的“物质结构与性质”核心知识的教学策略研究——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之教材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李烈明;;《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的研究[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学;;小学数学中实施探究学习的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6 刘如平;许春芳;刁瑞珍;赵莉;魏孝章;;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学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孙经钰;任秋洁;王宇昕;;主题知识网站应用于教学的研究[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8 张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协作互动的教学策略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9 武文远;龚艳春;胡澄;陈广林;;基于创新教育的光学教学策略[A];全国光学、光电和电子类专业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专集[C];2002年
10 张有霞;;英语教学中的三大原则及其教学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 健;课改:质量就是生命[N];中国教师报;2003年
2 延安慧泽小学 孙丽丽 宝塔区第三幼儿园 张丽;浅析汉语拼音的教学策略[N];延安日报;2010年
3 白河二中 钱运龙;浅谈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N];安康日报;2010年
4 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 陈敏;巧用教学策略激活学生[N];学知报;2010年
5 砚山县维摩乡长岭街小学教师 莫献华;低年级语文设疑教学策略浅析[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6 滨海新区汉沽第一中学副校长 李树林;元认知理论下的反思式教学策略[N];天津教育报;2011年
7 吴川市第一中学 李建华;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自学引导式教学策略初探[N];湛江日报;2007年
8 周口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丹;浅谈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N];周口日报;2008年
9 大丰市第三小学 王晓燕;公开课应把握四个“指向”[N];江苏教育报;2010年
10 四川省青神县学道街学校 邵晓红;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N];学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亮奎;文化变迁中的课程与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梁成艾;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陈静;意境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王兄;基于图式的数学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马宏佳;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康世刚;数学素养生成的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李明振;数学建模的认知机制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于晓东;整体性体育课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仲秀英;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黄梅;基于三维目标的化学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彦婷;在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开展环境教育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方君;高中历史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3 孙海蓉;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蔡晓;郑州市高中动态生成地理课堂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5 丁辉;甘肃农村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乔宇;小学英语愉快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姜旭英;科学教学概念转变策略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8 姚奇杰;学生物理探究性学习面临的困难及其教学策略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林劲柱;建构主义教学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文培峰;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导学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86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986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