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小学生儿童期虐待、社会支持与焦虑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9-08-01 16:49
【摘要】:目的:了解小学生儿童虐待的基本情况,探讨小学生儿童虐待、社会支持与焦虑的关系。对象与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焦虑量表对866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小学生儿童虐待发生率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儿童虐待发生率差异显著。(2)小学生儿童虐待与社会支持存在极其显著负相关,与焦虑存在极其显著正相关。(3)小学生儿童虐待对焦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焦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小学生儿童虐待越严重,焦虑水平越高;社会支持越良好,焦虑程度越低。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basic situation of child abuse in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 abuse, social support and anxie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ethods:866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childhood abuse scale, social support scale and anxiety scale. Results: (1) The incidence of child abuse i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studen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child abuse amo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2) There was a very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hild abuse and social support in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nxiety. (3) Child abuse i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anxiety, and social support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anxiety. Conclusion: The more serious the child abuse,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anxiety, the better the social support and the lower the degree of anxiety.
【作者单位】: 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基金】:玉林师范学院院级青年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0YJQN32
【分类号】:G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瑶;钱胜;王文霞;;高中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自我和谐和抑郁[J];心理研究;2008年01期

2 林初锐,李永鑫,胡瑜;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3 廖英;邓云龙;潘辰;;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经历与个性特征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燕;任辉;陈丽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对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孟令珍;;初中生社会支持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成功(教育);2008年07期

3 诺敏;;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焦虑情绪的相关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毛晋平;张素娴;;大学生归因风格在希望与学习适应性间的调节作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5 熊晓玲;邓云龙;姜红娟;丁大为;聂华林;;实习期医学生受虐状况与心理特征的关系[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1年04期

6 彭红军;龙英;李敏惠;;儿童早期与父母分离对成年期人格影响的对照研究[J];广州医药;2010年05期

7 徐光兴;;虐童的危害及其干预的心理学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年01期

8 赵鲜丽;李慧民;绳宇;;艾滋病护理人员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09年12期

9 程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9年11期

10 全宏艳;龙芬;洪冬美;周恒彩;国秀琴;刘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安秋玲;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植凤英;西南少数民族心理压力与应对:结构、特征及形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徐华春;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潘辰;儿童心理虐待量表修订及流行病学调查[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年晶;儿童忽视与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性的关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蒋丽平;青年农民工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及生存质量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苏;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倦怠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吴倩;自我分化、应对方式及婚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时艳阳;社交自我效能感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雯;初中生心理虐待阳性者的心理健康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韩丹;虚拟社区消费信息再传播机理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0年

8 段琪;交互分析理论视角下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D];天津大学;2011年

9 袁辉;自尊在大学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与攻击的中介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鹿纳;初中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关系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思特;儿童期受虐待及其后果[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8年01期

2 李艺敏,李永鑫,李惠民;河南省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1期

3 肖长根;唐秋萍;邓云龙;潘辰;;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4 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01期

5 陈晶琦;391名大学生儿童期躯体情感虐待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校医;2005年04期

6 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张莘;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J];心理学报;2000年03期

7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8 丁宗一;重视儿童虐待的现状[J];中华儿科杂志;2000年09期

9 李伟,陶沙;大学生的压力感与抑郁、焦虑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10 赵幸福,张亚林,李龙飞;435名儿童的儿童期虐待问卷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欣华;;小学生欢迎这样作文[J];湖南教育;1981年07期

2 宋曰勋;王澍;;小小电视剧[J];人民教育;1982年02期

3 本刊记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昆明市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减轻小学生过重负担[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2年05期

4 吕静;不要让儿童背着手听讲[J];幼儿教育;1983年02期

5 来红;;学生上课玩东西怎么办[J];四川教育;1983年04期

6 张燮;光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管理[J];湖南教育;1984年06期

7 戴珩;;莫把答案“直接点破”——五年制小语九册基础训练1第二题的教学[J];湖南教育;1984年08期

8 余茂旣;;怎样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的题意[J];江苏教育;1984年18期

9 大胆;;一个“大胆”学生的来信[J];四川教育;1984年Z1期

10 ;英国小学教育水平下降[J];小学教学研究;198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永君;;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2 何源;朱永新;;性别角色社会化对小学生偏科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俞剑峰;;小学生攀比心理的引导与教育[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志红;;西安市某小学2004-2006年在校儿童意外伤害调查[A];西北五省(区)第六届儿科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王秀芳;;学龄儿童睡眠问题研究[A];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刘成刚;;对不同年级小学生榜样及选择依据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刘儒德;邓利;;小学生学习观调查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李晓云;翟庆香;徐金秀;;兰州市小学生肥胖情况调查[A];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9 李霞;夏青;;论对小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C];2002年

10 蒋异;;再品茶[A];茶香铺就成长路——小茶人十周年纪念册[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其江 刘琦;祖国的花朵需要你的呵护[N];今日信息报;2005年

2 记者  薛蕾;春节“迟到”,本学期超长[N];无锡日报;2007年

3 张海庭邋牟进军 记者 林媛;3335小学生早餐免费吃鸡蛋[N];烟台日报;2008年

4 李扬;“成长的烦恼”真不少[N];新华日报;2003年

5 记者 张坤 通讯员 常英;家长,,多陪孩子玩玩吧[N];东营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林淑霞;如何帮“小朋友”成为“小学生”[N];福建日报;2007年

7 记者 唐湘岳 通讯员 李贤良;长沙开福区两万余小学生在游戏中开学[N];光明日报;2006年

8 乐山师范附属小学 王惠津;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培养原则探微[N];乐山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刘啸飞 通讯员 唐连生;花季少年为何成了盗贼[N];秦皇岛日报;2007年

10 北京东城区史家小学 许凯潘;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如何培养[N];中国体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玫;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规律及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胡俊杰;小学英语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郭民;小学生数感的发展与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芸;中国西部农村小学生的健康与教育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5 赵弘;小学生算术应用题多重变异样例学习的迁移效果[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路海东;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邹萍;父母共同养育行为及其对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清;基于PASS理论的小学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应用题问题表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泓;小学生写作能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电芝;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与加工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香;社会标定对一般情境下小学生利他行为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2 廖全明;不同训练方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罗桃兰;深圳市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罗勤;小学生品德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晓玲;论语文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孙丽萍;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人文素养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纯清;小学英语学习兴趣持续性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颜德艳;小学高年级学生性教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金岚;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盛淑兰;定西地区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现状调查及教学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21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521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7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