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学习压力、应对方式和学习倦怠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4 16:09
本文关键词:农村初中生学习压力、应对方式和学习倦怠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学习倦怠是近年来教育研究和教师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将其定义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课程压力、课业负担或者其他心理因素,产生身心疲惫,情绪低落,厌倦学习、逃避学习等反应,对学习持消极态度并导致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状态。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特别是长期处于较重学习负担下的初中生。因此,本文拟对农村地区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应对方式和学习倦怠进行研究,了解初中生的学习倦怠水平,以及学习压力如何对学习倦怠产生影响,希望从中挖掘出相应的作用机制,为有效预防和缓解初中生的学习倦怠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思路。 本文包含三个研究,系统地研究了农村初中生学的学习倦怠特点以及学习倦怠与学习压力、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一是整个研究的基础,是在Maslach等人提出的《工作倦怠问卷》和朱艳编制的《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基础上,修订出供农村初中生使用的学习倦怠问卷.一方面可以丰富和发展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研究工具,同时也为后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二是在研究一的基础上,通过量化研究考察人口学变量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分析学习倦怠及其三个维度在性别、年级、学习成绩和是否学生干部方面的差异。研究三则是在研究二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不同学习压力水平和应对方式学生的学习倦怠特点,以及应对方式在学习压力和学习倦怠之间的作用,探讨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期探讨出有效预防和缓解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的教育对策。三个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初中生学习倦怠包括情感耗竭、消极态度和低成就感3个因素,本研究修订的《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结构清晰,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第二,学习倦怠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是否学生干部和学习成绩差异。男生的学习倦怠程度显著高于女生。从发展趋势上看,学习倦怠在初中阶段呈现上升趋势,九年级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最高。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其学习倦怠水平显著低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农村初中生学习倦怠水平随着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下降。 第三,不同学习压力水平的初中生,在学习倦怠总分和情感耗竭、消极态度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低成就感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即学习压力越大的学生,情感耗竭越严重,学习态度越消极,学习倦怠水平越高;学习压力越小的学生学习倦怠感越低。 第四,问题解决、求助不同水平组在学习倦怠及其三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幻想不同水平组学生在学习倦怠及情感耗竭和消极态度维度上差异显著,而在低成就感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高、低忍耐组学生在学习倦怠和低成就感、消极态度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而在情绪耗竭维度上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回避和发泄两种应对方式,在学习倦怠及三个维度上差异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第五,学习压力与学习倦怠显著正相关;应对方式中问题解决、幻想、求助、忍耐与学习倦怠正相关,而发泄与学习倦怠呈负相关;应对方式中问题解决和幻想与学习压力呈显著正相关,而发泄与学习压力负相关。 第六,初中生学习压力、应对方式对学习倦怠程度有预测作用,并且问题解决在学习压力与学习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 学习倦怠 学习压力 应对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7
- Abstract7-14
- 引言14-15
- 1 文献综述15-31
- 1.1 学习压力研究15-18
- 1.1.1 学习压力的概念15
- 1.1.2 初中生学习压力研究现状15-17
- 1.1.3 中学生学习压力的影响因素17-18
- 1.2 应对方式研究18-20
- 1.2.1 应对方式的概念和分类18-19
- 1.2.2 初中生应对方式研究现状19-20
- 1.3 学习倦怠研究20-28
- 1.3.1 倦怠的相关研究20-21
- 1.3.2 学习倦怠的概念和症状表现21-23
- 1.3.3 学习倦怠的维度和测量23-25
- 1.3.4 初中生学习倦怠研究现状25-28
- 1.4 学习压力、应对方式和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28-29
- 1.4.1 学习压力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28
- 1.4.2 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28-29
- 1.5 以往研究分析29-31
- 2 研究构思与设计31-35
- 2.1 提出问题31-32
- 2.2 研究目的32
- 2.3 研究思路32-33
- 2.4 研究意义33-34
- 2.4.1 理论意义33-34
- 2.4.2 实践意义34
- 2.5 研究假设34-35
- 3 研究一 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的修订35-45
- 3.1 研究目的35
- 3.2 研究方法35-36
- 3.2.1 研究对象35
- 3.2.2 研究过程35-36
- 3.2.3 统计工具36
- 3.3 结果与分析36-44
- 3.3.1 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项目分析36-37
- 3.3.2 探索性因素分析37-40
- 3.3.3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40-42
- 3.3.4 中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42-44
- 3.4 小结44-45
- 4 研究二 农村初中生学习倦怠特点研究45-51
- 4.1 研究目的45
- 4.2 研究方法45-46
- 4.2.1 研究对象45
- 4.2.2 研究工具45-46
- 4.2.3 统计工具46
- 4.3 研究结果46-49
- 4.3.1 农村初中生学习倦怠情况总体特点46
- 4.3.2 农村初中生学习倦怠特点的性别差异46-47
- 4.3.3 农村初中生学习倦怠情的年级差异47-48
- 4.3.4 农村初中生学习倦怠的是否学生干部差异48
- 4.3.5 农村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学习成绩差异48-49
- 4.4 小结49-51
- 5 研究三 农村初中生学习压力、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51-63
- 5.1 研究目的51
- 5.2 研究方法51-52
- 5.2.1 研究对象51
- 5.2.2 研究工具51-52
- 5.2.3 统计工具52
- 5.3 研究结果52-63
- 5.3.1 学习压力、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的相关分析52-53
- 5.3.2 不同学习压力水平学生的学习倦怠特点53-54
- 5.3.3 采用不同应对方式学生的学习倦怠特点54-55
- 5.3.4 应对方式对学习压力的回归分析55-56
- 5.3.5 学习压力和应对方式对学习倦怠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56-58
- 5.3.6 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检验58-63
- 6 讨论63-74
- 6.1 初中生学习倦怠问卷的修订63-64
- 6.1.1 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的结构63
- 6.1.2 《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的信、效度63-64
- 6.2 农村初中生学习倦怠特点分析64-68
- 6.2.1 学习倦怠群体特点64-65
- 6.2.2 学习倦怠性别差异比较65-66
- 6.2.3 学习倦怠年级差异比较66-67
- 6.2.4 学习倦怠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的比较分析67
- 6.2.5 学习倦怠在学习成绩上的比较分析67-68
- 6.3 农村初中生学习倦怠与学习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分析68-74
- 6.3.1 学习压力与学习倦怠的关系68-70
- 6.3.2 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关系研究70-71
- 6.3.3 初中生学习压力、应对方式和学习倦怠三因素之间的相关和回归分析71-72
- 6.3.4 应对方式在学习压力和学习倦怠间的中介作用分析72-74
- 7 结论和建议74-77
- 7.1 结论74
- 7.2 建议74-77
- 参考文献77-84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84-85
- 附录85-93
- 附录1 预测问卷85-88
- 附录2 正式问卷88-9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秀英;聂衍刚;罗蕴琪;;中学生心理危机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2期
2 柴江;王嘉毅;;西北民族地区中学生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对学习倦怠的影响[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2期
3 陈霞;马姝娟;戴美林;;农村中学生社交焦虑、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2期
4 郭彩琴;肖海雁;马存根;;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人格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9期
5 秦虎;陈峗U
本文编号:285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858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