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教”“研”的丧失与回归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2011年度国家青年基金课题“以专家型教师为目标的教师职场学习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CFA110129)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桂生;;“中国的教研组现象”平议[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杨小微;;当代学校变革中运行机制的探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年02期
3 杨小微;;近五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及其研究的进展报告[J];基础教育;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艳;;教师领导的三种发展思路及其认识论基础[J];复旦教育论坛;2012年03期
2 杨小微;;变革进程中学校决策与发展的基本走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李叶峰;;建国以来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的历史考察[J];教学与管理;2010年03期
4 鞠玉翠;;教育改革合理性探寻——罗尔斯反思平衡法的启示[J];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5 范敏;;学校变革的动力及其运行机制[J];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12期
6 闻待;;校际合作共同体的典型实践及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24期
7 毛齐明;;论教育理论研究者对中小学教师学习的介入[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22期
8 武云斐;;走向共生的家长、社区与学校合作——美国的实践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04期
9 鞠玉翠;;教师教育中的“行动问题”及解决之道[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18期
10 胡惠闵;刘群英;;我国中小学教学研究组织的发展及其困境[J];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飞;引领与自主:学校变革中的教师领导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红霞;在变动中寻求秩序[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孙翠香;学校变革主体动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毛齐明;教师有效学习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登亮;基础教育学校变革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武云斐;合作 共生 共赢[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高金锋;反思与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红岩;课程改革推进中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云星;学校变革中的冲突与观念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素兰;高中教师教研团队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范敏;学校变革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阳庭庭;论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任琳琳;学校变革的发生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群英;我国中小学教研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陶晓丽;我国中小学教师合作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徐晶;中学优秀教研组知识传承与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海栻;小学数学教师教案形成过程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艳娟;教研员在园本教研中专业引领作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隋天龙;论竞争文化在新型教研组文化中的必要性及培育策略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春光,孙启林;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下的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再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2 刘允正;何新生;;依法治校 以德治校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4期
3 蒋平;王正惠;;义务教育免费之后的考验:实践难题与现实出路[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8期
4 毛利丹;;教师的课程领导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5 杨艳;孙晓丛;;校园安全立法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10期
6 程红艳;;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教育与经济;2009年02期
7 赵明仁;;论校长领导力[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8 鲍传友;冯小敏;;徘徊在公平与效率之间: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变迁及其价值向度[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9 杨小微;;理解当代学校文化生成的多重视角[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7期
10 李高峰;;灾难教育:学校生命教育的重要场域[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唐湘岳 通讯员 刘芳、王继怀;[N];光明日报;2004年
2 本报通讯员 谢贵芳 袁尚贵 本报记者 胡晓军;[N];光明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武侠;[N];人民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平;学校变革视野下校长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明;;开展基于课例研究的校本教研[J];江西教育;2011年14期
2 李德芳;;开展课例研究 促进校本教研[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3 曹绍荣;;把“课例研究”植根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7年Z3期
4 朱郁华;;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9年12期
5 安桂清;;课例研究主题的确立[J];人民教育;2010年21期
6 孙连玉;;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教研组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J];现代教学;2007年Z2期
7 陈静;;主题式课例研究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8 肖建民;;课例研究是开展校本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年05期
9 华危持;;课程改革的运行机制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10 谢杰妹;;让科学教师在课例研究中成长[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左分;;新课改下高中教研组长职能的转变及其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2 左分;;新课改下高中教研组长职能的转变及其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3 周原;;实施校本教研策略,促成教师成长[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4 王建强;;大力加强教研组资源整合迅速提高青年教师能力素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5 李文选;;促进区域交流 加强地区建设——小南川大教研组活动写实[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6 江银昌;;教研组资源利用与开发在我校教学研究中的实践与认识[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7 胡太林;;以校本教研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8 张立国;;教研组长的职责[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9 孙岫;;让我们携手走向成功——“第二中学”教师校本研究的反思[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10 蔡益燕;;悼念王国周老师[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王国周先生纪念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南省浏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赵优良;“逼迫”教师学习激励教师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维斗;一个专业与六位院士[N];光明日报;2001年
3 焕伟 王宁;勤博特精强师能[N];山西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赵建春 实习生 滕菲;“小学科”做出“大学问”[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平安路小学副校长 尚文宇;课例研究,魅力就在短平快[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 孙飒;构建“网络型”教师学习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张朝全;校内QQ群教研的规范与引领[N];中国教师报;2007年
8 特约记者 林泽全;跨出校门 与同行“华山论剑”[N];自贡日报;2008年
9 何琳娣;三尺讲台演绎精彩人生[N];吉林日报;2007年
10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刘良华;成为有思考习惯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晶;课例研究:语文教师话题PCK的提炼与改善[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孙传远;教师学习:期望与现实[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周;课例研究:阅读教学的针对性[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4 毛齐明;教师有效学习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苗文斌;基于集体知识的集群企业创新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张红霞;在变动中寻求秩序[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董宏建;网络环境下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美;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师学习——发展适应性专长[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立新;当代我国学校内部组织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弋文武;农村教师学习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萌萌;校本课例研究中的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亚萍;基于课例研究的教师PCK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葛海波;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下的“课例研究”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4 郭学锐;小学数学课例研究的个案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覃渝;“课例研究”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影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成军;教研组活动对教师发展的影响研究:上海市天山新村第二幼儿园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石惠文;生物课例的校本教研[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松;小学四年级英语教学中课例研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杜勇婴;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语文外国文学课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成娟;课例研究在师范生学科教学知识(PCK)发展中的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50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550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