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唯”教育评价的反思与突破
发布时间:2021-01-08 13:47
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和唯帽子的"五唯"教育评价虽是新近提法,但其实际运作历时已久。"五唯"子项之间具有以"唯"为主要特点的共同性以及内在的逻辑关联性,"五唯"的实质是教育评价异化的结果。"五唯"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国文化心理的长期制约、西方实证主义的多方渗透以及社会转型面临的双重困境。基于此,从宏观层面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评价观,中观层面建立专业化的教育评价体制,微观层面运用大数据的教育评价技术全面系统地突破"五唯",有助于促进教育评价的现代转型和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五唯”教育评价的肇始及演进
二、“五唯”教育评价的本真存在
(一)“五唯”的性质及内在逻辑
(二)“五唯”的实质:教育评价的异化
三、“五唯”教育评价的多维成因
(一)传统文化心理的长期制约
(二)西方实证主义的多方渗透
(三)社会转型面临的双重困境
四、“五唯”教育评价的系统突破
(一)观念转变: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评价观念
(二)体制革新:建立专业化的教育评价体制
(三)技术驱动:运用大数据的教育评价技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英国私立高校第三方评估模式及其借鉴[J]. 李先军,陈琪. 重庆高教研究. 2019(05)
[2]论教师的教学理性与教学道德[J]. 李森,高静.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9(03)
[3]论应试主义的社会根源[J]. 戚务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3)
[4]破除“五唯” 以多元治理的理念深化高考改革[J]. 杨九诠.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9(01)
[5]“五唯”问题:高校教师评价的后果、根源及解困路向[J]. 操太圣. 大学教育科学. 2019(01)
[6]教育评价发展的多元路径探析[J]. 郭光亮,朱德全. 中国高校科技. 2018(11)
[7]论实证主义范式及其对教育学的意义[J]. 李均. 教育研究. 2018(07)
[8]关于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 谈松华. 中国教育学刊. 2017(04)
[9]大数据在美国教育评价中的应用路径分析[J]. 郑燕林,柳海民. 中国电化教育. 2015(07)
[10]论教育评价专业化[J]. 李雁冰. 教育研究. 2013(10)
博士论文
[1]大数据的教育领域应用之研究[D]. 张燕南.华东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64704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五唯”教育评价的肇始及演进
二、“五唯”教育评价的本真存在
(一)“五唯”的性质及内在逻辑
(二)“五唯”的实质:教育评价的异化
三、“五唯”教育评价的多维成因
(一)传统文化心理的长期制约
(二)西方实证主义的多方渗透
(三)社会转型面临的双重困境
四、“五唯”教育评价的系统突破
(一)观念转变: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评价观念
(二)体制革新:建立专业化的教育评价体制
(三)技术驱动:运用大数据的教育评价技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英国私立高校第三方评估模式及其借鉴[J]. 李先军,陈琪. 重庆高教研究. 2019(05)
[2]论教师的教学理性与教学道德[J]. 李森,高静.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9(03)
[3]论应试主义的社会根源[J]. 戚务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3)
[4]破除“五唯” 以多元治理的理念深化高考改革[J]. 杨九诠.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9(01)
[5]“五唯”问题:高校教师评价的后果、根源及解困路向[J]. 操太圣. 大学教育科学. 2019(01)
[6]教育评价发展的多元路径探析[J]. 郭光亮,朱德全. 中国高校科技. 2018(11)
[7]论实证主义范式及其对教育学的意义[J]. 李均. 教育研究. 2018(07)
[8]关于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 谈松华. 中国教育学刊. 2017(04)
[9]大数据在美国教育评价中的应用路径分析[J]. 郑燕林,柳海民. 中国电化教育. 2015(07)
[10]论教育评价专业化[J]. 李雁冰. 教育研究. 2013(10)
博士论文
[1]大数据的教育领域应用之研究[D]. 张燕南.华东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64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964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