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评教机制下师生关系的异化及矫正——基于博弈的视角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滕清秀;;“学评教”机制的博弈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晓端;美国大学学生评价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2 李世美;;从市场供需理论角度对学生评教制度的批判[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邓菊香,姚利民;学生评教与学术自由之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07期
4 王国金;;试论法律意义上的新型师生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8期
5 潘艺林;“学生评教”信奉什么教育哲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23期
6 刘静;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师生关系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论丛;2003年03期
7 汤磊,陈晓明,唐国瑶;医学硕士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模型实证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4年01期
8 孙俊三,谢丽玲;我国当代师生关系研究范式的扬弃和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红;高校学生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凯凯;学生在"评教"过程中的心理因素探析[J];交通高教研究;2003年02期
2 王水玉 ,谷广文;学生评教的困惑与反思[J];中小学管理;2005年03期
3 赵新虎,韩志刚,屈三民;析学生评教谈提高教师素质[J];职业技能培训教学;2000年04期
4 沈敬锋 ,石运芳;如何使学生评教取得好的效果?[J];中小学管理;2002年12期
5 郑琰;;“学生评教”,争论与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08年07期
6 龚素涟;试析学生评教的可行性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1991年02期
7 黄晋,杨建梅,张建刚;基于网络的学生评教与传统学生评教的比较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5期
8 郅瑶;学生评教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教育;2004年03期
9 魏振波;冯淑慧;;学生评教研究综述[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22期
10 陈秀敏 ,宫艳玮;如何提高学生评教质量?[J];中小学管理;200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侯爱民;;学生评教的心理效应及其对策[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2 杨应元;;民办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屠建平;学生评教科学吗?[N];文汇报;2003年
2 ;“学生评教”能否担此重任?[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严卫林;让家长和学生评教“悠着点”[N];中国教师报;2005年
4 魏顺政;学生能否评价老师?[N];文汇报;2004年
5 ;满意度调查让人如此满意[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江苏省宿迁中学 高鹏;教师如何应对学生的“品头论足”[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马朝宏;对教师的评价宜粗不宜细[N];中国教师报;2006年
8 孙军;青岛胶南“六评”监督教育行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副校长 彭志红;学校管理中的“去责任”现象[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黄劲松;江口县教育局六措施抓行风[N];铜仁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德良;学生评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孙浩;高中学生评教网络化的探讨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商殷;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策略的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春黎;基于B/S架构的课堂教学评价系统[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丁立新;构建激励—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6 蒋剑波;大学生评价教师多媒体教学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贤文;高校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8 王昌金;基于网络的新课程课时计划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南大学;2009年
9 曹雪娇;增强精品课程示范性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51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651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