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社会学知识:教师德育能力形成的基础知识

发布时间:2019-07-26 14:35
【摘要】:社会学知识是教师德育能力的基础知识。我国教师缺乏社会学知识,导致对学校教育的社会性认识不足,对道德的社会性认识存在偏差,对学生道德发展的认识存在盲点。教师教育应该通过培养教师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设置教育社会学必修课程和培育教师的人文精神来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
[Abstract]:Sociological knowledge is the basic knowledge of teachers' moral education ability. The lack of sociological knowledge of teachers in our country leads to the lack of social understanding of school education, the deviation of social understanding of morality, and the blind spot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moral development. Teacher education should improve teachers' moral education ability by cultivating teachers' people-oriented educational concept, setting up compulsory courses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teachers' humanistic spirit.
【作者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邢台学院;
【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立项课题(TER2011-004)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春魁,柳国强;论人性的层次性和复杂性[J];理论探讨;2005年04期

2 陆有铨;;用“道德”的方法养成道德[J];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08期

3 陆有铨;;关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养育[J];教育学报;2005年06期

4 Л.М.阿尔汉格尔斯基;雷克勤;;善与恶的辩证法是哲学-伦理学认识的关键问题[J];哲学译丛;1983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成林;[N];中国教师报;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智红;;休谟怀疑主义述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刘忠;康德的“因果观”探析——兼论与佛教“善恶报应论”比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王会丽;;科学与非科学标准的论争——康德“普遍必然有效性”与波普尔“可证伪”思想比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4 魏明超;批判精神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效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李怀珍;两种批判,两个界限——康德和前期维特根斯坦之比较[J];北方论丛;2003年04期

6 刘志洪;;唯心主义的三种含义[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江峰;;客观与主观:当代课程哲学的两种知识观评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8 邵芳强;原野;;思想的客观性——论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王天成;张琼;;从事实的必然性到逻辑的必然性——简述康德对休谟因果关系问题的解决[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10 兰苑;;康德的“自在之物”及对黑格尔与叔本华的影响[J];沧桑;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任春强;刘秦闰;;论A版演绎中的想象力[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盖地;罗斌元;;会计确认的再认识及应用——基于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认知论释义[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1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赵异;康德、马克思、海德格尔实践与认识关系思想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何江新;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周宽;后形而上学与美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俊;信仰播撒与权力博弈[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8 司强;青年马克思与费希特思想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王卓娅;在方法论视域下的建构主义理性批判[D];复旦大学;2010年

10 李包庚;马克思和维特根斯坦哲学革命路向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薇;试论欧洲启蒙运动中的“科学创新”概念[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邓昊;“神圣”的科学[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梦群;休谟正义思想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4 李亚娟;论马克思实践自由观的理论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聂海杰;从康德哥白尼革命的困境看马克思的哲学革命[D];河南大学;2011年

6 宋海军;康德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7 甄龙;康德的“第二类比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8 李冉;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思想体系初探[D];西南大学;2011年

9 王旭芳;回到政治本身[D];兰州大学;2011年

10 李倩倩;找寻自我的存在之图[D];兰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宏安;;谈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张登华;;冲撞与期盼:现代化进程中教师教育的人文回归[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和学新;教师教育体制变革发微[J];理论与现代化;2001年05期

4 杨景海;论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胡志坚;中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三重困境及应对策略[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6 包国庆;教师职业教育的前景观察——关于教师职业的系统论思考[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北京教育学院《科学发展观与首都教育战略》课题组;科学发展观与首都教师教育[J];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02期

8 冷瑾;王燕艳;;推进师德建设创新 加快教师教育步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2005年01期

9 魏景;;教师教育中的反思性实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要刊速览[J];教育;2007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志武;;教师教育空间模式的转型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2 吕春菊;薛瑞香;;爱的真诚中[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姚建国;;立足国情 放眼未来 尽快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教育制度[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谢丽惠;;浅论师德建设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力[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袁秀利;;关于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技能的研究[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7 张旭东;崔瑞海;孔令伟;宁凯;;教师专业化视阈下的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研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8 田山俊;;中国古代师资养成特点探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陈驹;;教学设计训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10 黄云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探讨[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查卫平 编译;美国呼吁提高教师教育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马朝宏;老师的希望在老师的老师那里[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河北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课题组河北师大 徐莉;走出“小师范”的圈子,走“大教师教育”道路[N];光明日报;2004年

4 碧特瑞丝·阿瓦勒斯;怎样培养21世纪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安徽省怀远县实验小学 邵志武;新形势下的教师教育[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6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李明华邋花懿隽;美国的教师教育缺了啥[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苏婷;课程改革声声呼唤 教师教育步步跟进[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马朝宏;老师的希望 在老师的老师那里[N];中国教师报;2003年

9 记者 续梅 苏婷;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 徐今雅;看发达国家学士后教师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腾飞;社会变革背景下南非的教师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张翔;教师教育U-S共生性合作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杨慧文;变革中的教师教育范式:海峡两岸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杜静;英国教师在职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吕耀中;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凌奇;教师职业自我概念引领下的自主专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齐丹丹;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黄小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4 江海英;教师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徐慧兰;英美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肖平;美国教师联盟之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洪希;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中英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琛;关于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孙福海;关于教师学习的理论与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宁静;我国近代教师教育模式的历史变迁[D];河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19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519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a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