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教研组教师间知识共享:基于意愿、能力和方式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8-12 18:55
【摘要】:共享意愿、共享能力和共享方式是知识共享理论的三大核心主题。目前,教研组教师间知识共享中的实存问题主要表现为意愿低落、能力缺乏和方式陈旧。要促进教研组教师间的知识共享,就要激发教师知识共享的动机,增强教师知识共享的意愿;开展合作交流的技能培训,增进教师知识共享的能力;采用现代化网络手段或多样化方式,增加教师知识共享的方式。
[Abstract]:Sharing willingness, sharing ability and sharing mode are the three core themes of knowledge sharing theory. At presen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knowledge sharing among teachers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s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low willingness, lack of ability and old ways. In order to promote knowledge sharing among teachers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s, it is necessary to stimulate the motivation of teachers' knowledge sharing, strengthen teachers' willingness to share knowledge, develop skills training for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and enhance teachers' ability of knowledge sharing. Use modern network means or diversified ways to increase teachers' knowledge sharing.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教师团队组织与教师道德成长》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0YJA880164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马秀峰;周洋;;促进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2 曹锦丽;;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9年12期

3 李长玲;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其对策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年02期

4 杨炎轩;;从教研组到教师团队:组织结构理论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08期

5 孟凡静;李克荣;;知识转移视角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J];现代情报;2009年02期

6 薄金丽;徐鑫;;论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的障碍因素与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丹;陈芳芳;;知识溢出的途径及对策分析[J];北方经济;2010年02期

2 彭习梅;梁嘉;;教学团队中知识共享的障碍分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3 方云端;;网络学习共同体内隐性知识共享障碍及对策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3期

4 从峰;;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年03期

5 郭静妆;;数字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年03期

6 刘莉;罗臻;;高校内部知识共享现状及问题浅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年01期

7 张丽丽;;企业知识管理中知识共享的实现[J];信息技术;2012年03期

8 蔡文娟;耿耀国;陈风春;蔡娜娜;;大学生世故性、自我表露和知识共享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7期

9 肖彩;;组织隐性知识认知与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J];金融经济;2009年10期

10 刘涛;;企业中隐性知识的共享[J];农业网络信息;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潘东华;单元;;基于项目的虚拟组织知识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赵富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吴志新;服务外包模式下组织知识共享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与外包绩效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于建政;建筑施工项目知识共享与项目绩效间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严敏;工程咨询企业组织运行机制创新路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陈搏;基于知识价值理论的知识交易及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齐丽云;客户知识管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金鑫;面向分布式创新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李丽红;基于知识资本放大原理的咨询项目知识共享路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吴玉宇;村镇银行社会网络资本形成与作用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凌燕;高校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与应用策略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芳;“和合型”教研团队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水仙;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曹义霞;没有“教研”的教研组[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熊鑫;企业科研团队内部隐性知识转移激励机制研究[D];广西工学院;2011年

6 丛智慧;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激励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7 任鹏;建筑施工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及机制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史尚元;信息资源共享中的产权分析[D];山西大学;2006年

9 赵凤娟;基于隐性知识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10 牛巧丽;组织内知识共享风险评估及控制策略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伟;反思——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新思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2 刘雪飞,骆徽;隐性知识视野中知识与学习的革命[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3 江新,郑兰琴,黄荣怀;关于隐性知识的分类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4 刘尧;中学教研组职能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2期

5 宁艳阳,常立农;隐性知识的传播与共享[J];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06期

6 姜文;;知识共享的障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3期

7 胡丽;陈德玲;黄克琼;;高校隐性知识共享及其运行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8期

8 王娟茹 ,赵嵩正 ,杨瑾;隐性知识共享模型与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10期

9 陈家刚;;从教研组走向合作型教研组织——从教师专业共同体得到的借鉴[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10 唐兴华;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的途径[J];企业研究;2001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慕周;隐性知识的转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普陀区洵阳路小学:分层创建教研形式 关注全体教师发展[J];现代教学;2007年Z2期

2 单爱慧;王世亮;;从生态学角度谈教师的知识管理[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12期

3 李春玲;肖远军;;教师群体知识共享的障碍与管理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22期

4 白利芬;;培育自然合作的教师文化,促进教师知识共享[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吴宁;;构建教育生态校园 打造幸福教师团队——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28期

6 樊凤娟;徐鑫;;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实践社群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06期

7 谌启标;;校本合作教研机制与教师专业成长[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7年10期

8 者贵昌;;高校教师团队心智模式耦合路径的分析与探讨[J];管理观察;2008年17期

9 谌启标;;校本合作教研机制与教师专业成长[J];新课程(综合版);2007年10期

10 王龙,王娟;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经验评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世平;胡艳军;;高校教师知识共享问题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朱安;;营造知识共享文化 指导员工行为[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林钟高;;组织结构、信息体制与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研究——基于组织知识共享理论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志杰;刘瑞林;;浅论广州本田的知识管理[A];第10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陈湘;;索引与信息服务[A];2005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建华;魏海标;;企业知识管理的应用策略分析[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吴六平;;集团内部如何真正解决知识共享的关键问题[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盛虎;;知识管理视野下政府对自然危机管理的策略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魏永斌;孙东川;;协同商务环境下知识共享的利益分配方法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汪黎君;;由团队知识的形成看医学工程部的知识共享[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医疗设备信息》创刊20周年庆祝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富强 葛新权;建立知识共享管理系统的思路[N];首都建设报;2010年

2 吴建中;知识共享的关键在开放[N];文汇报;2005年

3 易水;美国银行如何实现知识共享[N];人民邮电;2004年

4 王春燕;知识共享在中国:从理念到现实[N];人民法院报;2006年

5 记者 郑昭;面向创新的知识共享与进步论坛暨IET荣誉会士授予仪式在榕举行[N];福建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魏小毛;知识共享与著作权保护的平衡[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宁杰;知识共享:数字时代著作权保护新理念[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艾新;搭建信息沟通平台 实现企业知识共享[N];中国经营报;2007年

9 曾菊敏;六○二所以知识共享推动技术创新[N];中国航空报;2007年

10 韩永军;知识有偿共享:如何变为现实?[N];人民邮电;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雯;通过激活社会资本在虚拟社区中实现知识共享[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周勇士;供应链知识共享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李丹;科学研究活动中的知识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夏晶;高校知识管理创新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赵鑫;组织创新氛围、知识共享与员工创新行为[D];浙江大学;2011年

6 王丽丽;大学创新团队成员心理契约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于国波;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及路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初浩楠;中国文化环境下企业人际信任及其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宋志红;企业创新能力来源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黄福玉;面向组织记忆的岗位知识管理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文豪;知识共享在团队过程与团队效能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蒋凯;基于灰色理论的项目团队内部知识共享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沈旭文;威客模式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康;知识型企业员工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志伟;基于MIS的A公司知识挖掘与知识共享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宗胜亮;网络环境下合作R&D项目的知识共享机理及促进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付桃红;软件外包中发包方与接包方间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作凤;知识共享机制及其在企业中的构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4年

9 赵玉洁;跨学科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吕程;项目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与绩效结果[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79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179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3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