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增加虚拟学习环境中的社会互动,人-机交互界面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人类特征,如教学代理。代理的出现使得学习中的人-机交互与现实中的人-人互动具有了诸多相似性。在此技术背景下,人们能否将代理看作真实的社会他人并作出社会性反应,以及代理是否会对学习者产生社会性影口响,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这是本研究所感兴趣的问题。教学代理的存在能增加社会互动,提升会话式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并引发一些积极的效应(如提升动机),这被称作Persona效应。许多研究者在不同学习情境中对该效应进行了探讨。尽管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诸多缺憾:对Persona效应的理论探索不深入,缺乏系统的理论解读和建构等。理论研究的匮乏导致难以对已有实证结果全面梳理并达成共识,进而限制了实证研究的深层次拓展。因此,亟需对Persona效应及其机制展开系统全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本研究完善了 Persona效应概念,并在虚拟太极拳学习环境中对该效应进行考察。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五部分,包括一个理论研究和四个实证研究。理论研究梳理了关于Persona效应的理论观点,在充分参考和整合现有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和完善,构建了 Persona效应的阶段模型。该模型从三个阶段(社会反应、效应引发和效应表现)切入,可系统阐释Persona效应发生的必要条件、产生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后果变量。基于阶段模型的主要观点,本研究在虚拟太极拳学习情境中对Persona效应进行了实证考察。实验1检验了代理的在场在引发Persona效应中的作用。实验采用单因素的被试内设计,考察了有/无代理在场对被试感知到的社会在场感、学习动机、心流体验和学习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代理的存在会引发更高的社会在场感。同时代理的视觉在场引发了更高水平的学习动机、心流体验和学习表现。实验2进一步检验代理的气质类型和反馈策略两种代理特征对学习体验和表现的影响,包括两个预实验和一个正式实验。预实验1创建了具有胆汁质和粘液质两种气质类型的代理。预实验2创建了一套表达积极反馈和一套表达消极反馈的上身动作和口语内容。两个预实验的操纵检验结果均支持了设计的有效性。正式实验采用2(气质类型:胆汁质/粘液质)×2(反馈策略:积极/消极)的两因素混合设计,考察代理的气质类型和反馈策略对学习相关结果变量的影响。代理气质类型为组间因素,反馈策略为组内因素。结果表明,气质类型和反馈策略均为显著影响学习的代理特征。然而,气质类型仅仅显著影响被试的学习表现(胆汁质代理指导下更好),而反馈策略可以显著影响被试学习中的积极情绪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并显著影响心流体验和学习表现(均为积极反馈策略下更好)。为解释预期之外的检验结果,该实验讨论中将动机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气质类型和反馈策略的效应解释模型。实验3检验了实验2中提出的解释模型。该实验采用2(气质类型:胆汁质/粘液质)× 2(反馈策略:积极/消极)的被试内设计,考察代理的气质类型对外部动机相关指标,以及反馈策略对内部动机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基本支持了实验2的解释模型,表明气质类型显著影响威胁感知并影响外部动机,通过外部动机路径产生影响。反馈策略显著影响情绪效价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从而影响内部动机,通过内部动机路径产生影响。根据实验3得出的效应机制,气质类型和反馈策略的效应可能因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而产生不同结果。考虑到高羞怯者的特征,实验4进一步考察羞怯水平是否是调节本研究中Persona效应的个体因素。实验采用2(羞怯水平:高/低)×2(气质类型:胆汁质/粘液质)×2(反馈策略:积极/消极)的三因素混合设计。被试的羞怯水平和代理的气质类型是组间因素,反馈策略是组内因素,因变量为心流体验和学习表现。结果表明,羞怯水平调节了 Persona效应,它不仅调节了代理气质类型对学习表现的效应,还调节了代理的反馈策略对心流的效应。对于高羞怯个体,代理的人格类型和反馈策略对学习的效应均显著;对于低羞怯个体,代理的气质类型和反馈策略的效应均不显著。实证结果验证了阶段模型的基本观点,同时也进一步提供了模型的完善依据。首先,在Persona效应概念中将代理的特点包含在内是必要的,不仅代理的存在能引发Persona效应,代理的特征(如气质类型和反馈策略)也能引发Persona效应。这也表明阶段模型将Persona效应的发生分为非特异性引发和特异性引发两个层面是非常必要的。其次,动机效应路径是Persona效应的重要路径,代理的在场、气质类型和反馈策略均能通过动机效应路径影响学习。另外,将动机效应路径进一步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也是有必要的。再次,心流体验是Persona效应的一个重要结果变量,Persona效应和心流之间的更深层关系值得进一步考察。最后,Persona效应会受个体差异的调节,而羞怯水平是一种显著调节Persona效应的个体差异因素。
【图文】:
世界中的人物^样。代理性是指知觉者在多大程度上认为他们正在与另一个有智逡逑能和感情的、真实的人进行互动(Giiadagno,邋Blascovich,邋Bailenson,邋&邋McCall,邋2007)。逡逑在不同的虚拟人物中,两个因素均在连续的维度上从低到高进行变化,见图1。逡逑3.2.2对Persona效应的解释逡逑社会影响的阔值模型中行为真实性和代理性两个因素需要被知觉者共同感逡逑知,从而引发知觉者的社会性反应。送种社会性反应仅仅在社会验证水平非常高逡逑的条件下才会发生。当代理性送一因素较高时(如当用户知道虚拟人物是一个真逡逑人的呈现时),知觉者所感知到的行为真实性不需要很高就能使得社会验证发生,逡逑并产生社会性影响。相反,当代理性这一因素水平较低时(如用户知道虚拟人物逡逑12逡逑

图3邋Persona效应的阶段模型逡逑另外,在本研究提出的化rsona效应模型中,引入了一个新颖的结果变量,即逡逑屯、流体验。屯、流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及与Persona效应之间的潜在关联己经在逡逑文献综述部分进斤了详细论述。然而,屯、流体验并非一个受单一因素影响或直接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卞玉龙;韩磊;周超;陈英敏;高峰强;;虚拟现实社交环境中的普罗透斯效应:情境、羞怯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5年03期
2 高峰强;高佳琳;韩磊;王悦;;羞怯大学生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特点的眼动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年02期
3 卞玉龙;周超;高峰强;;普罗透斯效应:虚拟世界研究的新视角[J];心理科学;2014年01期
4 陈英敏;高峰强;武云鹏;;Shyness:“害羞”还是“羞怯”?——基于概念与词源学的分析[J];心理科学;2013年02期
5 王倩倩;王鹏;韩磊;宫瑞莹;高峰强;;大学生羞怯问题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1期
6 任俊;施静;马甜语;;Flow研究概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1期
7 李红梅;李宁;;从提高员工工作绩效看社会助长理论[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8 石冰,胡勇刚,石峰;大学生24式太极拳评价标准探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9 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张莘;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J];心理学报;2000年03期
10 李朝旭;;社会助长研究的历史与现状:(Ⅰ)从内驱力说的发展谈起[J];社会心理科学;1998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田海红;高中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2 乔小艳;角色扮演游戏情境中的心流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
本文编号:
2601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601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