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生命与教育的相互生成:以陈寅恪为中心的阐释

发布时间:2017-04-06 03:16

  本文关键词:生命与教育的相互生成:以陈寅恪为中心的阐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陈寅恪是享名中外的史学大师,他自幼聪颖好学,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幼承家学,博览群书,先后游学东西洋十余年,深通二十多种中外古今语言。陈寅恪在史学上的贡献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划时代的。不仅如此,陈寅恪以传承中国学术为己任,历任清华国学院、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教授。教书对于别人而言可能只是谋生的手段,然而对于陈寅恪而言,却是传承文化的途径。一种“上承前代之余绪,下开一代之风气”的文化情结使陈寅恪把教书育人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这无形中给后辈留下了大量关于教育问题的精辟阐述。 陈寅恪教学态度严谨、备课极其认真。他以培养学界“通人”为目标,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的研究能力。在课堂上,他勤于向学生指点治学途径、敏于训练史学方法,同时主张探究性教学,把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完整地呈现给学生。课下,陈寅恪像家长一样爱护学生,经常与学生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多次写信不辞辛劳地推荐学生到各个院校任教。 在陈寅恪长达32年的历史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多位海内外知名的教授、学者。他们延续了陈寅恪的学术血脉、传承了陈寅恪的学术方法,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为中国的学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周一良在魏晋南北朝史、佛学、敦煌学、中外关系史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杨联升深得陈寅恪学问的三味,所涉领域极广,其中包括经济、政治、语言等方面;季羡林自述是陈寅恪让他从西洋文学系开始转向佛学研究领域等。同时,陈寅恪还培养了学生超越凡庸之士的精神气度。他们忠贞爱国、甘于奉献、善良厚道、淡泊自持,他们身上闪耀着充满生命气息的人文精神。 陈寅恪独特而丰富的教育智慧对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是很富有启发性的。陈寅恪无疑为高校教师树立了一种高峻的标格,一种“视教学如生命”的教师职业观。在课堂教学中,陈寅恪一以贯之的探究性教学营造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氛围,这告诉我们只有大学引入教学与科研合一的机制,才能实现探究真理这一大学的根本使命。陈寅恪不仅在课堂上辛勤地倾吐学术光华,还注重在课下为学生答疑解惑,与学生建立了情如骨肉的师生情。这对改变当前我国大学校园师生关系的冷漠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关键词】:陈寅恪 教育智慧 人格魅力 生命课堂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前言10-17
  • 第1章 一代鸿儒的智慧境界与生命情怀17-28
  • 1.1 “学海寰赢汇”17-20
  • 1.1.1 精深广博的知识17-18
  • 1.1.2 深刻敏锐的思维18-19
  • 1.1.3 惊人的记忆力19-20
  • 1.2 “儒风世德传”20-28
  • 1.2.1 尊崇气节20-21
  • 1.2.2 谦虚谨让21-22
  • 1.2.3 宽厚仁爱22-24
  • 1.2.4 固守传统24-25
  • 1.2.5 藐视荣禄25-26
  • 1.2.6 忧国忧民26-28
  • 第2章 学界泰斗的文化关怀与教育智慧28-49
  • 2.1 “守先哲之遗范,托末契于后生”的文化情结28-31
  • 2.1.1 雄心万丈的学术文化抱负28-29
  • 2.1.2 铁肩担道义的文化使命感29-31
  • 2.2 培养学界“通人”的理想31-34
  • 2.2.1 知识博通31-32
  • 2.2.2 方法融通32
  • 2.2.3 独立思考32-34
  • 2.3 别具一格的教学智慧34-42
  • 2.3.1 严谨的教学态度34-37
  • 2.3.2 以探究为旨归的教学方式37-42
  • 2.4 课外的“从游”42-49
  • 2.4.1 漫谈中的“咳玉唾珠”42-45
  • 2.4.2 无声的人格感化45-49
  • 第3章 学术生命的传承与人格风范的延播49-61
  • 3.1 学术血脉的延续49-54
  • 3.1.1 学术道路的延续49-50
  • 3.1.2 学术领域的精进50-52
  • 3.1.3 学术方法的传承52-54
  • 3.2 人格魅力的再现54-61
  • 3.2.1 甘于奉献54-55
  • 3.2.2 善良厚道55-57
  • 3.2.3 淡泊自持57
  • 3.2.4 尽职尽责57-59
  • 3.2.5 刚直不阿59-61
  • 第4章 对生命与教育相通相济的理论考索61-64
  • 4.1 树立“视教书如生命”的教师职业观61-62
  • 4.2 创建充满生机的“探究性”课堂62-63
  • 4.3 搭建倍感愉悦的师生交往平台63-64
  • 结语64-66
  • 参考文献66-68
  • 致谢68-7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梦溪;;陈寅恪的“自由”与“哀伤”[J];银行家;2007年09期

2 陈正宏;蒋天枢先生与《陈寅恪文集》[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6年01期

3 刘浦江;正视陈寅恪[J];读书;2004年02期

4 黎虎;;我与周一良的“大百科”缘[J];博览群书;2010年01期

5 熊月之;;文史两栖一通才——悼念唐振常先生[J];百年潮;2002年03期

6 胡铭心;执着的追求者——记民进湖北省委会名誉主委石泉同志[J];湖北文史资料;2002年01期

7 ;邓广铭:半个世纪四写王安石[J];今传媒;2010年06期

8 张求会;陈三立与谭嗣同[J];近代史研究;1996年03期

9 邵盈午;;学深如海 爱心似火——论作为“教授的教授”的陈寅恪[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唐振常;卓荦孤怀身殉道──《陈寅恪最后的二十年》读后[J];史林;1996年03期


  本文关键词:生命与教育的相互生成:以陈寅恪为中心的阐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8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88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0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