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父母参与、学校融入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来自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1-04-23 14:51
  本文实证分析了当代中国具有典型意义的两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vs.农民工随迁子女;农民工随迁子女vs.市民子女)的心理健康差异及其影响机制。基于人际关系理论,提出了父母参与和学校融入两个解释机制,并通过对2013—2014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获得了以下研究发现:(1)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工随迁子女与市民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呈现由低到高的梯次分布形态;(2)三种父母参与形式(行为、情感和认知)都可以有效解释农村留守儿童与农民工随迁子女之间的心理健康差距;(3)学校融入程度低则是导致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低于市民子女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父母监护与构建同校人际关系网络对于提升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1.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2. 父母参与与“留守—随迁”两类儿童的心理健康差距
    3. 学校融入与“随迁—本地”两类儿童的心理健康差距
三、研究设计
    1. 数据来源
    2. 变量说明
四、实证分析结果
    1. 基准回归结果
    2. 中介机制检验
    3. 流动状态的内生性检验
五、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庭社会资本、学校环境会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吗?——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分析[J]. 杨磊,戴优升.  中国青年研究. 2019(01)
[2]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健康与教育的影响[J]. 丁继红,徐宁吟.  人口研究. 2018(01)
[3]家庭地位、人际网络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J]. 姚远,张顺.  青年研究. 2016(05)
[4]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社会融入感的结构与影响因素分析[J]. 刘庆.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5]从“他者”到“群我”: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融入问题研究[J]. 汪长明.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3(03)
[6]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培养模式实验研究——基于现场干预后心理健康状况前后变化的数量分析[J]. 白勤,林泽炎,谭凯鸣.  管理世界. 2012(02)
[7]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 赵苗苗,李慧,李军,李林贵,王翠丽,Stephen Nicholas,孟庆跃.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2(01)
[8]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学生的社会距离研究——基于双向度社会距离测量[J]. 钟涨宝,陶琴.  南京社会科学. 2010(08)
[9]农村留守儿童监护问题与犯罪实证研究[J]. 董士昙,李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10]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 范兴华,方晓义,刘勤学,刘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本文编号:3155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155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6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