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学业自我、成就动机对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学业自我、成就动机对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采用中学生学习倦怠量表、青少年学业自我量表和成就动机量表,选取四川省718名高中生作为被试,旨在了解他们的学业自我、成就动机与学习倦怠的现状特点,探讨不同背景变量对高中生学业自我、成就动机与学习倦怠的影响,并分析高中生学业自我、成就动机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机制,建立它们之间的作用模型。本研究结论如下: (1)高中生存在一定的学习倦怠状况,但不太严重。总体上,高中生的学习倦怠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在生源地、是否班干部和年级上的差异显著; (2)高中生学业自我得分在中等以上,学业自我水平发展较好。高中生学业自我发展在性别、年级上差异不显著,在生源地和是否班干部上差异显著; (3)高中生成就动机水平处于中等,呈正态分布。高中生追求成功的动机水平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高中生成就动机在性别、是否班干部和年级上的差异显著;在生源地上差异不显著。 (4)高中生学业自我和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及其各维度对学习倦怠及其各维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高中生学业自我越积极,学习倦怠感越低,反之亦然。 (5)高中生成就动机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成就动机及其各维度对学习倦怠及其各维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高中生成就动机水平越高,学习倦怠感就越低。 (6)高中生学业自我与成就动机呈显著正相关,成就动机对学业自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高中生学业自我概念越积极,成就动机水平就越强。 (7)高中生学业自我、成就动机与学习倦怠三者之间关系密切,成就动机在学业自我与学习倦怠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高中生学业自我概念越积极,则他们追求成功的动机越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即成就动机水平就越高,他们的学习倦怠感也越低。
【关键词】:高中生 学业自我 成就动机 学习倦怠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部分 前言9-33
- 1 问题提出9-10
- 2 文献综述10-29
- 2.1 学习倦怠的研究综述10-21
- 2.2 学业自我的研究综述21-25
- 2.3 成就动机的研究综述25-29
- 3 已有研究的不足29-30
- 4 研究意义及构想30-33
- 4.1 研究意义30-31
- 4.2 研究构想31-33
- 第二部分 研究过程33-36
- 1 研究方法33
- 2 研究对象33-34
- 3 研究工具及施测方法34-36
- 3.1 测量工具34-35
- 3.2 施测程序35
- 3.3 统计工具及方法35-36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36-55
- 1 高中生学习倦怠特点的现状分析36-39
- 1.1 高中生学习倦怠特点的总体及分布情况描述36-37
- 1.2 高中生学习倦怠状况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37-39
- 2 高中生学业自我特点的现状分析39-41
- 2.1 高中生学业自我特点的总体描述39-40
- 2.2 高中生学业自我现状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40-41
- 3 高中生成就动机特点的现状分析41-43
- 3.1 高中生成就动机特点的总体描述41-42
- 3.2 高中生成就动机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42-43
- 4 高中生学习倦怠、学业自我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43-55
- 4.1 高中生学习倦怠、学业自我、成就动机间的相关关系43-44
- 4.2 高中生不同学习倦怠倾向在学业自我、成就动机上的差异比较44-45
- 4.3 高中生学业自我、成就动机、学习倦怠之间的回归分析45-51
- 4.4 学业自我、成就动机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作用模型51-55
- 第四部分 讨论与分析55-70
- 1 高中生学习倦怠的现状特点及差异分析55-58
- 1.1 高中生学习倦怠总体及分布特点描述55-56
- 1.2 高中生学习倦怠在人口学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56-58
- 2 高中生学业自我现状及差异分析58-60
- 2.1 高中生学业自我现状总体特点描述58
- 2.2 高中生学业自我现状特点的差异分析58-60
- 3 高中生成就动机现状及差异分析60-62
- 3.1 高中生成就动机总体特点描述60
- 3.2 高中生成就动机状况的差异分析60-62
- 4 高中生学习倦怠、学业自我、成就动机之间关系的探讨62-70
- 4.1 高中生学业自我对学习倦怠的影响62-64
- 4.2 高中生成就动机对学习倦怠的影响64-66
- 4.3 高中生学业自我与成就动机的关系66-67
- 4.4 高中生学业自我、成就动机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机制67-70
- 第五部分 总结与建议70-75
- 1 总结70-72
- 1.1 研究结论70
- 1.2 研究的创新点70-71
- 1.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71-72
- 2 教育建议72-75
- 参考文献75-79
- 附录79-82
- 致谢82-83
- 攻读硕士期间的论文成果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叶,田学红;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胡俏;戴春林;;中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1期
3 茅育青;;学习的倦怠之原因与对策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3期
4 王沛;杨金花;;大学生职业决策和自尊、成就动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1期
5 李山,余欣欣;初中生自我概念、自我监控学习行为、学习策略对学习成绩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3期
6 毕重增,黄希庭;中学教师成就动机、离职意向与倦怠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7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8 郭成;何晓燕;张大均;;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9 刘志军;高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其学校适应[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10 姚计海,申继亮,张彩云;中学生偶像崇拜与学业自我概念、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成;青少年学业自我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桂祥;中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就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祝婧媛;中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胡俏;中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4 黄仁辉;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及应对方式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朱艳;中学生学业压力、社会支持、学习动机对学习倦怠的作用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学业自我、成就动机对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03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20379.html