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医学人文慕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0-12-14 06:18
分析当前我国医学人文类慕课的建设现状,促进医学人文慕课优质课程资源共享,为课程设计规划提供信息参考。采用数理统计法、思维导图分析法对疫情期间17个在线课程平台上的42门医学人文慕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医学人文慕课规模和数量有待扩增;②慕课建设存在地域不均衡性,华东地区建设最多;③慕课师资以团队授课为主,高级职称教师为团队主力,且部分教师团队为多学科背景;④课程内容中人文知识和能力相关教学内容丰富,但需适当增加医学人文精神认知相关内容。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建议医学人文慕课建设注重系统性和规范性,配备多学科专业背景师资团队,注意做好课程设计和规划,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反馈与评价,以发现不足之处。
【文章来源】: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0年06期
【文章页数】: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外医学人文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分析[J]. 李研,刘华胜,闫盈,余奕津,张月浪,刘昌. 新西部. 2020(08)
[2]浅析教师魅力在医学人文课程中的作用[J]. 赵婷. 中国医学人文. 2019(10)
[3]慕课在医学人文教学实践中相关问题探析——以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人文慕课为例[J]. 王彧,金琳雅,吴雪松,尹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07)
[4]团队教学模式在医学人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哈尔滨医科大学为例[J]. 金琳雅,张雪,丁子晨,尹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11)
[5]美国Coursera、Udacity和edX三大MOOCs网络教学平台的分析与比较[J]. 王永华.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5(02)
[6]慕课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 陆赛茜. 新媒体与社会. 2014(01)
[7]关于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建设的思考[J]. 曾锦标,潘梅芳. 医学与社会. 2010(07)
博士论文
[1]国家执业医师医学人文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 邬晓薇.第三军医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15972
【文章来源】: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0年06期
【文章页数】: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外医学人文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分析[J]. 李研,刘华胜,闫盈,余奕津,张月浪,刘昌. 新西部. 2020(08)
[2]浅析教师魅力在医学人文课程中的作用[J]. 赵婷. 中国医学人文. 2019(10)
[3]慕课在医学人文教学实践中相关问题探析——以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人文慕课为例[J]. 王彧,金琳雅,吴雪松,尹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07)
[4]团队教学模式在医学人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哈尔滨医科大学为例[J]. 金琳雅,张雪,丁子晨,尹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11)
[5]美国Coursera、Udacity和edX三大MOOCs网络教学平台的分析与比较[J]. 王永华.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5(02)
[6]慕课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 陆赛茜. 新媒体与社会. 2014(01)
[7]关于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建设的思考[J]. 曾锦标,潘梅芳. 医学与社会. 2010(07)
博士论文
[1]国家执业医师医学人文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 邬晓薇.第三军医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15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9159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