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新闻媒体对教师形象的再现与重塑

发布时间:2020-09-27 14:07
   随着新闻媒体的发展和成熟,在新闻媒体影响无处不在的现代化社会,其给大众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教育地位的提升也使新闻传媒对教师群体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日常生活中,新闻媒体向大众传递的信息必然包含了一定程度的价值指向和观念,因此,在大众对教师群体的认识过程中,新闻媒体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一些关于教师的负面新闻被媒体随意报道,这些负面报道让教师形象大打折扣,不仅不利于大众了解现实中的教师形象,也会引起大众对教师群体认识和情感上的变化。 本文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以新闻媒体中的教师形象为切入点,从新闻媒体关于教师新闻报道的数量、性质和内容入手,分析了网络媒体和报纸对教师形象的再现和重塑,通过研究发现在目前的新闻媒体中,教师形象以负面为主,过度的负面报道必然会对教师群体身心产生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有损教师名誉权和职业声望;削弱教师道德自律、恶化教师工作环境;降低教师影响力和榜样作用;颠覆教师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认同感这四个方面。进一步研究证明,由于现今人性的庸俗化和媚俗化、新闻媒体的低俗化和功利化以及教育本身的市场化和教师形象的商品化等一些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才使教师负面新闻报道层出不穷。针对这一问题,大众、新闻媒体都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同时,教师群体也应加强道德自律。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新闻媒体关于教师形象的过度负面报道现象必将有所改变。 本研究在批判新闻媒体对教师形象过度负面报道之时,更期望能够唤醒新闻媒体和社会大众对教师形象的全新认识。在新闻媒体过度强调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神圣性的同时对教师职业的普通平凡性也给予更多的关注,这样社会大众才能从多个视角来重新审视教师形象,从而使教师形象更加贴近真实。
【学位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G219.2;G525.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基于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兴趣
        1.1.2 基于现存的社会问题分析
    1.2 研究目的和拟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对教师生存现状的相关研究
        1.3.2 对负面新闻报道概念的界定和相关研究
        1.3.3 关于大众传媒负面报道对教师群体影响的研究
        1.3.4 关于新闻媒体的道德建设的相关研究
        1.3.5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1.4 研究方法和手段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对象和相关概念的界定
        1.4.3 新闻报道的样本来源与抽样
第2章 新闻媒体对教师形象塑造的实证调查
    2.1 关于教师形象报道数量的统计和分析
        2.1.1 新闻媒体关于教师的报道数量统计
        2.1.2 新闻媒体关于教师报道的数量分析
    2.2 关于教师形象报道性质的分类和内容统计
        2.2.1 新闻媒体对教师报道性质的分类
        2.2.2 新闻媒体对教师负面报道的内容统计
    2.3 关于教师形象报道的内容和新闻语言的对比分析
        2.3.1 关于教师形象正面新闻报道的分析
        2.3.2 关于教师形象负面新闻报道的分析
    2.4 调查小结:新闻媒体对教师形象塑造的正负面差异分析
        2.4.1 两种教师形象在表现上的差异
        2.4.2 两种教师形象在比例上的差异
        2.4.3 两种教师形象在价值上的差异
第3章 新闻媒体对教师负面报道的理论反思
    3.1 过度负面报道造成的后果----对教师群体的消极影响
        3.1.1 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教师名誉权、职业声望的侵犯
        3.1.2 作为学校成员的教师----削弱教师道德自律和恶化工作环境
        3.1.3 作为学生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教师影响力和教师榜样作用的挑战
        3.1.4 作为自身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教师职业价值和职业认同的颠覆
    3.2 过度负面报道产生的原因----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
        3.2.1 人性的庸俗化和媚俗化
        3.2.2 新闻媒体的低俗化和功利化
        3.2.3 教育的市场化和教师形象的商品化
        3.2.4 教师职业价值观定位的“世俗化”
    3.3 过度负面报道的救治---道德反思与道德建构
        3.3.1 新闻媒体的道德反思与建构
        3.3.2 社会大众的道德教育
        3.3.3 教师的道德自律
第4章 新闻媒体对现代教师形象塑造的策略建议
    4.1 减少教师作为“圣人”形象的片面性报道
        4.1.1 消除教师“圣人”的刻板印象对大众的误导
        4.1.2 避免“圣人”形象对教师人性的扼杀
    4.2 重视教师作为“凡人”形象的合理报道
        4.2.1 教师作为社会中的普通一员
        4.2.2 教师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
    4.3 实现教师作为“凡人”和“圣人”两种形象的统一
第5章 结语
附录 报纸中关于教师的新闻报道标题索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维和;论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特点——教育学概念体系的创新与转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2 李程锦;;浅析网络媒体主体职业道德缺失的危害与建设机制——以对教师职业形象的负面报道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7期

3 王晶;;新闻炒作中的道德底线与法律边界——“谢才萍包养事件”的传媒反思[J];东南传播;2009年12期

4 程红艳;教师形象:从“师范人格”到“非师范人格”[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5 班建武;;教师媒体道德形象的影响及原因、对策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6 乔均;;南京报业市场发行调查与分析[J];中国广告;2003年08期

7 李娟;;网络新闻媒体的道德建设初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3期

8 张德山;形象、教师形象与教师形象学[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0年01期

9 明庆华,程斯辉;论榜样示范与教师成长[J];教育科学;2002年06期

10 梁丽君,张兴秋;论“中性”新闻报道[J];理论观察;2002年06期



本文编号:2827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827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a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