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价若干变革评析
[Abstract]:For various reason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main body, purpose and means of teacher evaluation in the pas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al reform, especially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concept, teacher evaluation in our country is also slowly changing. This kind of chang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 implementing the diversification of evaluation subjects, carrying out developmental evaluation and strengthening qualitative evaluation. However, it will take some time for teachers to evaluate themselves and to realiz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evaluation subjects, while the joint efforts of school leaders and teachers should be made to carry out teaching evalu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teachers' development. While strengthening qualitative evaluatio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ans should be made good use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艳玲;;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01期
2 韦焕能;;关于教师评价中存在偏差问题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3 许爱红;;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年终考核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4 武化魁;;现行教师评价的审视和思考[J];教育前沿(综合版);2007年03期
5 卞金祥;;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Z1期
6 苏虹;现行教师评价制度之反思[J];教育探索;2005年05期
7 张其志;;教师评价的矛盾与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必华,刘孝友;发展性教师评价探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李尚明;王小康;;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科学教师评价机制的构建[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何育萍;发展:教师评价工作的支点——目前教师评价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王小飞;英国教师评价制度的新进展——兼PRP体系计划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5 赵希斌;国外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6 张其志;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中的一个结论——与王斌华教授商榷[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7 金莉;;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李林会;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探究[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9 蔡惠平;付钢;陈黎敏;;教学评估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10 张敏;;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绩效评价现状分析[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荣晓光;;对一堂任务型公开课的若干反思[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2 郭强华;朱翔君;俞金妹;;会计教师压力、生存状况及幸福指数调查——来自15省市600份网络调查数据[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洪志忠;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大磊;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任艳红;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曾庆涛;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雷忠;我国高校人才战略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春瀛;高校教师专业化成熟度测评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陈岩松;基于胜任力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9 张蔚磊;大学英语教师绩效评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王媛媛;基于标准课程的教师专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皓;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颖;英国中学教师在职培训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姚秀峰;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践[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王兆娣;地方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霞;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评价问题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鱼锋;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王用楼;基于教师发展的中职语文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尚志美;淄博市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钱啸寅;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运行绩效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飞;英国教师评价制度的新进展——兼PRP体系计划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2 李润洲;学生评价偏差的表现、原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2年04期
3 吴振利;试论中小学教师评价中的“粗”与“细”[J];教学与管理;2002年07期
4 李尚明;;教师评价中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的整合[J];教学与管理;2007年21期
5 田爱丽,张晓峰;对现行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5期
6 郭思乐;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7 阮成武;专业化视野中教师形象的提升与统整[J];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8 刘万海;论课程评价范式发展的趋向与特征[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1期
9 胡中锋,董标;教育评价:矛盾与分析——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观照下[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8期
10 张杨;论课程评价中的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吉良;对教师评价目的的再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6期
2 葛辉;孙河川;;教师评价目的研究[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11期
3 李宗慧;中美教师评价制度比较研究[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王一喜;严桦;;试论我国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07期
5 李琼;两种教师评价制度的比较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2年22期
6 张其志;;教师评价的矛盾与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04期
7 代蕊华;王斌林;;教师评价方法的选用标准[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8 姜玉琴;;教师评价的五“W”现实扫描[J];新疆社科论坛;2007年06期
9 刘玉红;郭冬梅;;试析影响教师评价价值取向的因素[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16期
10 吴振利,杨永波;论教师评价的目的及其权利[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林;;民办教师评价的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郝玲玲;孙河川;;教师评价意义的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孙河川;鲁良;刘文钊;郝妍;;芬兰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对辽宁省教师评价的启示[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覃业阶;;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发展是大局,用人是关键——如何建立民办学校的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杨应元;宋艳丽;;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民办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解国柱;;教师评价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朴雪;刘家勋;吴昌明;;关于构建双发展教学评价理论体系的探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杨应元;;民办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宋艳丽;;民办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孙秀斌;蔡民;许秀琴;;构建发展性全员自主评价体系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评价系统[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滨海新区塘沽新港第一小学校长 仝汝华;关于教师评价的思考[N];天津教育报;2011年
2 徐吉志 李霞;教师评价,,其实是可以协商的[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3 赵小雅;教师评价:由奖惩依据到促进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李霞(作者单位系山东省胶南市滨海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教师评价是可以协商的[N];中国教师报;2006年
5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教授 刘尧;评价教师得摸准教师的生长点[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上星”激活教师评价体制[N];济南日报;2005年
7 孝昌县陡山乡中心学校校长 鲁菊芳;优化教师评价制度 完善学校内部管理[N];孝感日报;2005年
8 浙江师范大学 孙炳海;用“金字塔模型”整合评价内容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四川省遂宁市 姚静;教师优劣怎能仅由专家评[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徐德明 刘佳 张超;智慧在碰撞中生成 思想在分享中提升[N];天津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梁红京;区分性教师评价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郑东辉;教师评价素养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赖俊明;现代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分析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z巡
本文编号:2528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528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