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幼儿园建筑的生态设计方法初探

发布时间:2020-08-25 01:40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前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学前教育的首选机构——幼儿园,其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着幼儿园的生存和发展。 由于幼儿园建筑每年在全国建筑数量中的比重较小,加之政府投入和管理的力度不够,导致幼儿园建筑在各方面都出现了不尽人意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建筑生态设计中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在现有幼儿园建筑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构筑健康和生态的幼儿园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简要论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基本概念及意义;第二章,分析了课题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章,则从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幼儿园设计特点和主要的建筑生态设计方法这几个方面来阐述了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章,从建筑规划、建筑单体、建筑构件,建筑材料设备和室外环境这几个角度分别介绍了幼儿园建筑生态设计方法的一些具体措施。第五章,对几个运用了生态设计的幼儿园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论证了本文所介绍了设计理论和方法;第六章,提出了幼儿园建筑生态设计大致纲要,并对未来幼儿园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U244.1
【图文】:

生态建筑,来源


和人三者之间和谐统一,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建筑(图1一2)。其具体内容是:要有合理的选址与规划,尽量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且充分考虑自然通风、日照、交通等因素。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尽量使用再生资源。尽可能采取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能等自然能源。尽量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采用生态技术实现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质的含量,保证室内通风、日照条件良好。生态建筑的最终目标是以“生态建筑”为基础进而扩展至“生态社区”、“生态城市”层面,达到促进建筑持续发展的目标。生态建筑不仅被作为非生命元素来对待

零能耗,生态住宅,生活垃圾,沼气


我们经常所谈及的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都属于可持续发展建筑,只是阐述的层面不同而己。早在70年代能源危机的背景下,欧美国家就有一些建筑师应用生态学思想设计了不少被称之为“生态建筑”的住宅(图1一3)。在设计上一般翼翼翼 ,,蕊 蕊敷 敷 !!!!!!!!!!! lllllllllll髓期期摹摹摹摹摹摹摹摹摹摹 摹摹摹薰 薰 iii翼翼 鉴鉴鉴集轰羞羞兹兹兹 兹毅毅 毅 毅 毅 】】】薰 薰 薰 薰 薰 薰 薰 薰 臻臻臻黔 iiiii黔黔绷绷)囊霎燕撰 撰 图1一3美国俄俄克拉何马州建成的一栋零能耗生态住宅来源 :http:llblog.ehinakids.net.enl2542944ee200609_187126‘htm- (heyuanyuan的博客一中国少年雏鹰网…)基于这样的思路:利用覆土、温室及自然通风技术提供稳定、舒适的室内气候:风车及太阳能装置提供建筑基本能源;粪便、废弃食物等生活垃圾用作沼气燃料及肥料;温室种植的花卉、蔬菜等植物提供富氧环境;收集雨水以获得生活用水;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养鱼及植物灌溉等等。因此,所谓的“生态建筑”,其实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而“绿色”一词,虽然不是一个非常

低能耗建筑,节能建筑,建筑节能


建设部仇部长给节能建筑下的定义。目前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节能建筑(图1一5)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要求的节能指标是以“基准建筑”作为参考物,在达到舒适热环境效果的同时节能50%等。由于节能建筑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即房间温度不会随着室外气温的变化而大幅度变化,有着自然的冬暖夏凉的效果,因此被专家称为自然“空调房”。建筑节能包括狭义和广义的建筑节能。一般而言我们经常所说的建筑节能单指狭义的建筑节能,即提高能源在建筑中的利用率,主要指节约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源消耗。而广义的建筑节能就是在建筑材料的生产及选择、房屋的设计、建筑施工及使用的过程中,合理的使用和有效的利用能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小壮,杨昌智;一种适用于长江流域冬季的新型空调方式——辐射板+自然通风[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3年01期

2 龚光彩,李红祥,李玉国;自然通风的应用与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3年04期

3 李道增;国际建筑界有“生态建筑”的实践[J];世界建筑;2001年04期

4 钟军立,曾艺君;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浅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徐f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节能建筑设计探索[J];华中建筑;2005年01期

6 洪悦;“生态化”——高层建筑外墙的发展趋势[J];华中建筑;2005年01期

7 宋晔皓;利用热压促进自然通风——以张家港生态农宅通风计算分析为例[J];建筑学报;2000年12期

8 谢浩;建筑防热要扬长避短[J];工业建筑;1998年09期

9 王鹏;诺曼·福斯特的普罗旺斯情缘──兼论“高技派”的气候观[J];世界建筑;2000年04期

10 王鹏,谭刚;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J];世界建筑;2000年04期



本文编号:2803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803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f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